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重度甜食愛好的出路:減少攝入糖類食品,不僅減肥還可重塑大腦神經

重度甜食愛好的出路:減少攝入糖類食品,不僅減肥還可重塑大腦神經

經過遠古至今的演化,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對糖都有天然好感,而人類對甜食的嗜好更是與生俱來。甚至在幾個世紀以前,在西方享用甜品被視為貴族身份的象徵。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祖先很可能屬於食腐動物。因此,含糖食物成為了他們最好的能量來源。當經歷漫長的演化後,人類發現,甜食不僅可以滿足味蕾,還能“啟用”大腦神經中的多巴胺,讓人產生滿足感和變得開心。從此,人類為“啟用”快樂情緒,開啟了“糖文化”的美食之旅。

重度甜食愛好的出路:減少攝入糖類食品,不僅減肥還可重塑大腦神經

(來源:Pixabay)

雖然甜品可以使人產生愉悅感,但如果攝取過量的糖分,人體會出現錯誤訊號。比如,過多的食用糖類食品會提升飢餓素的濃度,而濃度提高就會刺激飢餓感。所以,有時候食用甜品不僅無法得到得到飽腹感,反而希望攝入更多。

不過隨著社會發展,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甜蜜崇拜“的危害。以多糖飲料銷售最多的美國為例,自進入 21 世紀以來,某著名飲料銷售額問世以來首次下降。另外,從每年新增病例來看,糖尿病和肥胖症已然成為全球範圍內的健康問題。

尤其近些年,卡路里、高脂、碳水化合物等名詞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洪水猛獸”。從零度飲料到全民無糖氣泡水,人類文明中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流行“控糖風潮”。

從特權專屬到全民抵糖,甜食經歷了什麼?

美國範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員沃爾德哈特(Waldhart)和其團隊於 8 月 3 日,在 Cell Reports

期刊上發表了題為《在棕色脂肪組織中觀察到過量的膳食碳水化合物會影響線粒體的完整性》(Excess dietary carbohydrate affects mitochondrial integrity as observed in brown adipose tissue )的研究論文。

重度甜食愛好的出路:減少攝入糖類食品,不僅減肥還可重塑大腦神經

圖 | 相關論文(來源:

Cell Reports

該研究透過對人體細胞的分析來揭示糖分對人體的影響。研究團隊表示,如果攝入過量的糖類會直接影響人體細胞中的葡萄糖佔比,這會導致人體脂類成份發生改變,降低人體線粒體的細胞動力。

簡單來說,如果攝入過量的糖,人體會加速老化並提高發生相關疾病的風險。

線粒體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細胞器,負責細胞分化、細胞生長及提供細胞有氧有氧運動的重要細胞器。如果線粒體發生損傷將會影響腺苷三磷酸(ATP)、代謝轉換和活性氧(ROS)的形成,並且涉及如心血管、神經衰退、癌變等疾病。

研究人員透過實驗鼠模型,發現過量的糖分會降低線粒體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而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血液粘稠、改善大腦神經細胞以及對預防心腦血管等疾病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除此之外,過量的葡萄糖還會影響人體脂類成份並影響甚至損害線粒體的功能效率。

重度甜食愛好的出路:減少攝入糖類食品,不僅減肥還可重塑大腦神經

圖 | 研究中實驗鼠的變化 (來源:Cell Reports )

研究團隊表示,日常中經常食用含糖量高的人,即使在無飢餓感的情況下對甜食的渴望程度也比正常人更高。這表明,經常食用高含糖量食物不僅不會提高食慾,還會一味地想要更多的高糖食品,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在對實驗鼠進行餵養的研究中,研究員發現,高糖改變了實驗鼠的抑制性神經元,被餵養的實驗鼠攝入過量糖分食物會更難控制自身行為和決定。這是因為,控制食慾需要抑制大腦中的抑制性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分佈在大腦的前額皮層對於行為控制和感到滿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攝入過量的高糖飲食還會引起大腦中海馬體新生神經元的減少,而新生神經元對大腦記憶的作用至關重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人體每天額外糖分的攝入不應超過 25 克。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隨後對實驗鼠進行了低糖餵養,透過低糖飲食,研究人員發現上文提到的有害影響得到了改善,這證實了降低糖類的攝入,可以有助於線粒體的恢復。

重度甜食愛好的出路:減少攝入糖類食品,不僅減肥還可重塑大腦神經

圖 | 低糖飲食恢復線粒體功能 (來源:Cell Reports )

人類大腦的神經具有可塑性,所以它可以隨著減少糖分的攝入而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體育運動同樣可以增強這一過程。此外,科學食用如魚油、堅果類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品可以幫助大腦形成新神經元所需的化學物質。

雖然目前從科學角度到臨床醫學之間,“食物上癮症”還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但是,如果不加以節制,無論是怎樣引發愉悅的食物,也將消除生活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