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戰國謀士:周臣甯越,文武雙全,從種田到書讀十五年終出頭

在前面的幾篇文章裡木易為大家聊了聊

戰國

時期那些立下赫赫戰功卻又在歷史上沒有那麼出名的名臣和大將。今天,木易繼續鎖定戰國,來聊一聊

戰國

時期的謀士,首先就是這位

甯越

,苦讀十五年,練就文武雙全,終得出頭日。

甯越的家裡是世世代代都是種田的莊稼人,從祖輩起,這種思維就從來沒有改變過。可能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做出改變,也許是決心不夠大,也許是力不從心。但是到了甯越這一代,甯越的思維就做出了改變,就想要跳出這個牢籠。

那又是如何做出這個改變的呢?每天沒日沒夜的種田讓甯越感到這不是個辦法,不僅無法出頭,而且呀,還特別的累。這個時候,對生活產生懷疑的他就問他的朋友,又什麼辦法可以改變這種狀況呢?

他的朋友就告訴他,唯有讀書這一種辦法,如果你能夠苦讀二十年,那麼我相信你終有出頭的那一天,就可以改變你家裡世代種田的狀況。不得不說,甯越的這位朋友確實是為他指了一條明路。

而甯越也開始發奮的讀書,真正的開始了苦讀,別人休息睡覺,他仍舊在那裡讀書。就這樣,寒窗苦讀十五年之後,因為自身的優秀,被周成公發現,甯越被聘請為師。就此,甯越實現他最初的夢想。

而甯越的熬夜苦讀甚至還深深的影響著後世,在晉朝的時候有人犯了宵禁,被逮捕了。在長官聽到他是因為讀書而忘了時間之後,還感嘆這種像甯越一樣勤學苦讀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就把他放了。這也側面反應出了甯越當時的刻苦。

又一次,齊國和趙國產生矛盾,打了起來,而趙國將領孔青直接帶著死士於齊軍決一死戰。這種情況下,齊國大敗而歸,孔青斬首三萬人,繳獲戰車兩千多輛。三萬人堆起來是個什麼概念,直接在當時堆了兩座小山坡。

這時候,甯越就對孔青說,這堆在這裡也不是辦法,何不如把這些車輛和屍首換給齊國,用戰車來運輸這些屍首,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之中再次給予齊國一次打擊,還可以趁機消耗齊國的國力。

有人可能就要說了,齊國可以拒絕呀。甯越也給出了答案,首先,齊國打仗打輸了,這本就是罪過;其二,屬下士兵出國作戰,卻不準起回國,這也是不對的;其三,不接納自己國家士兵的屍首,這種做法直接就會導致下邊的百姓心寒吶。

總之啊,這種情況下,齊國是肯定是不得不接受了,就算明知道這種做法對國家沒有好處,但是一旦不接受,不利之處會更大,下邊的百姓都有可能起來反抗齊國的統治。甯越的做法是直接把齊國架在炭火上烤呀。

所以啊,可見

甯越

的苦讀使得他改變了人生命運,卻也並沒有死讀書,甚至還深諳治國之道。而在記載中,他武能夠以武會友,文能夠以

德服眾

,可見其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全才呀。硬生生的從種田的莊稼人,靠著讀書到

周臣

大臣而出人頭地,也算是一個

勵志故事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