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發生在諸葛亮施展“空城計”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關興和張苞。原文如下: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諸葛亮)急喚關興、張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擊,只鼓譟吶喊,為疑兵驚之。彼當自走,亦不可追。待軍退盡,便投陽平關去。”又令張冀先引軍去修理劍閣,以備歸路。又密傳號令,教大軍暗暗收拾行裝,以備起程。又令馬岱、姜維斷後,先伏于山谷中,待諸軍退盡,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報與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軍民,皆入漢中。又遣心腹人到冀縣搬取姜維老母,送入漢中。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訊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馬謖不遵從諸葛亮的部署,將主力駐紮在南山上。副將王平苦勸,馬謖拒不接受。無奈之下,王平只好將馬謖的部署繪製成圖本,派人交給諸葛亮。等諸葛亮看到圖本時,不但街亭已經失守,司馬懿大軍也即將兵臨城下。此時,諸葛亮沉著冷靜,設下空城計,最終將司馬懿嚇退。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蜂擁而來”,意為像蜂群似的擁擠著狂奔而來。形容人非常的多。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史記》中的“陳涉首難,豪傑蜂起。”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小說中提到的馬謖在街亭失利的故事情節,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王平傳》載:“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三國志?諸葛亮傳》亦稱:“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不過,小說中提到的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之事,則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情節。按照《三國志》及《晉書》相關傳記的記載,諸葛亮“一出祁山”之時,司馬懿尚在荊州對付東吳,並未來到西北戰場。作者之所以如此虛構,一來是受到《郭衝五事》的誤導,二來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慧。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在小說的這段故事情節中,還有一個小細節容易被讀者忽略。小說中提到:“又遣心腹人到冀縣搬取姜維老母,送入漢中。”這個情節是歷史的真實還是小說作者的虛構呢?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答案是後者。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姜維的母親並未隨諸葛亮大軍來到漢中,而是繼續生活在曹魏西北地區。據《三國志?姜維傳》注引《魏略》載,姜維投降諸葛亮後,還沒來得及到冀縣去接自己的母親,張郃便在街亭取得大勝,迫使諸葛亮全軍撤退漢中。因此,姜維的母親和妻兒都落入了曹軍之手。在如何處理姜維家人的問題上,曹魏官吏非常寬容,認為姜維是被逼無奈投降諸葛亮,並沒有株連其家人。

姜維投降蜀漢後,其家人結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預料

另據《三國志?姜維傳》注引《雜記》載,姜維投降蜀漢後,薑母曾給兒子寫了一封信。母親讓姜維為自己尋找一味名叫“當歸”的藥材。姜維的回信是這樣寫的:“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這封信中的“遠志”,也是一味藥材的名稱。母親用“當歸”讓兒子回到曹魏,兒子則以“遠志”告訴母親自己的志向。這兩封信都稱得上是意味深長。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