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總是又緊張又熱淚盈眶,激動和感動交織,手邊的紙不是擦了手汗就是擦了眼淚。#武大靖等出戰短道速滑男子500米#

這一切,都得歸因於我們的短道速滑“夢之隊”。

從1980年至今,我們的中國短道速滑隊屢屢創下奇蹟,過往的11屆冬奧會共斬獲了10枚金牌,幾乎佔了我國冬奧會金牌總數的80%。

能造就這樣的“傳奇”,靠的是“夢之隊”絕對的凝聚力和團戰力。

在外行看來,短道速滑應該是單人專案,實則不然。

短道速滑處處充滿對戰術的要求,和對團隊協作力的考驗。只靠個人的努力,是絕對沒辦法贏得勝利的。

因此,每個中國短道速滑隊隊員都清楚,國家和團隊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人是冠軍”。

所以,在許多榮譽唾手可得的時刻,隊員們呈現更多的是“讓”,而非“搶”。

2月7日的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李文龍和武大靖一路為任子威護航。武大靖甚至還輕碰了任子威的手,示意他繼續向前衝刺。

一如四年前的平昌冬奧會,任子威對自己說的那樣,“只要我們倆在一組,哥我全力幫你。”

他們都知道,“只要你贏了,我就不算輸。”

除了犧牲和奉獻,他們對彼此還有著堅不可摧的信任。

短道速滑的接力方式和其他專案不同,每一次交接後面的隊友都要用力推動他們身前的隊友,因此隊員之間的信任顯得尤為重要。

2月5日那場混合團體接力專案,中國隊差點沒能進入決賽,而沒有出場的範可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判罰沒有出來的時候,我依然相信團隊。”

決賽擔任最後一棒的武大靖也提到,“其實在最後我感覺到身後的人越來越近,這個時候是隊友給了我力量,他們在支援我,一直在喊讓我拼命滑。”

“也是隊友信任我,然後是因為我們的團結協作,才有了這樣的成績。”

賽後覆盤那次關鍵的超越時,範可新說,“我只是做好我自己,每一名隊友都在努力做好他們自己那一棒。”

正如隊員們反覆提到的那樣,他們堅信“贏得勝利是依靠團隊的力量,因為我們永不言敗,堅持不懈。”

而這種百折不撓、團結一致的精神,也是一代代中國短道速滑人所踐行和傳承的。

從1995年,冬運中心第一次成立短道速滑國家隊開始,這種精神就已深深紮根在每位隊員的心裡。

第一批短道速滑國家隊隊員王春露還記得,因為沒有人贊助隊服,為了讓隊伍整齊地出現在比賽場上,隊員們自費到批發市場買運動服和小國旗,然後自己把國旗繡在衣服上,自制比賽服。

“雖然如此,我們都很團結。沒有人計較什麼利益得失,大家練得很苦。一天6~7個小時練下來,白膠鞋都磨破了。”

扶持、提攜新隊員,更是每一位短道速滑前輩都不約而同在做的事。

創造冬季奧運會中國首次奪冠歷史的李琰,培養出了王濛、周洋等實力新秀;

沒拿過金牌的小楊陽曾是王濛那屆運動員的助理教練,除了關注小隊員們的訓練情況,還要關懷她們的心理狀態,王濛曾說過楊陽對她的幫助特別大,她的犧牲和奉獻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王濛也一直都在提攜後輩,前段時間直播,還把給自己刷火箭的武大靖踢出了直播間,怕影響他訓練。

中國短道速滑隊,就是這樣超越親情和友情的存在,他們是家人,更是戰友。

無論輸贏,他們都永遠相信彼此,永遠力挺對方,永遠站在一起。

這不就是,競技體育裡最浪漫也最動人的地方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永遠可以相信中國短道速滑隊”的原因呀。#永遠可以相信團結一心的中國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看短道速滑比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