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監察,顧名思義就是監督和考察。

古代但凡官位居高者,即使是位列九卿的朝中重臣,同樣要受到皇帝的監察。

那麼說起監察,我們就不得不聊聊唐朝時期的監察體系。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為啥呢?

因為唐朝的監察體系十分清晰明確,諸如誰負責監察官員,誰負責調查取證,再到誰負責彈劾,簡直是一條龍服務,面面俱到。

那麼負責監察的機關,又被稱為什麼呢?

答案正是三個字:

御史臺。

總的來說,唐朝御史臺層次分明,職責明確,許可權嚴格,自成一套完整有序的監察系統。

最高長官正是我們熟知的御史大夫。

其次是御史中丞,相當於副職。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這一級算是最高指揮,而再往下,則是三種機構。

其一,臺院,由侍御史負責。

這一官職,怕是最能得罪人的了,因為其基本職責,就是以彈劾百官為主,尤其還是以位高權重的官員為主要的彈劾物件。

《唐六典·卷二百二十七·職官部》:侍御史掌糾舉百僚,推鞫獄訟。凡有別付者,則按其實狀以奏。若尋常之獄,推訖,斷於大理。凡事非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彈奏者,則具其事為狀。

尤其是在審理案情重大,或涉案人員牽扯到五品以上的官員案件時,要由臺院和刑部,以及赫赫有名的大理寺共同處理,在唐朝,這種辦案方式有個專業名詞,為:

三司推事。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而若京城官員,或者說是五品以上的高階官員犯法,從調查取證到確定彈劾,一般要經歷十分複雜的程式和步驟,同時還要求監察官員必須做到一點前提,那就是:

“按其實狀以奏”。

簡而言之,就是有什麼就說什麼。

誰犯了什麼錯,依法該當何處,都要明明白白,據實而奏。

身為監察官,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不能偏袒,不能瞞報,更不能枉顧事實。

《唐六典·卷一三·御史臺》:凡有制敕付臺推者,則按其實狀以奏;若尋常之獄,推訖,斷於大理。凡事非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彈奏者,則具其事為狀,大夫、中丞押奏(簽字畫押後上奏)。大事則冠法冠、衣朱衣、厖裳、白紗中單以彈之;小事,常服而已。凡三司理事,則與給事中、中書舍人更直於朝堂受表。若三司所按而非其長官,則與刑部郎中、員外郎,大理司直、評事往訊之。

其二,殿院,由殿中侍御史負責。

這一官職,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則比其餘兩種要輕鬆一丟丟,因為他們的部分職責,是在朝堂上觀察官員們的行為舉止,維持朝堂上的百官秩序,以及包括在宮廷內舉行重大活動時維持宮廷禮儀,或在重大祭祀活動時維持秩序等,具體的職責,比如哪個大臣在朝堂上有失禮儀,也由這部分監察官員指出,同時也負責巡查殿內的不法之事。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唐六典·卷二百二十七·職官部》:殿中侍御史掌殿庭供奉之儀式。凡冬至、元正大朝會,則具服升殿。若郊祀、巡省則具服從,於旌門檢察,視其文物有虧缺則糾之。凡兩京城內則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內有不法之事。

比如肅宗朝時的御史大夫,名為李勉,而唐肅宗即位後,平定了安史之亂,很多武將都仗著有軍功在身,皇帝寵信,便於朝堂上言笑自若,有失禮儀,又恰逢李勉某日在朝堂當差,親眼所見大將榮崇嗣背對著宮殿而坐,並言笑無忌,當場便將其彈劾,命人拘押處置,唐肅宗得知此事後,不由得感嘆道:

“朕有李勉,方知在朝堂上大臣們要遵守禮儀,凡事要以朝廷為尊。”

《唐六典·卷二百二十七·職官部》:李勉拜監察御史,屬朝廷右武,勳臣恃寵,多不知禮。大將榮崇嗣於行在朝堂背闕而坐,言笑自若。勉劾之,拘於省司,肅宗特原之,嘆曰:‘’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矣。‘’

