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責編 那朵

石屏重教興文,人文歷史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名人志士代不乏人,文學、詩、論、書畫、篆刻、著述較多,地方文化、文物、著述在省內尚屬富縣,人才資源優勢亦較顯著。明清兩代,地方重教興文,曾出文進士65人,翰林15人,經濟特元1人,武進士11人,文武舉人640人;科名最高者,奪雲南之冠,彌補了“雲南不點狀元”的空白。至明萬曆年間,石屏獲得了“文獻名邦”的讚譽;清雍正六年(1728年),又被稱為“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

文圖:來吧朋友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恆於勤苦見從容,坐擁書城興未慵。

煙篆紗窗香闢蠹,風穿紙帳劍吟龍。

不除綠草思惇實,獨賞焦桐有蔡邕。

夜半高樓誰是友,諸天寺裡一聲鍾。

——袁嘉穀《讀書樂》

(袁嘉穀,字樹五,1872-1937)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五月二十七日,北京紫禁城保和殿內,正緊張進行經濟特科考試。

被雲南舉薦參加經濟特科考試的石屏人士袁嘉穀,正研墨揮毫,他文思泉湧,思路清晰,旁徵博引,洋洋灑灑地成就了他那著名的一考策論—— 《周禮農工商諸政各有專官論》;二考策論——《恆寬言:外國之物內流而利不外洩,則國用饒,民用給;今欲異物內流而利不外洩,其道何由策》。

這是清庭舉行的最高級別的考試,也是中國科舉的最後一次考試。

這場考試與以往的傳統科舉不同。清政府面對八國聯軍的侵凌,頓感國力的孱弱,人才的稀缺,終於下定決心,以“經世致用”為要義,專門進行經濟特科的考試。

袁嘉穀以《國語·周語上》的著述為論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他以嚴謹的分析,嚴密的邏輯,文辭清揚,闡述國事 ,全面論述了農、工、商在國計民生中的地位。其文在數百名科考的人士中,如一股清泉,脫穎而出,加之文采過人,書法清雅,引得閱卷大臣們的一致好評,遂定為第一等第一名。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對奪魁者再一次欽定,贊袁嘉穀為“無雙的國士”,他們對閱卷大臣的眼光表示讚賞:袁嘉穀奪得第一等第一名是沒問題的。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袁嘉穀對自己的考試成績成竹在胸,卻恐怕沒有想到自己能獲此殊榮。

他的人生將翻開新的篇章。

在中國的這一場科舉考試末班車中,袁嘉穀結束了雲南不點狀元的尷尬歷史,引為雲南人的驕傲。雲貴總督魏光燾為了表彰他並勉勵雲南學子以他為榜樣,親筆題寫了一塊“大魁天下”的金匾,懸掛在昆明城南的聚奎樓上。後來,“狀元樓”作為一個地名流傳下來,提起它,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袁嘉穀。

袁嘉穀的家鄉石屏,也紫氣霞蔚,文風濃烈,袁嘉穀結結實實地為文獻名邦添了至為厚重的一筆。

隨後,袁嘉穀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浙江提學使兼布政使,雲南鹽運使,東陸大學、雲南大學教授。

但袁嘉穀的志趣不在為官,他將自己主要精力用於學術研究和文化教育之上,編寫了許多學術著作,史學、文學、書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他投身教育事業為雲南培養了不少有用之材,創作了大量詩歌,成為雲南地方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之星。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袁嘉穀為我國大、中、小學校編譯出版了大量新式的教材與參考書。這些教材兼收幷蓄,不僅充分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又兼收外國教材的眾家之長,因而受到全國各地廣大學生的歡迎,袁嘉穀在全國統編教材中功不可沒。袁嘉穀一生著作頗豐,著有四百餘卷經學、史學書籍,詩八百餘首,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精神文化遺產。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袁嘉穀平素樂善好施,1911年,浙江發生水災,他私人捐出800兩白銀賑災,並在杭州建立了孤兒院。

袁嘉穀一生清廉,素有“清廉之士”的美譽。

他心懷對於桑梓的一片熱愛,博覽經史子叢集書,著成《滇繹》一書,這是成為袁嘉穀一生的重要著作之一。

20世紀30年代初,袁嘉穀寫成《雲南大事記》一書,全書共記述雲南4200餘年史事。對雲南歷史以來的政治得失、建置沿革、風俗變遷等等,考證極為詳細。

袁嘉穀晚年還編成了傾注一腔熱血的《石屏縣誌》。這部縣誌被譽為“滇省各縣誌之冠”,成為雲南各縣縣誌的一個範本,是他留給故鄉的一份珍貴的禮物。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1937年,袁嘉穀在日寇的鐵蹄踏進中華大地之時,心憂如焚,加之常年的嘔心治學,一病不起,他“尚思為國戎輪臺”,《責倭寇》一文還未完成,闔然辭世。

袁公已逝,逸風猶存。

石屏縣城異龍鎮南正街二十二號,即為袁嘉穀故居。故居為清代木結構樓房建築,坐西朝東。由故居大門進去是一條通道,中間是天井,左右有耳房。由西南的通道進去有一樓房,為袁嘉穀少年時代的書屋。

故居於1993年公佈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整棟房屋經過石屏政府的維修裝飾,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格,於2018年底正式為遊客開放。

