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者 | 蟲二

“我什麼時候才能有個房子啊?”

這句話我們似曾相識

買房的不易很多人深有感觸,

我們總是在嘴上抱怨壓力太大,

卻默默省吃儉用、精打細算;

加班到深夜,看月上枝頭;

只為了早一點能擁有一間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房子。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們聯絡了很多人,得到了很多治癒。

01

從小家不像家,我渴望有家

撿朋友剩下的衣服穿,

日用品、交通全靠領券兌換,

聽來似乎離奇,怎麼有人這麼對自己?

她不在乎,任人點評她的生活,

這個“摳”上了熱搜的女生,只想有個家。

終於,豆瓣@王神愛在32歲那年為自己買下南京的第二個房子。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和陌生人說話》

之所以執著能有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房子,

只因她的印象裡,家不是象徵美好的避風港。

在王神愛小的時候,

一家三口就擠在破舊逼仄的平房裡,

可畢竟媽媽是老師,爸爸是工人,

小小的她想不通自己家怎麼能窮成這樣。

外婆家煮了玉米,小姨不給她吃,

-“說自己一個地方醜,給你一粒玉米。”

-“招風耳、三角眼、塌鼻子、大方臉,我醜得像一隻海狸鼠。”

玉米多甜啊,四歲的神愛流利地細數自己的缺點。

玉米當然甜了,那是她做小伏低換來的恩賞。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一幕依然是長輩飯後的牙祭。

當一次次需求變成奢望,種子開始在心裡發芽。

“要像牲口一樣活下去,我有野草一般的生命力。”

父母總是吵架,

父親長期在外面玩得不見人影,

母親會氣得扔下她跑回孃家,

王神愛總是會被送到陌生人家裡,

今天去媽媽同事那,明天去爸爸領導家。

“有次甚至在我媽的同事家住了整整一個暑假。“

寄人籬下的日子,總不會好過。

吃飯不敢吃葷菜,吃完趕緊去把碗刷了;

為逗樂大夥要卯足了勁在人前模仿自家大人吵架;

就連廁所都不敢白天上,生怕人家嫌棄自己臭。

不存在尊嚴不尊嚴,只要有地兒住、有口飯吃。

睡在父親領導女兒臥室的地板上,

昂貴的樂高硌得神愛生疼。

她想哭,卻不敢哭出聲,生怕吵到領導家女兒。。。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破產姐妹》

高中時神愛每月的生活費只有100

而這100塊錢對她而言更像是施捨,

母親逆著光坐在破沙發上,

把錢扔在地上,讓她跪著撿起來。

她要告訴神愛,

錢是難掙的、是要受屈辱的,是能掐住人命脈的。

“如非必要,勿增實體”

她拼命攢下的錢都是她往自己小家的“救生艇”裡打氣。

而買房是她為數不多的念想了。

如果說,小時候的安全感源自抱著的小豬存錢罐,

那後來房子就是她全部的底氣。

“世上總有一盞燈為我而亮”

恭喜神愛,傷口舔血,家真的能治癒童年。

王神愛,一個網名,一用就是十幾年。

神愛,神愛,餘生盼神明偏愛。

02

現實無奈,我未曾低頭

“我實在受不了租房了,

狠狠心我買了個90年代的老破小。”

大多數人進入社會的記憶,

是從中介小電驢的後座開始的。

那一年,王琪像所有年輕人一樣,

揣著熱騰騰的理想發誓要在大城市裡大施拳腳。

當拖著大包小卷下了飛機才發現,

他的第一站是中介大門。

跑了一天,不是房租太貴,就是地段太偏。

他妥協了,給自己找了恰如其分的藉口,

“我是來打拼的,又不是來享受的。”

十幾平米的出租屋,房租幾乎是那時工資的一半。

原本三室兩廳的屋子硬生生被中介隔出8個房間,

她住在小次臥隔開的一間,

一張床一個衣櫃再容不下其他,

隔壁打個電話,她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8個房間,7個陌生房客,

大門是密碼門,為看房方便每個中介都知道密碼,

剛踏入社會的王琪,有點害怕。

上網買了個報警門閂仍不放心,

晚上睡覺要把床卡在門上。

去趟衛生間要帶著鑰匙,

怕屋裡進人,怕東西丟失。

買了個強光手電筒,走哪背哪,從不離身。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後來的我們》

除了這,硬體設施和奇葩室友也讓王琪好個頭疼,

屋子北向,到了冬天,屋裡沒空調地暖也不好用,要靠著三個暖寶才勉強睡覺。

自己上網淘的暖氣,一插電就跳閘。

八個屋子的負荷讓線路早就不穩了,

暖氣買來就是擺設。

聯絡不上房東,又打給物業,

物業一聽不是房主就懶得搭理。

熱水器更沒法用了,洗澡也成了難題。

回到屋子一壺一壺地燒熱水,

而衛生間的窗戶壓根關不上,

往屋裡吹著寒氣,

還沒等洗完澡,人被凍壞了水也早就涼了。

就一個公用的衛生間,早上要排著隊上,

誰搶到就誰先用,呆在裡面多久都得忍著。

所以很多室友會選擇去廚房洗漱,

每次接水燒水,王琪看到水槽裡沒處理掉的頭髮都免不了一陣作嘔。

工作難免加班,回來的時間也就說不準,

樓下住著一對老夫妻,

直接在王琪租的房子大門外貼字條,

“樓下鄰居,年老,晚上不要發出聲音。搞出病你負責。”

