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暴力絕不是一種治世良藥。”當正義以暴力的方式出現時除了大快人心的痛快,背後又隱藏著多少悲慼,令人膽寒加倍。我國西漢時期多“酷吏”用殘酷手段治理民間,一時間四處雖然呈現出了一片祥和,但伴隨著的是血流千尺的威懾,無人膽敢犯上作亂。

西漢有一位人稱“屠伯”的酷吏殺人如麻,犯人只要犯了罪無論大小在他手上大多再無生機。如今的法律都會講一句人道主義,但在他那裡只要是壞人那就註定要被砍頭示眾,即使犯人已經改過自新。這位“屠伯”屠戮的犯人不計其數。

一日,他的母親前來看望自己的兒子,卻撞見慘死街頭的無數犯人大為震撼,心中悲痛,這些人犯的罪大小不一,他們苦苦哀求,想改過自新但是等待著他們的無一不是鋥亮的屠刀與一地鮮血。

“屠伯”的母親見到這悽慘的場景,拒絕見自己的兒子,她直接回到了家,為兒子準備墓地,以收葬他,沒想到她的話一語成讖,不久後他便受刑身亡,母親悲痛不已。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劇照

“耿直”的嚴延年

西漢年間,霍光上書廢除了整日玩樂無度的昌邑王。昌邑王被廢漢宣帝繼位後,頗看重一位叫做嚴延年的人。漢宣帝喜愛用一些有能力且明禮律的官員,嚴延年恰好在一些方面上正符合這些特點,只不過嚴延年的任官之旅也有不少波折。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昌邑王

在霍光廢除昌邑王之後,嚴延年上書彈劾霍光以“欺君犯上”的罪名,這霍光廢除昌邑王的到底是何居心不說,但是嚴延年卻敢直言說他不守臣子禮節,說擅自廢除皇帝這種事是大逆不道的,這實在是膽大。

嚴延年說的也在理,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純屬想給霍光找不痛快,這篇奏摺一上,朝中的人便對他都開始忌憚起來,畢竟敢惹霍光的人惹不得。

此篇奏摺雖呈了上去,但是被從中扣留,所以也沒了後話。漢宣帝能即位霍光功不可沒,雖然目的不純,但是也顯示出了他在當時到底手握多少權利。

霍光不能隨便激怒,連漢宣帝最開始也不能輕易奪他的權,也正是這個原因讓一眾人頓時對嚴延年感到佩服,敢上書彈劾霍光,這人不簡單。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霍光

嚴延年一直都是這種不懂得明哲保身的人,這與他當時的身份有關,但也是性格使然。他的父親是丞相府的長吏,他自幼就在丞相府裡學習法律,蜀漢時期丞相府位高權重,甚至權力高於帝王。

嚴延年在丞相府中見得多學的自然也多,便是因為這段經歷讓他更有能力。不過或許也有一部分的影響也是從這裡產生,嚴延年是從小學習這些條條框框且又在管束較嚴的成長環境中生活,所以塑造了他的性子。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嚴延年

批判了霍光以後嚴延年又有了一件較為出名的事,便是他彈劾大司農田延年。這一回嚴延年運氣不好,反倒差點害了自己。田延年和霍光是一夥的,這兩次上書實在不難看出他對他們是有多懷恨在心,值得一說的是,嚴延年確實是個比較“記仇”的人。

田延年做了什麼呢?在嚴延年的上書中,他以田延年帶兵器入宮衝撞了皇帝儀仗的說法想要漢宣帝罰他,但是田延年自然不幹,他一口咬定自己根本沒有衝撞皇帝儀仗是嚴延年誣告他。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兩個人各執一詞,這時候事情升級,有人來審理此案,而審理的人便站在了田延年那一邊給嚴延年一個不小的下馬威,直接讓嚴延年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御史中丞怎麼說的,說既然田延年衝撞了儀仗那就是嚴延年的罪過,他明明知道卻不多加攔阻,反而還把他放進來了,這是何居心。這還不罷休,嚴延年被彈劾成了宮內的罪人要把他按律處死,嚴延年怕了,趕忙收拾東西跑了。

