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無比璀璨的體育文化。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中,有著許多體育運動,如蹴鞠、擊鞠、掌旋球等等,雖然這些運動都曾盛行一時,也曾衰落,但是在如今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這些體育都紛紛成為了一些運動愛好者的運動方式,其中有一項運動就成為了大多成功人士喜愛的運動,那就是高爾夫。

說到高爾夫,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紳士運動,也是如今最具市場潛力的運動專案之一。從1904年的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到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歷經112年,高爾夫再次進入了奧運會的舞臺。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我國高爾夫運動員馮珊珊以274杆,低於標準桿10杆完成比賽,獲得了112年以來第一塊女子奧運會高爾夫銅牌,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塊奧運高爾夫球獎牌獲得者。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在西方的體育記載中,一般認為高爾夫運動來源於14世紀的蘇格蘭,其中最為公認的說法是古時候的蘇格蘭牧羊人在放牧時,由於無聊,拿著木棒到處甩,偶然間將一塊石頭擊入兔窩,牧羊人從中得到了靈感,將其發明為高爾夫運動,然後由蘇格蘭傳到全球各地。而有一些體育史學家則認為高爾夫運動起源於中國宋朝的捶丸,然後透過絲綢之路等方式傳到了歐洲乃至全球。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捶丸的前身

捶丸是由唐朝時期的步打球演變而來,而步打球則要由唐朝盛行的馬球運動說起。在唐朝時期,由於文化相容並存,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進入了鼎盛時期,國家的穩定安康帶動了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比如蹴鞠(足球)、擊鞠(馬球)等都進入了鼎盛時期,成為了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都喜愛的健身強體運動。擊鞠需要騎馬在廣闊的球場上賓士,互相執杖擊球,場面十分激烈。

但是那時候的唐朝雖然富足繁華,但是擊鞠需要良馬、球杆、球門,而馬在唐朝屬於軍事裝備,一般只有王公貴族、富裕之家才能養得起馬,因此在民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到了唐朝中期,為了降低擊鞠的成本,擊鞠中的馬漸漸被驢所取代,形成了驢鞠。但是擊鞠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比如唐穆宗李恆就是因為擊鞠受傷而亡,為了減少危險性,擊鞠慢慢地演變為了步打球,參與者不需要騎馬,而是跑步揮杖擊球,比誰打得遠。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明宣宗行樂圖》中的捶丸場面

堅圓淨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攔處任鉤留。不辭宛轉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畢竟入門應始了,願君爭取最前籌。由唐代女詩人魚玄機所寫的《打毬作》即寫的是男子步打球,其中“毬”同“球”,本意是“以毛填充的毛皮球”。在王建的《宮詞》詩中也曾寫道:“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說明了清明時節,步打球成為了宮人的娛樂運動。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童子捶丸圖

盛行於宋、明時期的捶丸

許多學者認為捶丸可能起源於晚唐時期的成都,因為在成都出土了許多晚唐時期的陶球、木球等,這些球表面都有被擊打的痕跡。在南宋時期的《揮麈後錄》一書中記載到:

孟知祥(後蜀開國皇帝)初鎮成都,見蜀人擊球,一棒便入湖子者,謂之猛入。

其中“湖子”一詞就是球穴。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宋代陶球四川博物院藏

到了宋遼時期,捶丸運動逐漸由原來的對抗性比賽變成了一種非對抗性的娛樂運動,取消了球門,改用球穴,而“捶丸”,“錘”有著擊打的意思,“丸”就是球的意思,合起來就是擊打球,生動地形容了捶丸的玩法。在宋朝捶丸運動由於成本低,成為了平民百姓十分熱愛的運動專案。到了宋遼時期,許多大臣都反對皇帝擊鞠,據《遼史·聖宗紀》記載:

“上下分明,君臣爭勝;君得臣奪,君輸臣喜。一不宜也。入來交錯,前後遮約,爭必競起,禮容全廢,若貪月杖,誤拂天衣。臣既失儀,君又責難。二不宜也。”

因此在王公貴族中,捶丸這種較為安全的運動漸漸地代替的擊鞠這種激勵的運動,成為了上流社會中十分流行的運動專案。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宋蕉蔭擊球圖故宮博物院藏

關於捶丸最早的描述來自於元世祖時期的《丸經》,其對捶丸的場地、裝置、裁判規則都做了詳細的記載,在其中有著“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的記述,表明了當時捶丸運動的盛況。到了明朝時期,捶丸依舊是一項流行的運動,明朝的周履靖跋《丸經》稱:“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如今上海博物館中珍藏的明代杜堇所繪製的《仕女圖》中,就描繪了幾位婦女之間捶丸的場景。

"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尚捶丸",淺談中國古代捶丸的發展歷程

明杜堇《仕女圖》卷區域性

捶丸的沒落

隨著明朝的滅亡,清軍入關,捶丸運動與馬球、蹴鞠等運動一樣得到了禁止,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資料:《揮麈後錄》、《遼史》、《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