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最悲催的皇陵:經歷3次火災一次大規模盜掘,皇帝被毀棺拋屍

說起康熙的景陵,可以說是清東陵最多災多難的一座,也可以說是最悲催的。為何這麼說呢?它經歷了3次火災,一次大規模的盜掘,其餘小型的盜墓活動就數不勝數了。而也就是在最大一次規模的盜掘活動中,康熙慘遭毀棺拋屍。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

清朝最悲催的皇陵:經歷3次火災一次大規模盜掘,皇帝被毀棺拋屍

康熙帝像景陵發生的第一次災難是在道光十二年(1821年)正月,當時景陵的東西朝方先後發生大火,幸虧撲救及時,還未造成太大的火災。這一次的火災雖然僅僅燒焦了朝房簷部椽望。這次火災,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震怒,下令嚴加查辦,但很可惜,直到他去世,這件案子都沒有破。

清朝最悲催的皇陵:經歷3次火災一次大規模盜掘,皇帝被毀棺拋屍

第二次災難是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二十日的時候,這次同樣也是火災。不過不同於道光十二年那場火災的是,這場火災非常大,硬是將景陵的隆恩殿給燒成了一片廢墟。隨即,光緒帝派遣趙爾巽、鐵良為欽差大臣查辦此事,但也很可惜,這次追查持續了半個多月,但同樣也沒有查出起火的原因,更加找不到放火的人。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清朝最悲催的皇陵:經歷3次火災一次大規模盜掘,皇帝被毀棺拋屍

景陵第三次災難便是發生在1945年12月22日,陵墓地宮被盜掘,康熙帝慘遭毀棺拋屍,還有康熙的四個皇后,一個皇貴妃也難逃厄運。地宮內的藏寶全部被盜走,其中就連康熙皇帝生前最喜愛的國寶九龍玉杯也下落不明。這裡說明一點,這九龍玉杯雖然當時被追回來了,但是沒過多久也不知去向了。此外,還要說明的一點是,雖然在1928年7月的時候,孫殿英曾經對康熙陵墓動過手,但是因為地宮內不斷湧出的“黃水”,使得孫殿英放棄了盜掘景陵的念頭。所以在當時,景陵並未受到多大的創傷,所以不能算作是一次災難。景陵第四次災難是聖德神功碑亭被雷火燒燬。1952年7月14日,景陵的聖德神功碑被雷電擊中,隨機起火,高達28米,重簷歇山頂的聖德神功碑亭在瓢潑大雨中被化為灰燼。

清朝最悲催的皇陵:經歷3次火災一次大規模盜掘,皇帝被毀棺拋屍

以上便是景陵所經歷的四次大災難。其實,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來時,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景陵地面的建築就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其中,二柱門西柱倒地摔斷,牌樓門西數第三柱倒地被摔成三截。隆恩門前的三路三孔拱橋的石欄杆全部被推倒鑿碎。神廚庫僅存搖搖欲倒的省牲亭,神廚、南北神庫都已被毀無存。這四組建築的殘破程度在清朝皇帝陵中是最嚴重的,可以說僅此一例!當然了,在1952年的時候,清東陵便成立了文物保管所。但到專家們在進入景陵進行探查出來後,便立即將盜洞和地宮口都密封起來了。這是為何呢?其實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景陵的地宮內已經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文物了,那些珍貴的文物早就被盜掘一空,所以出於保護,所以就將其密封起來了。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95年,相關工作人員才開始對景陵的地面建築進行了修繕工作。史料參考:《康熙帝陵歷史之謎》;《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