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是胖還是瘦,不只看體重

是胖還是瘦,不只看體重

1。腹部肥胖越來越年輕化

李楠(化名)體重不高,衣服下藏著的肚子卻不小,年齡見長,腹部漸起,不知不覺就有了“小肚腩”。與李楠體型相似者不在少數,甚至不少人年紀輕輕,便已大腹便便。

肚子大,也算胖嗎?

“現在大家都很關注胖瘦問題,但一般集中在體重上,很多人認為只要體重不超標就不必擔心。體重作為一個容易獲得的資料,在識別和管理肥胖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時它只是診斷肥胖的指標之一,代表胖或者瘦的可能性,並不意味著體重輕就一定瘦,體重大就一定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教授李舍予說。

“圍度也是衡量胖瘦的重要指標之一。常見的‘大肚子’體型就屬於圍度超標,是典型的腹部肥胖。在臨床上,當女性腰圍大於80釐米、男性大於85釐米的時候,就可以被診斷為肥胖了。”北京天壇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許英霞說,“脂肪細胞分佈在身體的各個部分,人體攝入的不管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還是脂肪,超過了需要的量最後都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為了儲存脂肪,脂肪細胞會像氣球一樣變大,這個時候,脂肪組織體積變大,數量也會有所增加,視覺上就有膨脹的效果。”

“很多人對腹部肥胖不以為意,其實腹部肥胖比全身性肥胖危害性更大。”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主任隋i提示,“‘大肚子’裡主要是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其中,內臟脂肪分佈在臟器周圍,對臟器有物理性的保護作用。但當脂肪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沉積在臟器內部,導致臟器脂肪化。這種脂肪異位沉積是一種病態,會影響臟器功能,比如脂肪沉積在肝臟會形成脂肪肝,肝細胞被脂肪顆粒佔據之後,肝臟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此外,脂肪沉積在心臟會導致心功能下降,沉積在血管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沉積在胰腺會導致胰島功能受損等。”

“一般來說,因為一些代謝特點,老年人會比較容易形成腹部肥胖,但現在腹部肥胖越來越年輕化,這是一個不好的訊號。體型既受到人種和基因的影響,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今天各種機械化、自動化設施普及率很高,導致我們日常活動量減少,如果是久坐的辦公室工作,腹部長期處於蜷曲狀態,得不到鍛鍊,也會導致腹部脂肪堆積。此外,快餐、外賣和加工食品等在方便之餘往往伴隨著高油、高鹽、高糖的問題,讓人不知不覺中就攝入了很多能量,再加上心理壓力和焦慮容易讓人增加進食等,都使能量超標更容易、肥胖更普遍。”隋i介紹。

“吃得差不多,但瘦得越來越慢了。是不是新陳代謝變慢了?”很多人把變胖歸因於新陳代謝,真的是這樣嗎?“新陳代謝在生活中難以測定,因此對控制體重的參考價值不大,反而容易讓商家利用消費者的焦慮心理,製造噱頭以推銷產品。變胖,其實還是因為吃多了、動少了。很多人感覺自己吃得一樣多,但實際上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我們獲取食物更加方便,攝入食物的能量密度也變高了。同時,隨著年齡增加,精力體力下降、活動量變少,消耗減少也是普遍趨勢,只是攝入增加和消耗變少的過程常常因為比較緩慢而被感知為沒變。”李舍予說。

“大肚子”怎麼減?“腹部肥胖同樣是因為能量過剩、脂肪過多,所以首先還是要進行全身性的減脂,跑步、游泳、跳繩等全身性的有氧運動可以消耗能量,對減少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有幫助。同時,做一些腹部的抗阻運動可以鍛鍊腹部肌肉,當腹部的肉更加緊實之後,臟器沒那麼容易突出,也會減弱‘大肚子’的視覺效果。”隋i介紹。

2。存金存銀不如存肌肉

“在門診上,有患者體重不高,比如男性身高180釐米、體重70公斤,但進行體成分測定後發現體脂肪比達20%以上,肌肉佔比處於低水平,在臨床上也會被診斷為肥胖。”許英霞說,“體脂百分比也是肥胖的診斷指標之一,女性體脂率高於30%,男性高於20%,都屬於肥胖。”

“體脂的測量手段不如體重普及,加之現在衣服對身材的修飾程度很高,都是體脂易被忽略的原因。”李舍予說,“我們要區分胖與瘦、壯與弱這四個概念。其中,胖與瘦側重脂肪佔比,壯與弱側重肌肉佔比。肌肉的密度大概是脂肪的三倍,有的人體重輕可能恰恰是因為‘弱’――肌肉在身體中佔比太少。”

“當人攝入的能量過剩時,脂肪和肌肉會一同增長,但脂肪增長速度更快,從比例上就可能呈現出脂肪佔比多,肌肉佔比少的特點。”隋i說,“作為肥胖的表現之一,體脂高同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等代謝綜合徵和中風、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增加的問題。”

“要重視肌肉對健康的重要性。”隋i強調,“在形態學上,肌肉作為身體構造的支撐,是活動的基礎,這是肌肉最重要的作用。在代謝方面,肌肉消耗能量的效率比脂肪更高,可以增加基礎代謝率;肌肉還是利用葡萄糖的重要器官,可以協助降糖。”

“缺乏肌肉會帶來活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問題,對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復能力都有所影響。如果肌肉水平嚴重下降,臨床上會被診斷為‘肌少症’。‘肌少症’一般出現在老年群體中,但如果中青年人受一些疾病影響,或是過度缺乏活動,導致肌肉萎縮、流失,同樣有患病風險。”許英霞介紹。