小城容不下靈魂,大城又容不下肉身。

換了幾份工作,也輾轉了幾套房。

讓王琪狠下心買房的,是某中介暴雷,

有次週末,王琪在家剛想睡個回籠覺。

就聽見外面一群人在對罵,

罵著罵著開始砸起了東西。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瞬間,睡意全無。

翻身下床,扒門縫聽他們在吵什麼。

砸東西的聲音太大了,“感覺屋子都在震。”

王琪什麼也沒聽見,

翻著手機看室友群才弄清楚什麼事。

砸到門口了,外面人讓王琪出去,王琪不敢動。

“我快瘋了。當時我就抱著我的枕頭縮在角落裡,裝聽不見。”

當時她就想著,手頭也有了些積蓄了,要不要不求求爸媽幫忙,自己買個房吧。

父母知道這件事後,也嚇得不行,

“要不你回家吧?”父母小心試探,

可拗不過王琪想留在大城的心,

最後準備把錢都都掏出來支援王琪買房。

寸土寸金,買房哪裡容易,

在朋友家住了好幾個月才選到個價格合適的。

“選了個特別遠的,通勤單程就要兩個小時了,很小,像個鴿子籠。”

簽完合同的那天,

王琪拿著從便利店買的飯糰做晚餐,

真是圍城,剛過得寬裕舒服點,又要做房奴了。

那也是最幸福的房奴,從此,大城有家。

那家,是夢想的鼓風機,是現實的敲門磚。

03

我用雙手掙錢,早晚全款買房

外賣小哥6年存百萬準備全款買房。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

認為他們只是恰巧“騎在了風口上”。

可既能做到常人之不可及,

是我們忽略了他們對自己的苛責。

配送行業初興,

作為80後的陳光進從江蘇老家奔赴杭州,

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每天至少要賺到500才能下班。”

是他給自己下的死命令。

他們比旁人對數字更敏感,

凌晨後的配送費會多兩塊錢,

算下來晚上會比白天多賺100塊。

為了多賺點錢,除了日常的配送他還跑起了夜單。

連軸轉的高體力工作,誰也吃不消。

可對於陳光進來說,早已煉就了自己的葵花寶典。

“困不行的時候,在電動車上眯一會就管用。”

風雨不誤,六年時間,跑廢了十輛電動車。

妻子在超市工作,月收4000塊,

一家人就靠著妻子的收入過日子,

陳光進賺的錢一分不動,全都存到銀行卡。

每天看著銀行卡里數字的增長成了他們一家最開心的事。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江西九江的外賣小哥雲南小城7萬買房,

在網上直播自己選房、買房的全過程,

因為微信名叫“蓮花開”,

而被網友親切稱呼為“蓮花哥”。

蓮花哥算了一筆賬,

在老家時候,四五年下來全家的房租也要八萬多。

蓮花哥決定結束漂泊,

用幹外賣賺的錢去遠方老城買個小房。

不想去鶴崗,太冷;不想去玉門,太荒。

還好,南端的小城,四季如春。

臨行前,大家勸蓮花哥把老家公租房轉租給別人,

老哥一口否決,“用不上,讓給更需要的人吧。”

遠赴雲南,2000公里的路程,

蓮花哥要奔赴新的人生。

在箇舊,裸房每平米均價卻只需要800-2000元。

在中介找房源全靠天意,

蓮花哥發現中介釋出的圖片等牆上有個房東留的電話號碼,

一通電話過去,繞過中介,直接省了3000的中介費。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蓮花哥新房小區 via。每日經濟新聞)

塵埃落定,蓮花哥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只是回家需要先爬200級樓梯,

可這對於蓮花哥來說不算什麼,

能睡個安穩覺才是頭等大事。

“買下當晚我就進去住了,一覺到天亮,超級超級爽。”

他們是困在外賣演算法裡的人,

只有跑贏時間才能養活自己。

慶幸的是,這群老實人沒有被壓垮。

安身才能立命,房子是告別顛沛的第一步。

從今往後,每一步都算數。

04

掙脫畫地為牢,才能從頭來過

十年前,丈夫賭博,

不僅賠光了家底,還把房子搭了進去。

苦心經營十載,旦夕盡毀。

夫妻離心,中年無奈徹底壓在了張姐頭上。

離婚後的張姐不光要獨自撫養孩子,還要照顧年邁父母。

“房子被抵出去,一家老小沒地兒住,根本來不及悲傷。”

整宿整宿睡不著,

父母心疼但也埋怨,

“非跟他,當年怎麼勸都不好使。”