其三,察院,由監察御史負責。

這一官職,主要的任務,就是每天盯著尚書省六部的大官,比如某位尚書省大臣犯了政治錯誤,那就由察院御史調查取證,最後再進行上報,以及特殊情況下,也受詔令而出使巡按,就像電視劇裡那些欽差大臣一樣,到各個地方上巡察當官員的作風與問題。

額外再提一點,大臣上朝會時,殿院侍御史則分列兩邊,如有在朝會時不敬或不肅者,也第一時間對其進行糾正,對問題特別重大的,則可彈劾。

《唐六典·卷二百二十七·職官部》:監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朝廷有不肅敬及鬥失者,則糾而劾之。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那可能有的朋友又要問了,如果是監察院內部有大臣犯錯,又該如何處置?

這就要儘可能確保御史大夫本人,是否秉公執法,所以唐朝皇帝任命御史大夫時,都會格外注意,並挑選品德兼優,本身就十分公正廉明的大臣擔任。

如武則天時期的御史大夫——紀履忠,正是御史大夫公正不阿的代表人物。

他當年任職御史大夫時,便彈劾自己的屬下,也就是御史中丞——來俊臣。

列五大狀:

一專擅國權,二謀害忠善,三贓賄貪濁,四失儀勃禮,五淫昏很戾。

這五大罪,基本就是死罪難逃了,按照《唐律》,應當處死。

《唐六典·卷二百二十七·職官部》:紀履忠為監察御史,劾奏御史中丞來俊臣犯狀有五:一專擅國權,二謀害忠善,三贓賄貪濁,四失儀勃禮,五淫昏很戾。論茲五罪,合至萬誅,請下獄理罪。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影視劇照

雖然後來武則天念其向朝廷告密有謀反者,屬於有功,所以下旨放了來俊臣一馬,但仍然將來俊臣剝去官衣,貶為庶民,不過從此事上來看,的確體現出御史大夫紀履忠的公正廉明,同時也從側面體現出,皇帝對監察官員的信任,以及對法律公正的維護。

(當然沒有按照原有罪責處死來俊臣,我們可以看作這是武則天的法外開恩,畢竟是封建王朝,這點還算可以理解,就請大家不要過度糾結。)

於此,三種監察院的品階與主要職責雖不同,但起到的作用卻相同,都是為了四個字:

監察百官。

等於是每天都有這麼一幫人,瞪大了雙眼盯著一群官員的言行舉止或禮儀談吐。

有的朋友可能就要問了,真有這麼嚴肅?那做官豈不是很不自在?

誒,您算是問對了。

在唐朝,尤其是法制嚴明的時期,做官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

而身為監察者的官員,更不輕鬆,因為這本身就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更需要其本身具備公正廉明的心志與勇氣。

所以在大唐當官兒,尤其還是朝中大臣,就真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

除卻要操心的事務以外,各方各面均要注意,儀容儀表是基礎,舉止談吐也要肅穆,否則一直盯著你的幾雙眼睛,發現問題後,第一時間就能把你給揪出來。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

因此我們不要想當然的以為,在唐朝你當了官兒,就真正能平步青雲,盡享榮華富貴了,既然是做官,那就要做事兒,唐朝鼎盛時期的那幫大臣們,其實想的很明白,為國為民是基本志氣,根骨更要正,若為官不廉,不正,還不如回家賣紅薯。

所以盛唐時期的官員們,大多數骨子裡都有一股自命為國的正氣,這也是很多後世文人對盛唐歌頌的原因之一。

當然,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隨著朝政內部的爭鬥愈發嚴重,監察院的風氣也大不如前,很多官員也在不正之風的薰陶下,愈發的搖擺不定,乃至染指腐敗,加入黨爭,為各派所拉攏,再也不復盛唐時的公正廉明,大多數監察官員也都變得怯懦不敢言,甚至淪為權貴黨爭的工具,惡意彈劾其他官員而求取榮華,乃至倚靠大樹求取自保。

往日“不懼權貴”的浩然之氣,也隨著巍峨大唐的逐漸凋落,而日益稀薄。

——————

關注作者:錢品聚,瞭解更多歷史與文化秘聞,帶您發現更大的世界~!

大唐皇帝監察百官有妙招 唐朝大臣:整天被盯著,心裡有點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