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唐詩為什麼勝過宋詩,宋朝人曾經深刻反思,得出一個結論

唐詩為什麼勝過宋詩,宋朝人曾經深刻反思,得出一個結論

在中國歷史上,唐詩宋詞都是文化藝術的巔峰,後人看來彼此是不分伯仲的,沒有高下的。但是在宋朝,尤其是在宋朝初期,文人們對詞並沒有給予足夠的尊重。那時候的人們認為,詩是黃鐘大呂,是正兒八經的文學作品,而詞則是下里巴人的淫詞豔曲,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當時的柳永,以詞出名,“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一方面說明柳永的影響力相當大,另一方面也說明柳詞無法進入上層社會。宋朝的文人,特別是官場之人,只能將詞作為戲做,如果誰沉溺其中,是會被人恥笑的。然而,即使這樣,宋朝人一直就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就是寫不過唐詩,為什麼就是沒有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人呢?

唐詩為什麼勝過宋詩,宋朝人曾經深刻反思,得出一個結論

如果說國力,宋朝人也承認不如唐朝,然而他們不服氣的是,宋朝極度富裕,勝過唐朝,而且宋朝對文人特別優待,既不殺上書言事計程車大夫,也不亂開文字獄。文人們在宋朝,既有經濟地位,又有政治地位,比在更看重武將的唐朝要滋潤多了。

但是,一切的物質準備都充足了,為什麼宋詩就是不如唐詩,而詩人更是遠遠不如呢?如果說唐詩一座巔峰,宋朝人並不認為不能翻越,他們反而認為,在前人的肩膀上,應該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唐詩為什麼勝過宋詩,宋朝人曾經深刻反思,得出一個結論

宋朝文壇長時間討論和反思,終於得出了一個相對統一的意見,那就是南宋後期的詩論家嚴詡在《滄浪詩話·詩評》中所說:

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原來,他們認為,唐詩之所以勝過宋詩,原因在於唐朝的科舉制度中,有專門的詩歌考試,而宋朝的進士科考試並沒有這個,這樣一來,在兩個朝代的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下,區別就相當大了。

唐詩為什麼勝過宋詩,宋朝人曾經深刻反思,得出一個結論

科舉考試起自隋朝,隋文帝時僅僅考策論一科,在隋煬帝時考十科。到了唐朝時,考的科目時最多的,五花八門,包括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可以培養各方面的人才。但是,進士科顯然還是最為重要,也是前途最為光明的。

在唐高宗永隆二年時,有大臣認為科舉考試中只考義條和舊策,實在很難體現出水平。於是,朝廷特地在這一年的考試中,增加了雜文兩篇,實際上就是一詩一賦。詩賦考試進入科舉,就大大提升了它們的地位,也讓無數考生必須在寒窗苦讀聖賢經典的同時,也要吟詩作賦。

巧合的是,也就是從此開始,唐詩呈現出井噴的勢頭。不得不承認,詩歌能在唐朝達到繁榮的頂點,與這次科舉改革存在著一定的關係。

唐詩為什麼勝過宋詩,宋朝人曾經深刻反思,得出一個結論

宋朝的科舉制度呢?在形式上來說,比唐朝要強多了。在唐朝當官,還存在察舉制,然而在宋朝就廢止了,要當官幾乎除了恩蔭,就只有這一條路了。另外為了防止舞弊,宋朝採用了謄錄制、別頭試、鎖院制等等方式,杜絕了唐朝時請託、“行卷”的風氣,是非常具有進步意義的。

宋朝開始的時候,也是延續了唐朝考詩賦的傳統。然而,從歷史上來看,考場的詩賦很難有佳作。原因很簡單,經義、對策需要平時的基本功,與考場情緒的波動並不大。然而詩賦則更需要天賦和靈感,在時間較短、氣氛緊張的考場中,發揮的空間並不大。所以從唐朝到宋朝前期,考場上鮮有詩賦的佳作。

唐詩為什麼勝過宋詩,宋朝人曾經深刻反思,得出一個結論

因此,就在著名的王安石變法中,於熙寧四年(1071年)取消了詩賦這一項,也取消了死記硬背的明經科。如果作為考試來說,是無可厚非的,已有幾百年的經驗證明考場詩賦實在是華而不實的,還不如專考經義和時務策。

只不過,此後的宋朝人卻一直耿耿於懷,認為是這次重大改革,讓宋詩不如唐詩。仔細分析,也並非沒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就在現在,當中國足球屢戰屢敗的時候,球迷也曾戲言,如果高考考蹴鞠,中國隊恐怕要橫掃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