雖然跑了但他自然不甘心,待幾年後他終於等來機會,漢宣帝頒佈了赦令。此時的漢宣帝已經從霍光那裡奪走了大半的權利,而嚴延年是個值得用的人才。嚴延年是東海郡下邳人,今江蘇邳州人。

他開始的時候在東海郡做一個小官,因能力出眾升為御史大夫的手下,後又做了御史,他的女兒正是被廢的昌邑王的正室,大抵這也是他對霍光等人厭惡的原因之一。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嚴延年得了赦令,先後接到了丞相府和御史府的文書,因御史府的先導隨嚴延年去了御史府,重新做了從前御史大夫的職位。嚴延年重回朝堂多有收斂,但是為人處世之道依舊沒變,但是此時他也正迎來了一個機會。

漢宣帝很賞識嚴延年的膽量與性子,估計也是賞識他彈劾霍光和田延年的行為,所以便任他做了平陵令。

在做平陵令期間嚴延年又做錯了事,冤殺了人,所以被革職。幾經週轉後嚴延年最終當上了涿郡的太守。涿郡的前幾任縣令都是無能之輩,涿郡的地方惡霸作惡多端,風氣極差。對於這些豪強,一些官員都忌憚幾分,所以情況日益嚴峻。

不過這些惡霸的好日子終於到頭,因為嚴延年來了,嚴延年一向嚴苛,對於惡行更是不手軟,他不像其他官員一樣忌憚這些地方勢力,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手段十分強硬。嚴延年剛到任,瞭解了情況以後決心剷除這些惡人惡事,“酷吏”一名也由此開始。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嚴刑下的涿郡:初任太守

當時涿郡有三大巨頭,分別是畢野白、西高氏、東高氏等人,兩高氏尤為氣盛。

他們仗著背景與身家在當地為非作歹,不光如此只要是與這幾家有點關係的人,也為虎作歹,當地人有種說法是寧可得罪太守也不要得罪他們,可見氣焰多麼囂張,而嚴延年最看不慣的就是欺壓百姓之人。

在嚴延年來了之後,他們還未意識到嚴延年與前幾任的官職是大為不同的,依舊為非作歹,凡是他們的人做完惡事以後都會躲到這些“大哥”家中,抓捕的官員無可奈何只能不了了之,過段日子風頭過了,他們就會繼續出來我行我素毫不收斂。

在這種治安情況下影響的不僅是百姓的生活,還有整個涿郡的發展,做生意的擔驚受怕,什麼也不做的也要帶著點武器才敢上街,就是到了如此人心惶惶的地步。嚴延年決心嚴懲,第一件事就是拿最棘手也是人們最忌憚的高氏開刀。

嚴延年要找關於高氏的犯罪證據,他便找到了當地出身的官員趙繡清,因是本地人對情況更為了解。趙繡清不敢忤逆太守,也不敢忤逆高氏,打算敷衍了事,小看這新來太守嚴延年大概會是他做過最後悔的決定。

趙繡清找了證據但卻準備了兩份,他是這樣打算的,先呈交一份罪行不太嚴重可以從輕發落地給嚴延年,若是形勢不對再把真正的交給他。不巧的是,這事被嚴延年提前知道了。

趙繡清恭恭敬敬的交上了那份只記載了雞毛蒜皮小罪的記錄,嚴延年接過這份記錄,沒急著看,不慌不忙的將手伸入他的懷中,拿出了另一份記錄。

趙繡清當即傻眼,只是為時已晚,耍誰不好呢,非要耍嚴延年。其實趙繡清的罪名換了別人的話也就革職關押,但嚴延年第二天就將他直接斬首。一時間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才知道,這新來得太守——不得了啊。

殺雞儆猴以後,辦事也利索多了,關於高氏的犯罪記錄很快就詳詳細細地到了嚴延年手上。嚴延年直接下令官兵到高氏家中捉拿犯人,高氏的人此時還沒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還想威懾這些官兵,結果話沒說完就被押走了。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高氏想垂死掙扎一番,不過下場同趙繡清一樣,被當眾斬首,共數十餘人,一個不落。此後“郡中震恐,道不拾遺。”這一幕讓百姓歡天喜地,惡人被除,哪裡不開心呢,心中都痛快不已。

此後涿郡一下變了個樣,在沒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傳出來,一下變成了安居樂業風氣優秀的郡城。