那麼愛漂亮的張姐,

後來很少再給自己買超過兩百的衣服。

護膚品也從原先的牌子貨,

降到網上幾十塊錢淘來的大罐子。

沒地兒住就先租房子,

舊房子蟑螂氾濫,收拾收拾捱過這段就好了。

搬來舊傢俱,一家人擠在小開間。

整來幾扇屏風隔開,就算私人空間了。

怕追債的人找到,隔段時間就要搬家。

不捨得請搬家公司,就一點點挪到新住址。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雙面膠》

也算是有地方住了,可孩子學費依然是個大問題。

沒接觸過金融的張姐,開始啃起金融書,

看不懂的專業詞,就一個個上網查,

聽說某個金融產品利息大,就投進去。

靠著利息,也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好景不長,似乎命運偏愛戲弄用力生活的人。

金融產品暴雷,把沒來得及取出的底錢全吞進去了。

可黑屋子也會有縫隙會透出光,

公司剛好有個崗位需要長期駐留外地,工資也會漲不少。

張姐沒怎麼多想就應了下來,手頭也開始寬裕。

光陰衰去,人老不敵病魔,

父親的一場大病讓她開始思考該買個房子了。

付完首付,心裡的擔子輕了,肩頭的擔子卻沉了。

高昂的月息又砸了下來。。。

接下來的幾十年,張姐要開始還貸了。

“累,也幸福。這都是靠我自己得來的。”

關關難過關關過,張姐,撐住了。

但她的這段人生像在為別人而活,

替丈夫承擔,給孩子保障,為父母考慮。

家是塵埃落定,幸福伸手可觸。

在用雙手構建的新家裡,要為自己而活。

05

走吧,江湖之遠,四方為家

從看房到籤合同,李海用了8天,

77平的六層頂樓,5萬8,在鶴崗。

李海是個海員,海上漂半年,休息半年,

父母很早就離婚了,二十多年沒回過家,

一直是租房,覺得到哪兒都一樣。

有次出海,接到房東電話,

突然告訴他房子不租了,讓他搬走。

李海懵了,回不去啊,只好託朋友幫忙。

無奈、麻煩,買房的念頭在心裡生根。

“買下這間新房,算是有個像樣的家了。”

那是他第一次去鶴崗,

從老家舟山出發,

輾轉寧波、天津、佳木斯,到鶴崗需要一整天。

李海在外漂了這麼多年,覺得也該買個房子了。

遠不遠倒是無所謂,至少是個正正經經的房子。

買了房後的生活費少了不少,買菜做飯一個月也就一千塊錢。

值得高興的是,李海從沒後悔自己的決定。

“也許我以後也能在鶴崗找個女孩成家。“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公主小屋》

有人選擇北方的銀裝素裹,

就有人鐘意南國的溫暖溼潤。

阿華夫妻倆本來只是80後北漂一族中最平凡的一對,

也已經靠著自己的打拼和家裡的幫襯成功買房,

可終究覺得城市裡的日子,

按部就班似乎一眼就能望到頭。

不如索性,遠離廟堂,去山間隱居。

夫妻倆把房子賣了,在海南的深山自己動手搭建了一所板房。

養了一群小雞,山野田園,倒也是人間煙火。

“想在這造一個觀光農場,然後繼續生活下去,5年,10年。。。”

···

買房很難,披星戴月也要攢很久的錢,

精挑細選也難免踩進粉飾好的陷阱,

可買房的艱苦不足為外人道,

翻開合同,簽字的那一刻,足以寬慰半途顛沛。

安徽阜陽一位女兒陪母親買房,

52歲的母親不會寫字,沒法在購房合同上簽字。

練了兩個小時,簽了三個小時。

用了五個小時,一筆一劃地把名字滕上。

“選房時間都沒這麼長,名字簽得像心電圖。”

女兒“取笑”著母親,話裡掩蓋不了新房簽字的喜悅。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前年年底妻子懷孕,

讓阿密有了買房的打算。

北漂的阿密準備落戶天津,

辦理落戶、實地看房,陸續地錯過了漲價的樓盤。

今年,看到了各方都合適的房子,終於訂下來了。

阿密想著有能力就換房,混得不好也算是有個窩了。

孩子一歲不到,房子寫妻子一個人的名字。

“愛她,就給足她安全感。”

年年今日,今日年年。

有家是會一年一年,幸福下去。

那些拼命攢錢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公主小屋》

國人對於房子總是有種執念,

未必夠大,足以容身;未必奢華,溫暖就好。

也許你住在出租屋裡,

加班到深夜只為攢下錢買個屬於自己的小屋;

也許你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房子,

沒有人知道你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

可你明白,房子帶來的絕非容身之所,

而是一份安穩和踏實,不管今天有多累,

當暮色下飯菜飄香,萬家燈火有一隅安心,

當守歲的鐘聲響起,往後餘生不再顛沛。

素材資料:騰訊新聞、《和陌生人說話》節目、《新京報》、王神愛豆瓣、每日經濟新聞、新浪網、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