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明朝續命兩百年之人,最終被皇帝判處斬首,劊子手都不忍心動手

明朝建立於1368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破紫禁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雖然此後南明政權又維持了40年(1683年,寧靖王朱術桂自殺,南明政權覆滅),但這一段時間被史學界歸為清史,而明朝的滅亡也正是在1644年,這樣算來明朝享國276年。事實上,明朝在建國不到一百年之時就差點亡國,幸好有一幫臣子當機立斷,為大明又延續了兩百年的命運。

為明朝續命兩百年之人,最終被皇帝判處斬首,劊子手都不忍心動手

明朝歷史上差點亡國的事件就是“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當時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帥兵大舉進犯明朝邊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率大軍御駕親征,而且帶走了朝中幾乎全部的文武大臣,明英宗出征沒有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反被困在土木堡,明軍完全處於保護皇帝和群臣的戰略部署之中,戰鬥力更加低下。

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的結果非常悲慘,不僅明成祖留下的50萬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自己也被瓦剌俘走, 跟隨皇帝一起出徵的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0餘位大臣全部被殺或戰死,不僅給明朝的經濟造成嚴重損失,明朝國家人才也損失慘重,良好的發展勢頭被阻斷,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也稱‘’土木堡之變‘’。

為明朝續命兩百年之人,最終被皇帝判處斬首,劊子手都不忍心動手

國君被俘,朝中主要大臣幾乎全部被殺,明朝面臨亡國的危險,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於謙等人的推舉下,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繼任皇位,于謙等人迅速組織起朝廷日常事務,並且組織兵力反擊瓦剌,最終以巨大的犧牲完成了京師保衛戰,明朝此時已沒有能力繼續攻擊瓦剌,只能繼續防衛,在新君的帶領下,慢慢恢復發展。

明代宗朱祁鈺繼位後,十分重視於謙,由於連年的征戰和瓦剌的劫掠,于謙等人建議朱祁鈺廣開言路、招賢納士、清除閹黨,穩定了當朝局面;在軍事上,于謙等人積極籌集糧草,對瓦剌採取抵抗到底,最終導致瓦剌內訌,以至對明朝構不成威脅;在經濟上,于謙建議朱祁鈺減免稅負、厲行節儉、減免宮廷開支,傾力發展經濟。

為明朝續命兩百年之人,最終被皇帝判處斬首,劊子手都不忍心動手

客觀的說,于謙算得上是明朝的再造之臣,沒有于謙,明朝也許在“土木之變”後就滅亡,“土木之變”後,明朝由盛轉衰是不爭的事實,但在於謙等人的努力下,明朝經濟、軍事、朝政等方面漸漸還是有了起色,于謙為人廉潔奉公,體察民情,深受老百姓尊敬,這也使他在中國歷史上的聲譽被代代傳頌,但于謙的努力在7年後發生了變故。

上文說到,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他們本想利用明朝皇帝做籌碼,從而獲得豐富的物質回報,未曾想明朝另立新帝,朱祁鎮發揮不了價值,於是就隨隨便便開了一些條件,在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等奸臣的幫助下把他放了回來,朱祁鎮回來後就發動奪門之變,再次登上了皇位,在朱祁鎮被俘後,于謙一直宣揚“君為輕”的思想,另立新帝不說,還不考慮營救自己,最終對於謙動了殺念。

為明朝續命兩百年之人,最終被皇帝判處斬首,劊子手都不忍心動手

于謙畢竟是明朝臣子,皇帝本還念其有功,但奸臣們不斷進讒言誹謗于謙,隨隨便便就找出一大推的理由,最要命的是徐有貞的進言,他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這觸碰到了明英宗最敏感的神經,於是他下令將於謙等人下了大獄,此時奸臣們加大了誹謗于謙的力度,最終朱祁鎮判處於謙斬立決,並且連於謙舉薦的一些文臣也不放過,很多都被抄家、充軍。

當明英宗派人去查抄于謙家時,發現他家並沒有多餘的財產,皇帝以前賜給他的東西也不捨的用,于謙家裡最值錢的就是皇帝賜給的蟒袍、劍器等。在於謙被行刑的那一天,全城老百姓都為他喊冤,甚至連劊子手都不願意行刑,有的劊子手為了不願做千古罪人,寧願自殺,于謙臨死前留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石灰吟》,正如他詩中所說:“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