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是怎麼樣的?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中國歷史一向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著稱;而中國哲學的歷史同樣如此。但是,提到中國哲學史,很多朋友可能就只知道先秦諸子百家,最多再加上宋明理學,對於中國哲學史的其他部分,估計就不甚瞭解了。

今天,簡叔就來幫大家理清一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脈絡,保證簡潔明瞭,三分鐘讓你搞清楚中國哲學史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是怎麼樣的?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很多人覺得中國哲學史的起源是先秦的諸子百家,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早在商朝時期,統治者就提出了“君權神授”的觀點,而周朝《易經》成書,更是奠定了道家陰陽對立,物極必反的基礎,再加上週公旦提出的禮制,更是為後來孔子的思想提供了源頭。

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萌芽,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這一階段的中原大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下子湧現出了儒家、道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等幾十上百個學派。

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是怎麼樣的?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但最後刻進中國人骨子裡的,其實只有儒家和道家。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儒家和道家的勝出,並不是在孔子老子時代完成的,因為戰國末期秦國的勝出本質上和儒道的思想沒有任何關係,自然不會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道家的勝出源於統治者的需要。秦末戰爭極大消耗了社會資源,為了恢復社會生產力,漢朝採用了最休養生息的道家思想。而一旦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道家思想不再適合統治的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適應時代需要地出現了。

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是怎麼樣的?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所以,道家和儒家能夠融進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漢朝統治者是做了極大貢獻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在這樣的亂世背景下,為宗教的發展提供了滋養的土壤。道家逐漸演變成了道教,而漢代傳入中國的佛教思想也逐漸抬頭。

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宗教之風愈演愈烈,道教的理論體系逐漸完成,佛教也漸漸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這時期雖然被稱為“三教合流”時期,但儒家其實一直在佛道兩家的夾縫中尋求生存。

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是怎麼樣的?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到了隋唐,因為統治者姓李,和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同宗,也因為李世民打天下時得到了少林僧人的幫助,所以唐朝對宗教的扶持力度非常之大。當然,萬事過猶不及。佛道兩家自東漢末年以來的發展,已經滲透入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對社會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範縝、韓愈等人為代表的儒生對佛道展開了反擊,並且漸漸起了成效。

經過東漢自唐代幾百年的融合與交流之後,中華大地上誕生了一個全新的物種:禪宗。雖然禪宗從分類上屬於佛家,但從思想特點上講,禪宗其實是實實在在佛儒道三家融合的產物,並且也和原生的印度佛家宗派完全不同。

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是怎麼樣的?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禪宗在中國哲學歷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特殊存在,它既意味著三教合流的結束,同時也為後來的宋明理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思想源頭。

雖然宋明時期的理學心學哲學家都是儒生,但他們和先秦時期的儒家已經差異巨大,簡單來說,他們就是“新儒家”。他們和先秦儒家的區別,就和禪宗與原生佛家的區別一樣,都是一個全新的產物。

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是怎麼樣的?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當然,在這一時期除了理學心學這類典型的唯心派哲學之外,還有一個獨樹一幟的原生唯物主義哲學,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王夫之。

因為篇幅有限,暫時就用這些文字給大家理了理中國哲學的歷史發展脈絡,如果對哲學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對中國哲學的歷史脈絡進行具體的展開,抽絲剝繭為大家還原一個有趣且不失內涵的中國哲學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