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秦末王朝大亂,英雄自天下各地崛起,各個才氣超群、英氣逼人,在眾英雄中唯劉邦最後上應天命,下從民心,登上帝王之位。

一個帝王成就大業的背後,定少不了賢人的輔佐。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劉邦雖然是個“吃軟飯”的男人,但怎麼說都有他過人之處,比較善於任用賢才,手下名人將士很多,這也是在與眾英雄角逐中拔得頭籌的原因之一。

其中不得不說的一個人,他雖出身卑微,但天生是個領兵的傳奇,曾留下豪邁之言: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他就是西漢著名軍事家——韓信。

韓信為劉邦獻計良多,在楚漢之爭中助劉邦逼叱吒風雲的項羽自刎於江邊,為劉邦統一西漢做出巨大的貢獻。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韓信人生過得轟轟烈烈,只可惜死得非常悽慘,還是死於最信任的人手下。他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甚至成為今天酒桌上的“口頭禪”!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

韓信自小與常人不同,整日佩戴刀劍,對舞刀弄劍有種“痴迷”,這也註定他會是一位英雄人物。

可英雄生下來也是吃苦受窮的,韓信未做成官,也沒有經商的頭腦,自然也沒有收入來源。這就導致他沒有錢度日,他不僅是平民,還是最窮的平民,窮到吃不上飯,連母親去世都沒有錢置辦墳地。

平時只能經常去別人家蹭閒飯,周圍的居民都很厭惡他,避開他老遠,經常惡語相向。

有一個年輕人曾當眾侮辱韓信:要麼用刀殺死他,要麼從他的胯下鑽過。

結果韓信就低下頭,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鑽過去了。這份胯下之辱,韓信沒有報以怨恨,但時刻沒有忘記,這個恥辱不是避諱,而是需謹記的,終日提醒他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一次,在河邊洗滌絲棉的大娘見他窮困潦倒的樣子,心生憐憫,就拿出飯給他吃,每天如此,持續了很長時間。韓信很感激,說以後一定會報答。

多年後,韓信果然飛黃騰達,但是沒有驕傲放縱,決定報答曾經在窮途末路之時幫助過自己的人。

韓信路過舊地,以千金報答了當年施以恩惠的大娘,連曾給過一口飯吃的人也一併給了些錢。對侮辱過自己的年輕人沒有實施報復,反而讓他做了中尉,對眾人說,是他當年讓我當眾受辱,我才有了今天,我應該感謝他。

英雄在成為英雄之前,可能就是要經歷種種磨難,才能成就絕世輝煌。

亂世出英雄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天下各路英雄紛紛起義。韓信看準天下大勢,他本就胸懷大志,自覺發揮自己才能的時候到了,便躍躍欲試。

先投奔項梁,後歸於項羽,才華都沒有得到施展,在項羽處當差期間更是多次獻計,項羽雖勇猛無比,但性格也有所缺陷,生怕被賢德的部下超越,在廣納賢人方面過於欠缺,不肯任用賢人,韓信未得重用,只是做了個小小郎中。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韓信滿身才華卻沒有施展的地方,漸漸大失所望。在劉邦入蜀後,毅然決然投向劉邦。

起初也沒有得到賞識,只是在與丞相蕭何的多次交談中,蕭何發覺此人不凡,是個有才值得得到重用之人。多次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不以為然。

韓信漸漸發覺自己在劉邦處也沒有得到重用的機會。反正天下豪傑多的是,此處沒有用武之處,一定有英雄識我韓信這匹馬,就趁劉邦被項羽貶到漢中的途中跑了。

蕭何得知此事急忙去追,也來不及向劉邦稟告。

劉邦以為就此痛失丞相的時候,蕭何回來了。對劉邦說,自己是去追韓信,韓信走了,就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他這樣的人才了。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劉邦認真思索,決定聽從丞相的建議,專門挑選了一個好日子,搭起高臺,正兒八經按照既定儀式迎接韓信做了大將。

韓信拜將後,將劉邦獻計,雖然論兵力,劉邦比不過項羽,可項羽只是匹夫之勇,心存婦人之仁,根本不是做君主的料。而劉邦可以補項羽所欠缺的,招廣天下賢士,分封土地給各諸侯,與秦民約法三章。百姓擁戴了,離王位還遠嗎?

韓信留下的口頭禪

韓信的報復終於在劉邦部下得以施展。

漢先後踏平四國,韓信上書劉邦,希望做代理齊王,一則安定剛打下來的齊國,二則出兵討伐鄰國—項羽統治的楚國。劉邦對韓信的功高震主早已心生嫌隙,此時礙於天下未定,只得同意韓信當上了齊王。

劉邦與韓信大軍回合於楚漢之爭的最終場地—垓下,在此地大敗楚軍。大勢已去,楚霸王項羽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自刎於烏江邊。

垓下之戰後,劉邦的漢朝已成定局。可接下來發生的事完全出乎韓信意料之外。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都說狡兔死,良狗烹。天下大定後,劉邦也是個“小人”,畏懼韓信勢力越來越強大,就削奪了韓信兵權,韓信親近之人通通遭貶。

韓信這時終於意識到,劉邦不會因為他之前的功勞有多大,劉邦都容不下他了。於是開始行動,說服陳豨發動反叛。

可誰知計劃被痛恨韓信的一個家臣告密給了呂后。呂后是個做事果決且心狠手辣之人,但也忌憚韓信。就和蕭何合謀,將韓信捉拿起來。成就韓信的是蕭何,可最終幹掉他的人,還是蕭何。後人流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英雄韓信死得太屈,他在長樂宮被殺掉之前,仰天大怒“我不服”。他心中千千萬萬個不甘。他至死也想不到,嘔心瀝血輔佐的人竟然到頭來要致自己於死地,如果當時聽從了蒯通的提議,背叛劉邦,是不是結果會完全不同?

韓信不服,說明他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會落得如此境地。韓信的死是天註定的。劉邦能做天子,而韓信卻不能。

韓信被殺前大吼了3個字,如今竟成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3字?

韓信與劉邦之間差的不僅僅是那個象徵權利與地位的寶座,而是遠見。

在那個亂世,做大事之人怎可優柔寡斷,寧可懷著隨時被殺掉的心整日惴惴不安,也不要相信任何人能同自己一般忠心。

韓信一生在兵法軍事上獨當一面,可揣摩君主心意上面,他還是幼稚了。

“我不服”這三個字,到了現在只能說該放下還得放下。韓信能受得了胯下之辱,卻不能接受功成名就後的失敗,是韓信沉陷了,也是他變了。

這也告誡後人,酒桌上面不要逞英雄,美酒雖好,不宜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