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地方受災時,朝廷官員怎麼精準劃分受災人群?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詩人在批判古代封建社會貧窮和不公正的經典詩句,裡面就特別強調,有錢的貴族家裡酒肉都放臭了,而沒錢的人只能餓死凍死,在饑荒之時吃草根吃樹皮。

面對這樣不公正的現象,使得很多人對於古代社會的老百姓特別同情,而且對於封建統治者特別鄙視。但其實詩句中描寫的現象並非全面,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王朝裡面,對於老百姓還是有救濟工作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沒有了老百姓就沒有了稅收,沒有了稅收就自然沒有了皇權。所以每到災荒來臨之時,朝廷官員還是會努力的進行賑災。

古代地方受災時,朝廷官員怎麼精準劃分受災人群?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當時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而且致仕如此黑暗,再加上沒有科技手段,那麼古代地方受災時,朝廷官員該如何精準劃分受災人群進行救濟處理呢?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救災的時候會不會分三六九等呢?歷史現實還真的讓人驚訝,古代救災還真的分等級,但是他們分等級的方式卻是為了更好的拯救百姓。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古人的多災多難

無論是看影視作品還是看史書,我們會經常看到古代鬧災荒,然後導致王朝的更迭。這其實並不完全怪政府統治腐敗,而是因為我們的古人真的多災多難。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中曾經強調,中國是一個很悲催的國度,北方鬧旱災,南方鬧洪災。但在一起千里餓殍,洪災一起萬里無煙。可以說,古代老百姓和我們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就是在這樣的摧殘中不斷被摧毀重建。

所以,老百姓經常性的會遭遇到災荒,即使皇帝沒有做錯任何事情。而每次災荒到來之時,君主就必須要進行賑災。這不僅僅是因為人道主義的救助,而是因為老百姓不穩定,那麼稅收就不穩定,國家秩序也不穩定,那麼皇帝的位置也就坐不穩了。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皇帝想要救災,老百姓想要脫離痛苦,但是救災是一個大工程,特別是在沒有大資料的古代,他們該如何救災呢?怎麼對災民進行合理分配,然後度過危機呢?其實古人有自己的一套分級系統。

古代地方受災時,朝廷官員怎麼精準劃分受災人群?

二、救災也分等級

可能很多人對於救災分等級這一行為肯定會非常的鄙視,救災如救火哪裡還能分三六九等,這個封建社會實在是太邪惡了。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有很多地方都遭受了重災,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去救助呢?

如果只是一視同仁,那麼有的地方災難較輕,有的災難比較多,所以同樣的資源可能會浪費,可能有的不足。因此,就必須要對此進行區分,然後進行重點救助,這樣才能使救災的效果達到極致。

根據史書記載,其實自從戶籍制度普及以後,古代關於救災就有著自己的分級。這個分歧在最早的時候只是強調哪裡富裕哪裡不富裕,這就好像是我們拿著一個全國地圖,上面明確標明瞭,哪裡有錢哪裡沒錢。然後又拿出地震範圍圖,哪裡受災區域重哪裡受災區域輕。

其實,這已經就形成了一個最早的大資料的交叉復現,透過兩方資料的重疊,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最優的方案,到底對哪些區域進行重點救助?而到底對哪些區域可以延後救助?

三、如何區分

首先第一個區分的方式就是富裕的程度。

古代地方受災時,朝廷官員怎麼精準劃分受災人群?

對一個國家來說,要真正做到統籌全域性,必須要從全域性的觀念出發。所以當地震來臨的時候,一些富裕的區域必須要重點救助,因為富裕區域暗示著未來的稅收,還有全國的經濟發展。

所以,必須要在第一時間把富裕區域的災難趕緊解決掉,然後讓它重新恢復稅收,並且保證富裕程度。這樣就可以儘快的恢復國家的經濟,對於那些比較不富裕的區域延遲治理,雖然這在現在看來實在是罪大惡極,但卻符合封建統治的基本大局觀。

在隋唐時期,關中發生過地震,還有太宗皇帝時期爆發過大規模的旱災。但是透過對富裕區域的趕緊恢復秩序和治理,最終使得國家相對而言度過了危機,並且對全國進行恢復。所以這一手段有些下賤,但也在封建不平等社會里面有一定的優勢。

當然了,除了富裕不富裕的區分以外,其實還有受災程度的區分。

例如在《荒政輯要》有明確的記載:“如產微力薄,無擔石,或房傾業廢,孤寡老弱,鵠面鳩形,朝不謀夕者,是為極貧。”和“如田雖被災,蓋藏未盡,或有微業可營,尚非急不及待者,是為次貧。”

古代地方受災時,朝廷官員怎麼精準劃分受災人群?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代在救濟災荒的時候,也會對那些災民進行365等的區分,那些失去了所有的家產,第二天就會餓死的人被稱為吉平,他們會優先得到重點救助,而且大家也會盡可能搭設粥棚,讓他們渡過危機。

而對於赤貧的人,政府也會進行救助,但一般來說會放在第二梯度。雖然這樣對這些人不太公平,但好歹這些人還能活下去,所以政府如果手頭緊張會優先對第一批人救助,對第二批人進行延後處理。在明清時期基本上都是沿用的這一手段,然後慢慢的渡過危機,使得整個社會恢復正常。

四、分級制度的優缺陷

大家看到這裡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覺,可能認為這樣的方式有違人道。但其實仔細研究這個分級制度,我們會發現裡面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一般概念來說,一個封建王朝只有存量沒有增量,整個社會的財富其實是相對穩定的。所以封建王朝每年的開支都不是很多,特別是面對災荒的時候,能夠拿出來的錢就更少了。

以乾隆皇帝為例,當年號稱富可敵國,但只要一賑災,那麼國庫就比較缺錢。當年和珅每次只能拿出不足200萬兩銀子去購買糧食救濟。也就是說,救濟糧食非常不夠,那麼就必須要來一個先後順序,然後等待各地方的賦稅慢慢的供應上來,再進行分批處理。所以靠著分級制度,大家一點一點的渡過危機,讓死人的數量減少到最低。

不過,這項制度也有著很大的問題,因為對於富裕地區的救助有的時候會滋生腐敗,甚至是民變。例如當年漢武帝要求魏其侯竇嬰去救洪災,結果發現富裕區域得到更多的救助,但卻沒有給國家上升一分錢的財產,因為這些錢都是貴族私有,中間還差點釀成了民變。所以這裡面還是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找到平衡。

古代地方受災時,朝廷官員怎麼精準劃分受災人群?

而且,在對災民進行分級處理的時候,有的時候有些人從中撈取好處,甚至是設立門檻,結果使得老百姓日子過得更加艱苦。所以這套分級制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其中有很多的弊端要注意。但對於古代這個沒有科技,沒有大資料的時期來說,這一手段也算得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結語

所以古代社會災荒來臨之際,老百姓日子往往都會過的很痛苦,因為就算政府非常的努力,也未必能夠幫助大家渡過危機。這一方面是封建統治時代沒有這樣的能力,也一方面是科技水平不達標,而且這裡面吏治也有很大的隱患。

因此每一次災荒來臨之時,燒死了十幾萬人,多的時候像黃巾起義期間,餓死高達上百萬。可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真的是古代的真實寫照,就算封建統治者想改變也無能為力。

【參考資料】

《荒政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