這是一個清幽之地,這是一個讀書的好地方,天井裡的那棵老柚樹仍然充滿無限生機,又胖又圓的金黃柚子掛在枝頭,為遊客們閃著神采;桂花隱隱散著怡人的香味,縈迴在井沿,舒展著翠葉;堂屋兩端擺放著年份久遠的官帽椅,令人肅然起敬;房簷上方鴿子正“嚶嚶”飛過,顯出溫存;地上的方磚依然清雋,早留下歷史的烙印……

遊客們佇立在堂屋上,虔誠地瞻望袁公的巨幅照,崇敬之心在一片悠然的嚮往中回到歷史中。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石屏素有“文獻名邦”的稱謂不假,那有什麼原因形成了這個稱謂?袁嘉穀自幼生長於遠離京城的石屏,卻高中了狀元,按常理說,這個巨儒遍佈的中原,才是狀元的原生地,僻隅石屏是不會出現的。

但石屏偏偏出了雲南唯一的狀元,這似乎太耐人尋味。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袁嘉穀故居的青磚碧瓦,樓閣漆木,其實一直在闡釋著這個遊客們心中的謎團。

石屏的文風蔚然早在明朝時期就定好了基調。自洪武皇帝遣兵雲南,軍屯、民屯這一偉大創舉,就衍說著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故事。

地理環境和氣候俱佳的石屏,迎納了中原的農耕技術。水車、犁鏵出現在田間地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農業收成,百姓的溫飽問題在晶瑩剔透的米粒中得以解決。

那些屯田的先驅者已經成了後來石屏人的先祖,他們落地生根,與當地人繁衍生息。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石屏人在數百年前就有了良好的基因,加上中原的優秀文化,石屏人不優質都不行。所以“舉人滿街走,秀才多如狗”的說法雖然粗鄙,但絕非空穴來風。

然則隨著人口的增加,石屏由原來所謂的地廣人稀,逐漸變成不堪負重的局面。嘴巴多了,原本豐裕的糧食不夠了,有人就是財富的理念逐漸被現實擊破,人們必須面對這個窘境。

怎麼辦?

人心思變,走箇舊、老廠是個好辦法,那片山頭蘊含豐富的礦產資源,挖錫礦是最好的致富營生。

那充滿誘惑力的地方在招引!為了生計,石屏人開始出動,有的家族甚至人去樓空,形成龐大的淘金隊伍。於是在箇舊老廠的每個山頭,溝壑箐道,都遍佈了石屏人的足跡,每個礦洞都浸滿汗水,一把礦鍬,一個揹簍,就是他們的掙錢工具。

《石屏縣誌》上說,在清朝、民國時期,石屏的人口數量一直在遞減,遞減的人口多為青壯年。

石屏人還不滿足於此,在思茅景洪一帶也都有著石屏人的腳印,時稱“走西頭”。這走西頭的歷史甚至比走箇舊老廠還長。石屏人推騾趕馬,進行商品交易,帶去西頭一線的是瓷器布匹,帶回石屏的是茶葉鹽巴。

這些商品的交易,都讓石屏人飽嘗甜頭。東走廠,衍西頭,石屏人硬是用馬幫馱來了一座城。

汗水的付出終有回報,而且這個回報非常豐厚。石屏人的期待終於有了滿意的結果。

袁嘉穀的祖輩父輩就是走西頭成功的例子,他們創立的“乾利貞”茶行,以重質守信為宗旨,在昔日的西頭一線和石屏城裡有口皆碑。

眾人皆知,蜚聲世界的普洱茶,就是他們用心操持運作的結果,這一點,後人都不敢妄言。

茶文化,不僅是歷史的,也是人文的,袁嘉穀的祖輩父輩是有功勞的。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一個文化精神的形成,必由物質先做鋪墊。

袁嘉穀的上輩人已經賺取到豐盈的財產,取名於《周易》的“乾利貞”茶號,也必然有進一步的發展需求,那就是文化教育。

袁嘉穀的父親袁德洋一直恪守祖訓:耕讀傳家,有錢富不過三代,唯有文化才能代代相承,所以一直對袁公督促甚嚴。

袁嘉穀的母親徐太夫人,自幼飽讀詩書,《中庸》、《大學》早領悟於心,先天對兒子的教育得天獨厚,加上袁嘉穀自幼聰穎,五歲能背《三字經》、《詩經》、《大學》等,而且已經“悉解字義”。

有了豐裕的家底做袁嘉穀的求學支撐,他在少年時代就赴昆明,師從名人教授,終得以質的飛躍。

這些良好的土壤和先天的資質,袁嘉穀本人又讀書如渴,三十一歲就高中狀元,就在情理之中了。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

歷史蔭蔭,水河澹澹,袁公故宅,寂然無聲,它吸引著一雙雙解讀歷史的眼眸。袁嘉穀融匯了王羲之,褚遂良,顏真卿等書法名宿的字型,創立的“袁書體”,呈現在敬意滿溢的目視裡。

袁公的《臥雪堂詩集》、《石屏縣誌》、論文集……,靜靜地躺在書架上。

袁公就是一個謎,他的書卷氣依然沒有散去,依然道說著那份留下深深文化印記的石屏傳奇。

袁公故宅也直仿一張印著字謎的名片,要看懂這張名片,得好好了解石屏歷史和石屏人文,這是揭示謎底的鑰匙。

袁公逸風一直就在堂前屋後,沒有散去,如一闕耐讀的詩詞,透過炊煙夕陽,曲徑通幽,娓娓迎回。

正是:

一案書桌吟詩篇,墨染揮灑古今連;

悅賞春秋風雲路,遷客騷人未黃昏。

走進石屏文物古蹟袁嘉穀故居,尋覓袁公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