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春日暖陽,該是出門踏青的好時節了,古人最是喜歡看青山流水,來看一看他們筆下的盛滿和煦春風山山水水吧。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江南山水最動人,畫卷徐徐展開,青山蒼翠,岸邊垂柳依依,林木蔥鬱,夾雜著爛漫的粉色桃花。

一路重山疊嶺平遠而開,山溪河流延伸之間,平渚相牽,岸上竹林深幽,雲氣蒸騰,縈繞于山間的河流、湖水融為一片,意境深幽邈遠,呈現出一幅春日融融的明麗氣氛。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這是詩一般的山光水色,正如印象中古人最愛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這幅畫沒有款印,但相傳是北宋惠崇所作。惠崇是一位擅長詩畫的僧人,喜歡畫一些自然小景,善為寒汀遠渚、瀟灑虛曠之象,頗為歐陽修等大家稱道。

蘇軾曾為惠崇的畫《春江晚景》題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桃竹相襯,春水盪漾,想必惠崇畫中的春意是格外惹人喜愛的,否則蘇軾也不會留下這麼鮮明形象的詩句。只可惜惠崇的這幅《春江晚景》已失,不然就能感受一下這春水瀲灩的影象了。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從平遠的山水小景中走過,進入高聳陡峭的深山,可見遠方峰巒聳翠,雲霧都爬不上那高頂。從上往下,經過巧妙佈局過的構圖上,數棵松樹錯落有致地分佈開來,它們高大松潤,枝葉茂盛,彷彿帶著春天山谷中溼潤的氣息。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微風輕拂,天邊雲影流移,綠蔭如蓋,春日山谷宜人的風光竟吸引了這麼多遊人。

坐著船來得不急著上岸,乾脆在船上擺上小凳,倚著腦袋眯著眼,好像已經輕酣,舒展的面部可見身心輕鬆;或者就著點心,把酒言歡,真是悠然得不行。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從山腳小路上來的文士大人們,騎著毛驢,帶著一眾童子僕人。有趣的是,也許是看到這山谷裡心旌搖盪的春景,一人還未到目的地就已經醉了,正被一士人搬上驢子馱著,可憐的驢子,不堪重負,喘得不行呢。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然而拖家帶口的、已行至半山腰的,都不及這些席地而坐的文士們,已然挑好了地方,坐在竹林下,酒罐已開,似乎喝得上頭了,正瀟灑地仰靠在桌案上,放蕩不羈的模樣,還頗有點隱士那味了。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在這春天的山谷中,和煦春景與人間世這樣地糅合成溫暖世俗,觀此畫時,讓人也恨不能也春酣一場。

看完了美景,游完了山水,到了“春遊晚歸”的時候了。仍能見遠處高山,有樓閣和亭子矗立其間,山腳雲氣所縈繞,顯得迷離縹緲。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山腳下,一座掩映於樹林之中的莊院,有茂盛的樹枝和桃花伸出牆外。春遊主人正敲著門,院裡有僕人提著燈籠來開門。不用畫上黃昏明月,這一燈盞,就已說明此時夜幕降臨,確是“晚歸”了。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橋上有人挑著行禮物什,不遠處的田野小徑上,農人也正扛著鋤頭回家。整個畫面靜謐、祥和,靈活地描繪出暮靄蒼茫春意輕柔的遊春之景。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有回山中小居的,也有回城中府邸的。這幅春遊晚歸圖上面,就是一位南宋官員的晚歸之路。

古畫裡的春天:爛漫春色無邊好,你什麼時候也去踏遍這溫暖世俗?

畫中柳蔭夾道,年老的大人騎著馬,前後左右簇擁著僕人,有的牽馬,有的引路,有的挑擔,顯然是已經好好地遊玩過一番了。

遠處一座府邸掩映,在柳蔭深處露出精緻的一角,這是大人物的春遊返家圖,一看就和普通百姓不一樣。但不管怎樣的排場和高低身份,這春日一到,每個人都會踏春出行,而蓬勃新生的大自然,會以平等的態度迎接每一個人。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春天已到,想好去哪踏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