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杭州臨平古海塘考古發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牛角村古海塘遺址考古發掘,揭開了一段明清水利史。

該遺址位於臨平區喬司街道東湖快速路和杭海路(外翁線)交叉口的東南側,石塘長100米、底寬約21米、高約6米,從下到上由18層條石鋪砌而成,全部用灰漿“抹縫”,封住條石之間的縫隙,防止潮水湧入,越到底部灰漿越多。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學斌說,在發掘過程中發現石塘底部迎水面用柴草、夯土等做成的埽坦,有15至20釐米厚,最寬的地方1。35米,這在歷年古海塘考古中屬於首次發現,頗具地域特色,也為研究杭州古海塘的結構、砌法及古代水利技術史提供重要的實物資料。

根據文獻記載,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杭州開工修建章家庵至七堡段魚鱗大石塘,於乾隆五十二年竣工。魚鱗大石塘、柴塘遺址,都與文獻記載相符,以實物的形式彌補了文獻在塘體結構方面記載的缺失,具有重要的證史、補史作用。周學斌說,現在古海塘遺址離錢塘江有5公里多,反映了錢塘江流域滄海桑田、水流變遷的歷史。

修築錢塘江海塘的歷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東漢初年,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會稽郡議曹華信募集土石築防海大塘。到了明清時代,海塘修建的方法比較特殊,塘基用5米多長的粗木料打成“排樁”“馬牙樁”“梅花樁”,用重上千斤的長方形條石壘成18層至23層不等,自下而上順次疊砌像“魚鱗”似的。

清代乾隆六下江南,一個重要行程就是視察錢塘江海塘工程,關心江浙的糧食稅賦問題。因為自宋代以來,富庶的江南變成經濟重心,尤其是江浙一帶更承擔著“糧倉”的重要功能。建設海塘抵禦潮災,在保衛老百姓生產生活安全的同時,也就保護好了“糧倉”和“錢袋子”。

當時修築海塘實行嚴格的問責制,誰負責管轄的海塘出了問題,誰就要擔責。史料記載,“塘損堤毀民有患,魂歸江潮致三洲”。如今,在鄰近杭州的海寧市塔山壩上還留存7座因修塘失敗而自裁的“塘官”衣冠冢。

杭州臨平古海塘考古發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杭州臨平古海塘考古發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杭州臨平古海塘考古發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圖一、圖二、圖三:石塘迎水面條石、鐵錠。

杭州臨平古海塘考古發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圖四:宋版《水經注》有關華信築塘的記載(國家圖書館藏)。

杭州臨平古海塘考古發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圖五:紀念乾隆檢查海塘所作《御製閱海塘記》碑。 圖片均由盧陽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