“很多人都不瞭解存肌肉對長期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可以說,有時候存金存銀不如存肌肉。我們看到有的人精力很旺盛、從早到晚忙來忙去,效率也很高,這些人往往身體肌肉含量較高。反之,如果肌肉少,活動能力弱,正常的體力活動都會覺得很累,效率也不會高。年輕時長肌肉比較容易,年紀大了長肌肉會更加困難。隨著年齡的增加,肌肉還會自然流失。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多存一些肌肉,再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乃至加速減少,之後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都會受影響。”李舍予介紹。

3。一胖百病生

“體檢報告就像過去一年生活健康的成績單,去年還沒有,今年就發現膽固醇超標了。”孫琦(化名)告訴記者。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體檢報告中的這些指標異常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常見。它們意味著什麼?與變胖有關係嗎?

“相關指標異常,一是可能代表現階段吃得多了、動得少了,導致身體變胖了或者代謝出現問題了,提示增加鍛鍊、控制飲食;二是如果年紀輕輕就指標偏高,或者稍微胖一點兒相關指標就出現異常,可能說明身體對肥胖的耐受程度較低,自身體質不適合變胖,更加需要控制。”李舍予解釋,“指標異常可能增加疾病風險。以血脂為例,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偏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都可能是血脂異常的訊號。如果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超過脂蛋白的運載能力,脂肪在血液中析出,會增加血管壁的厚度。儘管人體對血管壁的脂肪有一定的清理能力,但如果長期大量沉積,超過身體自身的清理能力,就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嚴重時可能導致血管堵塞,增加心梗、腦梗的機率。”

“血糖、血脂、血壓、尿酸等指標受到遺傳、飲食、壓力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肥胖是導致指標異常的重要危險因素。一胖百病生,肥胖的相關疾病非常多。當出現指標異常的情況時,一是要注意控制飲食,把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二是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綜合考慮多個影響因素,制定系統性的干預方案。”隋i說。

“加強對肥胖的日常管理、保持理想體重對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在生活中,許多症狀都與三高相關,有的患者頭暈,去神經內科就診後發現是因為血壓高、血脂高,最後還是要降壓、降脂;我們一般是等症狀出現了去控制,症狀消失了,又忽略了控制,比如痛風問題,很多患者不疼了就不控制了,其實應該在痛風不發作的時候就透過控制飲食、加強鍛鍊,徹底把尿酸降下來。”許英霞建議。

“對年輕人而言,對於訊號要重視,積極調整生活方式,把指標維持在合理區間。但同時不要太焦慮。二三十歲身體機能較好,抵抗身體風險的能力較強,過度增加心理負擔反而不好。”李舍予提示。

4。會吃飯是一個技能

“減肥的真正目標應該是減脂增肌。”李舍予說,“理想的身材是既瘦且壯,脂肪少、肌肉多,這樣活動能力強、精力充沛,代謝等肌體功能也比較良好。”

“我們常說‘七分吃三分練’,減肥一定要控制飲食,但減肥是要減能量,而不是減營養。減肥時依然要堅持飲食多樣化,該吃的營養素要吃夠。”隋i強調,“能量和營養是兩個概念。有些食物能量高但營養低,就要少吃,選擇那些營養高但能量低的食物,比如青菜再加上一些瘦肉、蛋類等做成的沙拉就能滿足這一要求。”

“會吃飯應該成為我們的一個技能。今天食物實在太容易獲得了,只能自己控制吃什麼、吃多少,實現既滿足營養需要,又製造能量缺口的減重需求。不管是自己做飯還是點外賣,除了選擇健康的食材,在烹調方式上也更推薦蒸煮燉拌、生食,少選油炸油煎燒烤等方式烹飪的菜餚。”許英霞建議。

“減肥時特別要注意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當能量不夠、蛋白質攝入也不夠時,肌肉容易作為能量代償為身體供給能量,這樣肌肉被消耗掉了,身體也變弱了,一是不利於長期健康,二是導致基礎代謝率降低,後期容易反彈。減脂常常伴隨著肌肉損失的風險,保證蛋白質攝入、加強鍛鍊可以最大限度地維持現有肌肉。”李舍予提示。

“控制攝入、增加消耗是減重的基本原理。增加活動量對科學減肥必不可少。其中,有氧運動可以帶來全身性的能量消耗,區域性的抗阻運動可以鍛鍊特定的肌群。對於增長肌肉來說,抗阻運動是主要手段。”隋i說。

“在生活中可以養成一些增加活動量的小習慣,降低活動的門檻。比如乘坐公共交通時,提前一站下車,多走一段路;用爬樓梯替代坐電梯;把10分鐘、20分鐘看手機的時間換成出去走走。”許英霞建議,“不想出門的時候,網上也有很多室內運動的教程,或者簡簡單單做個平板支撐、俯臥撐,即使躺在床上也有很多瑜伽動作可以練。活動方式很多,關鍵是要有沒事就動一動的意識。”

人體是動態變化的,沒有一勞永逸的健康靈丹。“要實現科學減肥,需要轉變生活方式,用自己喜歡、能堅持的方式實現少吃多動。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要問問自己:後半輩子一直用這種方式生活願意嗎?如果不行,一是換一種生活方式,二是嘗試去喜歡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比如鍛鍊,其實運動本身就會產生多巴胺、內啡肽等物質,讓人愉快,更有活力,嘗試之後大部分人都會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李舍予說。(本報記者 陳童)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