嚴延年雖然手段“殘暴”但是必須要為他辯解一番,嚴延年只有對待這些豪紳惡霸才會如此狠厲,對待平民百姓其實鬆得多,叫他“酷吏”也好“屠伯”也罷,其實嚴延年並非什麼可惡之輩,反之他尤為的吏法忠君。

對於一種說法我很贊成,這些兩千石不能治的豪紳,尋常的吏是行不通的,只有酷吏方能治。這些嚴酷手段對的不是平民,而是為非作歹的豪紳,所以類似嚴延年的一些西漢酷吏其實更該稱為能吏。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嚴延年之死:難評的太守

在涿郡之後嚴延年又到河南做太守,河南相比涿郡地位影響都更高一些,涿郡治理有功此時漢宣帝對嚴延年更是看好。嚴延年在河南依舊保持作風,對當地豪強一抓二殺,毫不手軟,不變的依舊是對平民百姓多有體諒。

嚴延年在河南一時間成了位讓人猜不透的太守,他斷案行事實在詭異莫測。往往人們覺得不至於死刑的犯人,嚴延年便重判此人處以死刑。要是人們說這人一定會被判死刑,嚴延年反而從輕發落。對於嚴延年“吏民莫能測其深淺意”。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其實作為太守也並非是想殺就殺,抓了死刑犯是要先上報再殺人的,只不過這個環節其實不過是個形式,但並不能因此說嚴延年亂殺人,他所殺之人依舊大多是當地豪強和極惡之人。

每年的冬天下轄的各郡縣都要把死刑犯人押到太守府所在的地方,嚴延年正是在河南洛陽。冽冽寒冬,刑場上鮮血如注這一幕讓百姓們實在膽寒,河南的百姓便將河南太守“嚴延年”稱作了屠伯,並且這不甚好聽的名號一下傳開了,嚴延年酷吏殘忍的說法不斷擴散。

其實這樣的看法多是被嚴延年的治理風格所影響,嚴延年對待盡忠盡責的下屬非常的好,像是對待自己的親屬一般待他們。這些下屬是整日與嚴延年相處,是熟悉他辦事原則的人,他們自然也知道外面那些汙名到底因何而有。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河南與涿郡不同,這裡的地方勢力盤根錯節比涿郡更為複雜,背景也更多,而嚴延年不講情分,不知損了多少人的利益,看他不爽對他恨之入骨的人也就多,嚴延年何其精明,只不過他並不懼怕這些威脅和潛在的危險,一心忠於漢宣帝為他治理民間。

嚴延年有一朋友是京兆尹名為張敞,他聽到了風聲,於是趕忙寫信來奉勸嚴延年,不要處死那麼多的犯人,對這些人還是多些寬恕的好。確實在這種強壓逼迫下這些惡霸早晚有一天是要反噬的,待到那時可就為時已晚。

收到信後嚴延年並未接受勸告,他回信說河南是政治要地,東周西周的餘孽殘存,且此地惡人多好人少,怎麼能不管呢。河南任太守期間嚴延年的母親來看過他一次,嚴家有五個兒子都是做官的,還不少都是朝中官員,所以嚴母可謂教導有方。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嚴母到了洛陽以後正巧是春節將近的冬天,而她目睹了嚴延年處罰囚犯,對此大感震驚,直接離開。嚴延年本是欣喜母親的到來的,但不成想卻惹怒了她,不願進到太守府中。嚴延年別無他法只能趕到驛站見自己的母親,結果嚴母將嚴延年關在了門外不與他相見。

嚴延年素來良孝,他為了讓母親原諒自己在門外苦跪許久,請求見母親一面,最後母親也心軟了,便讓他進了門。嚴母一見他便責備說:“幸得備郡守,專治千里,不聞仁愛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顧乘刑罰,多刑殺人,欲以立威,豈為民父母意哉。”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嚴母教訓嚴延年說他有幸能做太守就應該以理服人,教化眾人用仁愛來教化他們,而不是動用酷刑大肆殺人以此來樹立威信,這樣的做法哪裡是做父母官!

