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看過清宮劇,或是對清朝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會對“花盆鞋”多多少少有些熟悉。每當清宮的妃子們穿著花盆鞋出場時,她們搖曳的身姿都會讓人心神嚮往。當然,彰顯出女性的一步三搖的身姿美,的確是花盆鞋的作用之一,但花盆鞋真正的作用卻不止於此。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花盆鞋是獨屬於滿族女子的一種特色的高底鞋,鞋底的高底一般由木製成,一般情況下高只有5到10釐米,就像現代女性所穿的高跟鞋一般高度。但是更高的有時可達15釐米左右,現存最高的滿族高底鞋甚至高達25釐米。

相當於即使是一名只有1米5幾的女子穿上這種花盆鞋,也能有1米7以上,再配上旗袍,女性的優雅也會被完全顯現出來。不過,花盆鞋看起來雖然漂亮,也沒有高跟鞋那樣折磨腳,但卻也並不方便走路。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有意思的是,花盆鞋在最初被髮明出來的時候,其作用卻是為了“方便走路”。在古時,滿族人習慣於就地取材。由於在採集的時候,腳部容易受到蟲蛇的攻擊,為了防止被叮咬,便有人想到了增高鞋底。於是,滿族人便有了“削木為履”的傳統習俗。

當然傳說滿族人以木為屐還有另外一種來源,滿族的先民曾經被敵人侵佔過家園,他們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村莊,必須採取奇襲的方式,悄悄渡過一個泥塘。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有人想出了在鞋底綁上高高的樹杈的辦法。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為了紀念這次作戰的勝利,綁樹杈的方法被保留了下來,後來逐漸演變成了高腳木鞋。但是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演變,高腳木鞋的原來所蘊含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

17世紀,清軍入關後,發現漢人女子有裹小腳的陋習。滿人對此自然是相當厭惡的,皇太極也曾下令禁止纏足,但無奈的是,民間的纏足之風反而愈演愈烈。這種病態的審美甚至還影響到了原來以英姿颯爽為美的滿族女子。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清朝統治者們雖不好過多殺害裹腳的漢人女子,但若是滿族女子膽敢仿照漢人裹腳,就會被視為當斬的重罪。只是當時以小腳為潮流的審美已經改變不了了,滿族女子不能裹腳,反而因此感到羞愧。

於是,人們將原來的高腳木鞋改良和美化,使得它們變成精緻而美麗的花盆鞋。穿上花盆鞋,不僅會顯得腳很小,比起真正的裹小腳也輕鬆不少,而且走起路來還像是步步生蓮一般高貴優雅。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清朝統治者們對此並沒有過多計較,反而還因為精緻好看,又不損害身體,還有著自己民族文化的沉澱,就默許了滿族女性“變相”成為小腳的行為。只是花盆鞋有關的規制越來越多,能穿上花盆鞋,也成為了貴族的身份象徵。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有些會玩的,還會將鞋底的木頭表面鑲嵌各種珠寶。更有甚者會將鞋底鏤空,在裡面安裝上鈴鐺,走動的時候便會發出清脆的鈴聲,十分吸引人。當然,有時候做這種事也會被視為奢侈,比如《延禧攻略》中就有一個“步步生蓮”的秀女非但沒能討得了好,還被嚴厲地斥責。

清朝皇妃穿的"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它還有一個特殊用處

總之,花盆鞋最終變成了一種束縛女子思想的產物,還是比較遺憾的。但是比起古時的裹小腳,以及現今的高跟鞋,它又算得上是一款不錯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