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 |?梁慧超?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編輯 |?毛毛雨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他生於帝王之家,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盡享半生,卻不料父皇盛年猝崩,母后年紀輕輕就守了活寡。

他無兄無弟,聽聞康熙年間“九子奪嫡”,血雨紛飛,別人說得何等慘烈,而他卻難懂箇中滋味,畢竟從順利降生到榮登九五,無阻無礙,一馬平川。

他有他的慘,高處不勝寒,一生都如被提的高高的傀儡,看著活靈活現,終究都是被人操縱的一個木偶。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他就是大清朝的第10位君主——同治皇帝,6歲登基,任人擺佈,鬱鬱寡歡,縱情慾海,終在19歲,因花柳病逝。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也許,悲劇的人生,從他的童年,便撕開口子。

在電影《兩宮皇太后》裡,有這樣一個情節,讓人看罷,不免對皇帝產生憐憫之心。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兩個可愛的孩子,他們倚靠在冰冷的石柱上,談論著外面世界的繁華。

歡騰的廟會中,車水馬龍;擁擠的人群裡,人聲鼎沸。

靈活多變的抖空竹,引得觀眾一片歡呼;驚險刺激的雜技,使得人們連連叫好。

單是玩意兒就五花八門,更何況,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各色小吃:酸甜的冰糖葫蘆,熱騰騰的豆腐腦……

“真想出去玩玩!”一個孩子,眉眼之間充滿嚮往。

“可是皇上不能離開紫禁城啊。”另一個孩子,極其失望地答道。

這兩個孩子都是愛新覺羅的子嗣——載淳和載澄,前者是大清的同治皇帝,後者是恭親王奕?的長子。

他們望著這世間熱鬧的繁華,除了期盼,就是落寞,相比於此,禁宮的生活簡直不能再枯燥。

平日裡,手捧枯燥的“四書五經”,背誦生澀的“之乎者也”,面對嚴肅刻板的威嚴帝師,書寫超載負荷的諸多作業。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縱然綾羅綢緞加身,山珍海味擺在眼前,在孩子看來,也是惱人的瑣碎,重複的無趣。

也許對於他們而言,最渴望的放鬆,便是在暢音閣,觀看各路名角,粉墨登場。

1864年6月,湘軍復克江寧,完勝太平天國,捷報傳來之時,亦是大戲上演之際。

端莊的兩宮皇太后,坐在兩側,同治皇帝,坐在中間,那是名不副實的C位,他拿著蛐蛐盒子,津津有味地看著,偷偷地玩、淺淺地笑。

彼時,臺上喧鬧不已,臺下一片肅靜。

興之所及,一聲槍炮,同治皇帝,突然之間,一把投入慈安的懷裡,嚷嚷著:“皇額娘,我怕,我怕!”

慈安見狀,帶著小皇帝匆匆離席,獨留慈禧一人,既尷尬,又憤怒,親生的兒子和自己是如此的生分。

對於同治皇帝而言,童年沒有愉悅,生活中到處充斥著壓抑,親生母親冷若冰霜,僅有的一個玩伴載澄,長大以後,還將他置於萬劫不復之地。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追溯歷史,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都是14歲親政。

為什麼偏偏到了同治皇帝,婚期和親政,會一拖再拖呢?

歸根結底,始作俑者是專橫跋扈的慈禧。她不僅霸佔了同治皇帝的權力,甚至就連他的婚姻大事,都要干預到底。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平時一向和睦相處的兩宮皇太后,竟然在皇后人選的問題上,針鋒相對,寸步不讓。

具體而言,溫柔嫻雅的慈安,比較青睞於阿魯特氏,並且一再告誡同治皇帝:“娶妻娶德,娶妾娶貌。”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對此,同治皇帝連連贊同,打小他就親近慈安,疏遠慈禧,因為前者善解人意,而後者兇狠殘暴。

慈禧見狀,她內心裡,窩著一團火。

本來因為名分,使得心氣頗高的慈禧,萬分痛恨高高在上的慈安。

現在就連同治皇帝,也心甘情願地,聽從慈安的教唆,對自己卻不冷不淡。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儘管慈禧內心翻江倒海,但是她表面仍然風平浪靜。

她不痛不癢地說道:“員外郎鳳秀之女,聰明伶俐,貌美如花,我心甚慰。”

慈禧話音剛落,同治皇帝一臉尷尬。他彷彿感受到了,彼時宮殿裡面的空氣,都瞬間凝固了。

縱然局勢緊張,但是同治皇帝心知肚明,兩宮皇太后,哪個也得罪不起,他為了躲避“戰爭”,決定雙喜臨門。

慈禧咄咄逼人:“大清的皇后,只能有一個。”

同治皇帝:“那就年齡大的在前面。”

言下之意,他喜歡阿魯特氏。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慈禧拗不過兒子,她剎那間,就變成了“冰塊臉”。

既然無法扭轉局面,那就先順應同治皇帝的心意,以後再從長計議。

大婚在即,整個大內,又是一番,緊張躊躇。

1872年10月15日,巍巍皇宮,喜氣洋洋,敲鑼打鼓,歌舞昇平。

17歲的同治皇帝,終於做了一回主,迎娶了心愛的新娘,這也是大清的第10位明媒正娶的皇后。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皇帝對皇后,一見傾心,夫妻濃情蜜意,恩愛纏綿。

慈禧看在眼裡,厭惡之情,與日俱增。

一來二去,也埋下了,婆媳不和的後患。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按照清朝祖制,大婚結束之日,亦是新皇登基之際。

慈禧縱有千般不捨、萬般不願,她也不能違反祖制家法,至此,垂簾聽政的時代,暫時落下帷幕。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我們不禁好奇,當歷史的天平,終於倒向了同治皇帝,他能否力挽狂瀾,拯救大清命脈?