嚴延年知道母親的良苦用心,不斷認錯,最終母親只長嘆一口氣。自己的兒子自己還不瞭解嗎,嚴延年哪裡聽進了這些話呢。

其實嚴延年到底有沒有錯呢,實在沒法斷絕,他做的事確實太不人道,但單從一個方面看是絕不嚴謹的,嚴延年之所以這麼做與當時的政治宗旨和社會現狀密不可分,畢竟只是一位太守,若是皇帝不想,他又哪能殺如此多的人。

嚴母無法,想起程回家,她臨走前顯得格外的悲傷,對嚴延年說:“沒想到,我這麼大把年紀要白髮人送黑髮人。我要回東海老家了,需找人整理先人的墓地。”嚴母話中之意便是嚴延年繼續殺人總有一日也會被人殺的。

這話不假,嚴延年最終還是被自己的性子送進了墳墓。終日與殺戮為伍的嚴延年戾氣漸重,而不斷髮生的事情都好像與他作對,嚴延年便越加不滿,從前對皇帝有多敬重如今就有多埋怨。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潁州太守黃霸被皇帝誇治理有方,潁州一片祥和,還傳出了鳳凰多次降臨的說法,於是便有人說是黃霸仁愛治理感召了上天有此吉兆。

有人將這些奇觀稟報了皇帝,皇帝大喜,當即給他封侯升官還賞賜了一千兩黃金,過了不久黃霸又被昭進京做了太子太傅,不斷高升最後還做了丞相。嚴延年對此尤為不服,他本就看不慣黃霸,又覺得自己明明也把河南治理的很好為何不見皇帝賞賜他。

嚴延年找到自己的曾經的同事兼好友丞義發牢騷,當時河南發蝗災,嚴延年口無遮攔直言:“這麼多的蝗蟲,怎麼他鳳凰下凡能全吃完嗎?”字裡行間處處諷刺,若是隻諷刺黃霸還好,可黃霸是皇上看好的人啊,說他不好,那不就是打皇帝的臉。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接著又是朝廷設立常平倉的事,提意見的人是個不高的小官耿壽昌,他提議設立糧倉在糧食便宜的時候收糧,貴的時候在賣糧,是一種調節市場經濟的好辦法。

這事本該沒什麼好說的,好事嘛,誰會不滿意呢。結果嚴延年卻不冷不淡諷刺說:“這辦法是人家沒什麼官職的小官想出來的,那些御史和丞相干嘛呢?若是沒能力就該讓賢。”嚴延年在惹人這方面真是不賴,一句話得罪一堆。

可悲可悲,嚴延年成日與自己的朋友丞義抱怨諷刺這些事情,終究釀下了禍端。丞義年老了,頭腦早就不清明,他整日聽嚴延年的牢騷,又看他殺人如麻的冷血模樣,不知怎的的就鬼使神差的想到了自己,他想萬一有一日嚴延年也這麼對自己那該怎麼辦?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日思夜想這事成了丞義的心結,於是他為自己卜了一卦,卦象是“死”啊!他在一聯想嚴延年頓覺無望,於是將嚴延年所說過詆譭朝廷詆譭皇帝的話都一股腦報了上去,完事後喝藥自殺了。

這個結局似乎有些可笑,但也有些無奈。嚴延年實行酷刑雖是為民除害,但是流血千里也太過偏激了,而偏激不僅體現此處,嚴延年早年就表現出了一種過於絕對的極端主義,而隨著這些性格缺陷的不斷醞釀最終害死了自己。

嚴延年雖為“酷吏”但並非那種以殺人為樂的狠毒之人,實在難以斷言的去評價他,要不是感到不公和內心憤憤不平,他也不會說出那麼多造出禍端的話。只能感嘆人果真是複雜的動物,還有殺戮絕不是制止暴力的最好辦法。

嚴母一語成讖:天道神明,人不可獨殺。我不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總結

西漢多酷吏漢書中特有一卷來記載酷吏傳,嚴延年就是其中一位,只是相較於傳統意義上的酷吏,嚴延年並不是壞人,只是政治風格和手段太過偏激。最終殺人者終被殺,嚴延年此人很難評判,但是單從他體諒百姓嫉惡如仇這一點來看,他便是值得記載的。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

文獻:

《酷吏與漢代政治》王穎

《西漢“屠伯”嚴延年》崔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