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何要否定紅巾軍大起義,稱他們為“妖人”

作者:長樂夜未央。

公元1355年(元朝至正十五年)三月,滁州義軍的首領郭子興病死,他的麾下大將朱元璋,在接手其部屬,正式成為一方群雄的同時,也接受了中原紅巾軍首領,自稱“大宋龍鳳皇帝”的韓林兒的封誥,從此,朱元璋這部義軍,也正式加入紅巾軍大起義的序列。

【三月,郭子興卒。時劉福通迎立韓山童子林兒於亳,國號宋,建元龍鳳。檄子興子天敘為都元帥,張天祐、太祖為左右副元帥。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兒勢盛,可倚藉,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

以上這段史料,其實是明初史學家粉飾過的,實際上,朱元璋就是正式接受了韓林兒的冊封,成為龍鳳政權的臣屬,打著紅巾軍招牌,依靠紅巾軍主力掩護北方,頂住元軍進攻主力,在江淮努力發展壯大自己勢力。

龍鳳皇帝:韓林兒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何要否定紅巾軍大起義,稱他們為“妖人”

同時,他也從龍鳳政權的副元帥、都元帥、一步步升到吳國公,自稱吳王,建立以應天府(金陵)為首府的“西吳”政權,也就是未來大明王朝的雛形。

然而,當朱元璋最終得了天下,建立明朝後,為何要堅決否認這段為紅巾軍、為龍鳳政權臣屬的歷史,甚至反而誣衊紅巾軍與劉福通、韓林兒這些首義之人為“妖人”?與漢高祖劉邦對楚隱王陳勝的態度完全不同?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何要否定紅巾軍大起義,稱他們為“妖人”

這需要考慮時代不同帶來的主導思想不同,秦末是秦朝的焚書坑儒、禁私學與私人議論,把原關東六國計程車人給得罪個遍,連孔子後裔都去投奔陳勝反秦了。這些士人獲得了全面勝利,而且主導了秦漢歷史的解釋權,那麼首義的陳勝當然是反秦大功臣,作為反秦義軍重要成員的劉邦,必須尊重這個既成事實。

而朱元璋時代不同,理學在宋代的發展,是透過對定義的再解釋,徹底否定了上古儒家肯定頌揚的“湯武革命”,比如朱熹把“湯武革命”專屬的“誅一夫”標準。提高到只有“聖王”才能做,實際就是透過提高標準,堅決維護君權神聖,說到底是世家大族消亡,科舉優待士大夫,導致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

而元代,雖然科舉斷斷續續,但是因為金國的激烈抵抗和滅南宋戰爭的曠日持久,對南宋滅亡後的江南,也是大力優待當地的地主階級。漢人地主在元代,雖然在中央政權難以分羹,但在地方上是作威作福,甚至都開啟了農奴制的歷史倒車。

因此在元末,其實地主文人士大夫這一階層,主流還是站在元朝朝廷一方的。 只是元朝統治太鬆弛,蒙古人並不信任漢人士大夫,紅巾軍舉兵橫斷南北,才讓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們做大。

所以,元末明初本來是空前的華夏光復運動,然後看當時那些漢人士大夫詩詞,一個個心懷故元,而且他們掌握歷史解釋權,在宋濂版《元史》中,把這種“忠元”行為美化得厲害。

因此,為了收買士大夫之心,或者說是和地主階級合流建立穩固的政權,朱元璋在實際操作時,不得不在相當程度上採納這些人的思想。比如他最信任的謀士:劉基劉伯溫。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何要否定紅巾軍大起義,稱他們為“妖人”

當察罕帖木兒的大軍橫掃北方,攻克汴梁,將北方與中原紅巾軍撲滅後,朱元璋雖然不顧劉伯溫等謀士的反對,冒險援救安豐,救出韓林兒君臣,將其“迎駕”,或者說軟禁於滁州。

但是,朱元璋還是在這些堅決不承認龍鳳政權合法性、不承認韓林兒為“虛君”計程車人影響下,沒有采取「讓龍鳳皇帝韓林兒以反元不力,中原失陷,自請退位,然後諸將群臣上書,請吳王朱元璋正位為君」的路線,對究竟如何處置韓林兒,猶豫不定。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何要否定紅巾軍大起義,稱他們為“妖人”

而大將廖永忠則在士人謀士的暗示下,欲立“為主分憂”的奇功,將韓林兒淹死於瓜洲渡。這麼一來,就徹底斷絕了朱元璋承認、接盤龍鳳政權的可能,否則他自己就得揹負“弒君”之名了。

勃然大怒的朱元璋,雖然痛責廖永忠,削其預定的國公之位,幾年後找了個藉口將其處死,那些士人謀士日後在大明朝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但迫於形勢,他不得不接受了宋濂的“殿興有福論”,徹底否定了紅巾軍的首義之功。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何要否定紅巾軍大起義,稱他們為“妖人”

於是,「大明得天下非於元朝,而是誅滅反元群雄」,就成了明朝初年的官方口吻,但是 朱元璋自己對此也極不甘心,十分矛盾,所以,在承認元朝為正統王朝,迎忽必烈入歷代帝王廟的同時,同時還是有大量“驅逐韃虜”,強調“華夷之防”的說辭,比如北伐詔書,比如對海外各國的詔書。

說到底,在宋朝理學儒家的思路之下,攘夷和夷夏之別,已經遠低於“君臣之分”了。在這種話術下,作為君主最大的黑點,不是本人是胡人或者曾經臣服於胡人,而是“以臣反君”,這和近代民族主義廣大後的邏輯可以說截然相反。

所以,無論蒙元還是朱明還是滿清,開國初年對自己王朝奠基的歷史,都是絕對避免“以臣反君”,忌諱的重點是在這裡,所以滿清對於建州女真臣屬於明朝的事實,同樣拼命否認,並宣稱“我朝非得天下於明朝,而是得天下於流寇”,體現的正是戰國到明清,話語權邏輯的劇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