事實證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即位之後,他做的最重大的決定就是:重修圓明園。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只可惜,彼時的中國,戰火剛熄,列強窺視,興辦工廠,學習洋務,國庫空虛,舉步維艱。

上諭一發,群臣反對,同治大怒,責令助修。

結果就是,以恭親王奕?為代表的王公大臣,總共湊齊了30萬兩銀子。

這點寒酸的集資,對於重修圓明園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根據粗略統計,翻修一個宮殿,大約需要50萬兩銀子,而整個圓明園,此次規劃重整的,大大小小的宮殿約有3000間。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一言以蔽之,同治皇帝,只能空歡喜一場。

盛怒之下,他連續罷免了兩位,上書彈劾的御史大人。

為了化解僵局,恭親王奕?忙前忙後,他私下聯合了10個人:3個王爺、3個大學士、3個軍機大臣,1個皇帝老師,共同聯銜上書,痛述國家積弊,請求暫緩修繕。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眼看著國家的肱股之臣,都給自己唱對臺戲。

同治皇帝火冒三丈,試圖將其全部革職,值此危難之際,還是兩宮皇太后及時出面,解救了尷尬的窘境。

慈禧心機頗深,她先恭維奕?的苦心,又哭訴孤兒寡母的處境,逼得同治皇帝束手無策,最後只能,將罷免和修園之事,雙雙作罷。

此事過後,同治皇帝鬱悶至極,他身為一國之君,處處受人擺佈,前朝後宮,一片混沌,不得安生。

既然宮內無法順心如意,他就去宮外逍遙快活。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在載澄的精心安排下,他們進入煙花柳巷之地,體驗紙醉金迷,縱情慾海。

無奈好景不長,問題就排山倒海地湧來。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同治皇帝,白天政務繁忙,晚上夜夜笙歌,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扛不住,這連抽轉的壓力。

更令人髮指的是,他的健康每況愈下,成日裡,渾渾噩噩,昏昏欲睡。

慈禧心急如焚,火速招來太醫,集體會診。

如今的同治皇帝,全身上下,潰爛不堪,奇臭無比,太監和宮女們,都避之不及。

根據當時的脈案記錄和後來的學者的研究,同治皇帝應該是死於“花柳病”,也就是所謂的“梅毒”。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可是當時,不可一世的天朝皇家,哪會允許,此等醜聞,公之於眾?

在慈禧的授意下,所有口徑一致相同:同治皇帝,感染天花。

為了緩解病情,宮內舉行儀式,拜祭“痘神娘娘”,到處佈置紅色:紅地毯、紅春聯。宮外也下令:嚴禁“炒豆”。

然而,慈禧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看著親生骨肉,這般狼狽不堪,她既心痛,又後悔。如果她不那麼雷厲風行,如果她對他無微不至,如果……

事已至此,慈禧傷心之餘,也會冷靜剋制,整天盤桓著,冊立新君的事宜。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正所謂,天家無父子,母子之間,又有多少情分呢?縱然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也抵不過,權力至上的威風凜凜,也逃不過,人情冷暖的殘酷現實。

慈禧對同治皇帝,從開始的叮嚀囑咐到後來的漠不關心,足見其心狠手辣。

此時的同治,唯一得以寬慰的就是他自己中意的皇后。

她既為同治皇帝的病情淚流滿面,又不停地埋怨慈禧的種種惡行,不巧的是,這番話語,被慈禧聽個正著。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慈禧絕不容忍她混淆視聽,一個耳光下去,阿魯特氏滿臉血光,這還不夠,慈禧拽著阿魯特氏的頭髮,連根拔起,那時的情景,真是慘不忍睹。

早已病入膏肓的同治皇帝,哪裡受得了這樣的刺激,他猙獰地閉上了雙眼。

他不甘、憤怒、怨懟,卻無力迴天。

同治皇帝,飄然遠去,阿魯特氏,暴斃而亡。

一帝一後,從此蓋棺定論,留給後人說不清道不明的謎團。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眾所周知,生在帝王家,既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又有道不盡的恩怨糾葛。

同治皇帝,一生都活在擰巴之中。那幕垂簾,成了披在他身上的枷鎖。

童年時期,嚐遍孤獨滋味,青年時期,生活處處掣肘。

對於國家大事,他不能擅自做主,須得聽命於兩宮皇太后;對於婚姻大事,即使如願以償,但也不能善終。

同治皇帝18歲親政,19歲便殞命,他是死於天花,還是另有隱情?

身為一代帝王,卻連普通人最平凡的自由,都覺得無比奢侈。

19歲,在花一樣的年紀裡,同治帶著憤怒,成了歷史的塵埃,無聲無息,無牽無掛,無怨無哀。

【排版 | 匆匆】

(歡迎關注,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原創不易,盜文必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