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始皇被稱為嬴政,為什麼後人不以嬴氏稱呼他的兒子,原因很簡單

秦始皇被稱為嬴政,為什麼後人不以嬴氏稱呼他的兒子,原因很簡單

文/小玉

在上一期文章當中,主要講述了一些關於扶蘇和胡亥的名字的問題,同時留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後人在稱呼秦始皇的兩個兒子的時候不稱呼全名呢,

其實古人名字的問題是很複雜。在歷史上,古人名和字其實是分開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而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而關於名字的使用,早在《儀禮》和《禮記》中間就已經出現。

秦始皇被稱為嬴政,為什麼後人不以嬴氏稱呼他的兒子,原因很簡單

在根據《禮記·檀弓》中有著這樣的記載,在周代,如果是士以上的男性貴族的話,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就會獲得屬於自己的一個名,並以名相稱,到了15歲的時候,他還獲得屬於自己的字,並以字相稱,到了五十歲,就以他在家裡排行相稱,在他死了之後,稱他的諡號。

除此之外,貴族在面見不同的人的時候,也是要選擇是稱名,還是稱字的。例如周朝的周天子,他在面對諸侯的時候是要稱呼名的,反過來諸侯對天子也要稱呼名,在面對百姓的時候則要稱寡人。

秦始皇被稱為嬴政,為什麼後人不以嬴氏稱呼他的兒子,原因很簡單

在兩個人見面的時候,地位高的那個人不能直接稱呼自己的名,而是要自稱“餘”,在面對對地位低下的人的時候則可以直接稱呼自己的名;地位低下的才能自稱自己的名字。

因此,根據史料的記載,名的作用就是用來讓地位低下的人表示自己的地位。

而對於相同地位的人的而言,兩者見面,都要稱對方的字字。

那麼那些地位低下的人,是如何稱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呢?

秦始皇被稱為嬴政,為什麼後人不以嬴氏稱呼他的兒子,原因很簡單

根據顧炎武的一本書中記載,如果自己的君主不再自己旁邊前的時候,人們要以自己國家名稱加名來稱呼,比如秦穆公,大臣在背後應該叫他秦任好其中任好是他的名字。當然,當面只能稱“公”。而穆其實是他的諡號。

然後,對於皇帝和貴族的兒子,在對方不在場的時候,要用公子加名的方式來稠糊。例如,可以稱呼秦始皇的兩個兒子為公子扶蘇和公子胡亥)。

因此,在歷史上對秦始皇的兒子應該叫做公子扶蘇和公子胡亥。

那麼為什麼現在人們只稱他們兄弟倆為扶蘇和胡亥呢?這其實是因為司馬遷的緣故

秦始皇被稱為嬴政,為什麼後人不以嬴氏稱呼他的兒子,原因很簡單

顧炎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稱呼別人姓氏的方法,到司馬遷這就全亂了。也就是說,司馬遷自己在編寫史記的時候把姓氏搞錯了。因此我們現在所稱呼的那些歷史人物的名字或許都不是原本應該叫的名字

這也導致了後代的人在稱呼公子扶蘇、公子胡亥等貴族名字的時候,索性就以名字相稱,而這也是導致後人,在看秦漢之前歷史時,覺得人名稱呼異常混亂的原因。

編輯/小玉

配圖小秋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