選單

明成祖朱棣當燕王時,他的燕王府在北京的什麼地方?

1399年七月,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其封地北平打出了“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正式起兵挑戰建文帝的中央朝廷。經過近三年時間征戰,1402年六月,朱棣率軍佔領京師應天府(今南京),建文帝在一場皇宮大火過後下落不明,“靖難之役”以朱棣獲勝告終。之後,朱棣在應天府登基,成為明朝歷史上的第三任皇帝。

明成祖朱棣當燕王時,他的燕王府在北京的什麼地方?

考慮到自己的權力根基都在北平,因此朱棣在當上皇帝后不久就萌生了遷都的想法。他先是將北平升格為順天府,在政治地位上與南京的應天府相對應。之後又在元朝皇宮的地基上大興土木,建造“行宮”。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下詔正式遷都順天府。自此,北京就成為了大明王朝的國都,而新建造的“行宮”就成了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宮。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朱棣遷都北京後,自然是住在紫禁城裡。那麼他原先當燕王時,他的燕王府舊址又在什麼地方呢?

明成祖朱棣當燕王時,他的燕王府在北京的什麼地方?

根據史料上的記載,朱棣被封為燕王后,在北平就藩,其燕王府的府邸位於元大都皇城西南的隆福宮,即元朝的太子府。位置大約在今北京的西安門大街以南,府右街以西,靈境衚衕以北。

按理說,朱棣身為一個藩王,住在前朝的太子府中算是僭越,可是他的老爹朱元璋卻給了他這項特權。《祖訓錄》(又稱《皇明祖訓》)中明確寫道:“凡諸王宮室,並依已定規格起造,不許犯分;燕府因元之舊有,若王子、王孫繁盛,小院宮室任從起蓋。”當然,朱元璋允許朱棣住在隆福宮,並不代表他對朱棣有什麼過高的期待,可能純粹就是為了省錢吧,畢竟造一所王府花費不菲,已有現成的宮室存在,就沒必要額外浪費了。

明成祖朱棣當燕王時,他的燕王府在北京的什麼地方?

建文帝繼承皇位後,打算削減藩王勢力來強化中央集權,因此他有事沒有就要在諸藩王身上找茬。朱棣所住的隆福宮是前朝太子府,自然很快就受到建文帝的責難。此時朱棣立即就搬出了他老爹當年主持編撰的《祖訓錄》作為靠山並對皇帝辯解道:“謂臣府僭侈,過於各府,此皇考所賜,自臣之國以來二十餘年,並不曾一毫增損,所以不同各王府者,蓋《祖訓錄》營繕條雲,明言燕因元舊,非臣敢僭越也。”

朱棣在當燕王的時候住在前朝太子府中自然算是“越分”,他也曾因這個原因感到誠惶誠恐。可在他成為皇帝后,這個昔日的太子府對他來說就覺得不夠分量了。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在下令修建紫禁城宮殿的同時,還要求將他的潛邸燕王府進行擴建,並更名為“西宮”。

明成祖朱棣當燕王時,他的燕王府在北京的什麼地方?

據《明太宗實錄》記載:“永樂十五年四月,西宮成。其制:中為奉天殿,殿之側為左右二殿;奉天殿之南為奉天門,左右為東西角門;奉天門之南為午門,午門之前為承天門;奉天殿之北有後殿、涼殿、暖殿及仁壽、景福、仁和、萬春、永壽、長春等宮,凡為屋千六百三十餘楹。”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西宮有以下幾個特點:一、建造時間長(從永樂四年至永樂十五年);二、建築規格高;三、規模龐大。事實上,在西宮的東邊就是規模更龐大的紫禁城,朱棣選擇在如此近的距離內連造兩座大型宮殿,可見他也是一位不惜民力的帝王。

明清時期的北京皇城在西南的位置上獨缺一角,讓後世許多人感到百思不解。事實上,這個位置正是西宮承天門的位置所在。由於西宮的建造時間早於故宮和外圍的皇城城牆,所以最終只能選擇美中不足的方案,讓城牆在此處轉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