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宋以前的國人吃野味屬無奈之舉

《周禮。天工。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辯其名物。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漢代劉歆著《西京雜記》:……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嘗具此二炙,並酒二壺。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只知杜甫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殊不知還有前段: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三字經》有“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之說,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更是以中醫食養的原則,對五畜(牛、羊、雞、犬、豕)等肉食動物為人體提供必需的蛋白質和脂肪,是人體所需熱能的重要來源創造了理論基礎。我們現在所說的“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中的六畜在原始社會就已馴化成功並已開始養殖;但宋朝以前,中國人對六畜的食用量並不高: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在古中國,六畜中的馬是重要的戰略物資、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宰殺馬牛一直都是被杜絕的、是違法的;雄雞可打鳴、狗是狩獵的助手,長期作為肉食的也就豬、羊而已。古中國,養殖水平低下、生產效率一直不高,雞狗豬羊等家畜、家禽的養殖量遠遠滿足不了“肉食者”(《左轉》“肉食者謀之”之“肉食者”,指王侯、貴族)的需求,更不說尋常老百姓家了。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宋朝以前,中國是一個“尚武”的國家,在正常生產養殖的家畜、家禽無法給予自己對蛋白質、脂肪的進食需求的時候,才選擇狩獵尋找野味此無奈之舉。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尋常老百姓自然是“有心無膽”,唯有貴族、王侯才可以隨意狩獵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宋朝繁榮的飲食文化冷淡了野味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清朝的統治擴大了對野味的需求

清朝的統治者在入關之前本為東北遊獵的女真族,喜食野味那是最為正常不過的了;自宋朝起成熟起來的烹調技術、烹調工藝,在清朝入關後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許多鄉食野味終於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現代的中國人為什麼還喜歡野味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經濟的提升,人們的過度開發及環境的改變已讓某些珍稀動物減少甚至滅絕。發達的種植業及畜牧養殖業提供了多樣化的食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應該足以讓中國人忘記了那些珍稀動物;而且大多數野味多皮厚、骨多、肉少、土腥味重,需加以更多香料、調料予以掩蓋;但,為什麼國人還趨之若鶩呢?

清代文人金聖嘆曾感嘆“聖嘆清貧娛籜龍,自無熊掌及駝峰”。野味數量的減少越發顯得其珍貴,新富起來的中國人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選擇野味招待客人成了新貴們的裝逼首選,畢竟窮人只能吃得起豬肉。

自清朝起,官宦人家多吃野味。如今政府已加大了對稀有動物的保護力度,吃得起野味、可以吃野味成了權力、身份的象徵,吃得上野味才可以彰顯自己的特殊地位。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野味來送禮或接待某些地位特殊的人就成了不二之選。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中國人為什麼還是喜歡吃野味?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呼籲,取消穿山甲鱗片入藥,穿山甲或將從中國藥典刪除。我們已經遭到動物兩次瘋狂報復了,真的不要再碰野生動物了,從2020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