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國時為籌備資金,孫權航海、曹操盜墓,那麼劉備是依靠的什麼?

三國名人實在太多,戲劇、電影、電視劇、評書、橋段說得鬧熱,吃得淡泊!三國的君王、謀臣、猛將風光無限,當他們華麗轉身的瞬間,卻暴露出當時社會的滄桑和骯髒!三個裂土為國的政權,為了應對中國歷史最頻繁的慘烈戰爭,在經濟上都釆取了大同小異的非常措施……

偷工減料濫發貨幣

三國時為籌備資金,孫權航海、曹操盜墓,那麼劉備是依靠的什麼?

錢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社會生產中的交換,必然會產生出一種交換的一般媒介物,這個任務就交給錢幣完成。錢幣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它有一定的大小、形狀、重量和成色。”

論錢幣的真材實料,要數秦國的“半兩”錢份量足,沒有吃枰。文景之治時,差距還不明顯,幣制也算穩定,所以漢武帝時鑄的三銖錢一直用到西漢末。

王莽復古後,又開始造刀、布、及大泉五十,社會的幣制開始混亂,一些“骯髒的現象”開始在貨幣上體現,圓錢的邊緣輪廓線遭剪去了,更有發行者把實心的圓錢鑿去錢心,叫“涎環錢”(注),這種現象是全國性的,因為在流通中,哪個商人交易都要首先關注錢幣的質量。魏、蜀、吳三個割據政權都如法炮製。

三國的統治者們,不但“腹有良謀,”而且“造假一流”,共同的特點就是為鑄幣減重,使之“纖細美觀”。而且“鑄行大錢”“細錢”、“惡錢”,以應對龐大的軍政開支。

秦漢時期,稱銅為金,銅作為當時的新元素,稀罕珍貴,所以是貴金屬,一般來說,以銅為幣,應該有相當的銅儲量和充足的物資保障。

三國時期的彼此征戰,軍政財政耗費巨大,也談不上什麼預算,只有釆用“骯髒”的手段,維持表面的繁榮。

比如,上圖的蜀造“直百五銖”,孫吳鑄的“大泉五百”,“蜀漢直百”。比較王莽的“大泉五十”,增加十倍。

三國時為籌備資金,孫權航海、曹操盜墓,那麼劉備是依靠的什麼?

天府之國的財富“到哪兒去了?”

建安十九年(214)仲夏,劉備佔領益州,益州被稱為“天府之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裡的人民愛和平,與世無爭,哪怕你中原逐鹿得刀光血影,成都平原卻菜花黃、李花白,歲月靜好。此時的益州積累了豐富的財富。

劉備哪裡見過這樣“雪白金黃”的硬通貨呵,馬上下令把各州府的黃金白銀拿出一部分賞賜給功臣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每人黃金五百斤(應該理解為銅,因為漢末的黃金數量已經十分稀少了)、白銀一千斤,銅錢五千萬,絲錦一千匹。其餘的人按照功勞和職位瓜分。(據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

這是浮財和動產,由於蜀漢政權的建立,前朝的大量官員和財主都紛紛閃避,“和尚走了廟子在。”無所謂,但是留下的房產、田地咋個整呢?

三國時為籌備資金,孫權航海、曹操盜墓,那麼劉備是依靠的什麼?

(典型的成都舊民居門樓)

與劉備在荊州曾有一面之緣,一個名叫許汜的房地產商人,他的生財之道就是倒騰房地產,追隨劉備一路來到益州,以前劉備對他的所作所為是看不起的,稱為“求田問舍”,現在自己的部下也有人與他“求田問舍”,劉備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當時只有趙雲持反對態度,雖然起了一點作用,也只能稱為“偶有漣漪”,不過,趙雲始終抑鬱不得志,可能與此有關。

平叛繳獲

三國時為籌備資金,孫權航海、曹操盜墓,那麼劉備是依靠的什麼?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物資,因為丞相“畢其功於一役”,足足用了四年的時間準備,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籌措資金物資。

章武三年(223),劉備去世,43歲的諸葛亮謹遵先主遺囑,以丞相身份全面撐權。他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北伐。

為了軍事行動的物質準備,同時也是為了平息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和永昌郡不同時間的先後叛亂,諸葛亮準備了兩年後於建興三年(225)春三月,親率大軍,從成都南門出發,開始了平定南中的軍事行動。

川軍一直打到現在的雲南省昆明市的滇池,才收住腳步,於當年的十二月回到成都。

據巜三國志》和《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平定南安大片範圍後,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主要還是黃金、白銀、硃砂、生漆、皮革、耕牛、戰馬。

硃砂是製造刀傷藥品的基礎藥,皮革可以製成鎧甲,耕牛可以用來運輸物資,戰馬直接用於招俘來的五部“青羌兵”作坐騎。

結語

諸葛亮作為千百年來的社會偶象,當然有值得歌頌的地方,但是,戰爭就是看哪方的實力雄厚,所謂“慈不掌兵”,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這個無可厚非。

注,“涎”應該是“糹”旁,但是無法打出。借代一下“氵”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