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淺說水滸》第213期(文/焦目)在水滸中,梁山好漢們有許多都是犯人,比如林沖、宋江、魯智深、武松等。他們或是真的犯罪,或是被冤枉,不管怎麼說,都沒能逃掉幾十下脊杖和刺配的命運。所謂“刺配”,就是在臉部刺字,並且發配到幾千裡之外的地方進行“勞動改造,脊杖、刺字和發配,這三大懲罰,可以說是水滸中犯人的標配了。一些影視劇中,無論宋江、武松還是林沖等,他們臉部、額角的刺字,都是一個“囚”字,大小不一,位置不盡相同。這樣的刺字,真的符合歷史嗎?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刺的字就不對,更別提位置、大小和深淺了。事實上,水滸中也多次說過,犯人臉上的字是“兩行金印”。既然有兩行,顯然不會只是一個字,也不會是在額角。孫二孃道:“阿叔,如今官司遍處都有了文書,出三千貫信賞錢,畫影圖形,明寫鄉貫年甲,到處張掛。阿叔臉上見今明明地兩行金印,走到前路,須賴不過。”——《水滸傳》酒保道:“面頰上有兩行金印,多管是牢城營里人。生得黑矮肥胖。”——《水滸傳》由此可見,武松、宋江的刺字,都是在面頰上,而且字數很多,所以排成兩行。那麼,真實歷史上,宋代犯人的刺字是什麼樣呢?哪些人會被刺字?在什麼部位刺、刺幾個、每個字有多大多深?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刺字的來歷刺字,也叫黥刑,因為要染黑留作標記,所以也叫“墨刑”。黥刑起源很早,夏商之前,就已經出現於古老的苗族。後來夏朝滅了苗族,繼承了這種刑罰,從此中原地區也就有了黥刑。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就有黥刑。當時太子犯法,作為儲君,他不能被黥刑。按著新法,太子的老師公孫賈就受了黥刑。漢文帝曾經廢除肉刑,把黥刑改為髡刑,即剪掉頭髮。但實際上,黥刑還是存在的,直到後來的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隋唐,黥刑依舊存在。唐朝之後,黥刑有變化,以前都是黥刑單獨使用,犯了罪臉上刺字就可以。五代時,黥刑和流放開始捆綁為一體,即刺字後,還要發配到遠地。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另外,唐末五代時,因為藩鎮割據嚴重,戰爭頻繁,逃兵現象很普遍。為了防止出現逃兵,於是軍隊開始給士兵刺字,作為記號。宋代時,黥刑再次發生變化,原來,犯人不但要刺字發配,還要脊杖,這可真的是“加量不加價”了。北宋名將狄青,臉上就有刺字,這倒不是因為他犯了罪,而因為他是他小兵做起的。水滸中,不少好漢都“享受”過這種待遇,像武松、宋江、林沖等人,都是脊杖二十或者四十,刺字,然後刺配兩千裡。刺字的物件不是所有的犯人都會被刺字。宋代的刺字,主要是針對盜竊搶劫的罪犯,另外還有貪官汙吏、不法軍士以及故意殺人、毆打人致死、縱火燒別人的房屋、誣告他人謀反、略賣人口出境等犯人。這些人,統統都會脊杖、刺字、流放。武松鬥殺西門慶,宋江殺了閻婆惜,兩人屬於殺人,自然要刺字流放。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刺字的部位刺字的部位不止是臉上和額頭,還可以是耳後、背部。到底刺在哪裡,看犯罪情況。若是遇到慣犯,還會多次刺字。比如某人三次犯強盜罪,第一次,只是刺於耳後,再加上有幞頭等遮蓋,一般人不易看到,這樣算是給犯人保留一定的尊嚴。第二次再犯,那就不客氣了,肯定刺在額頭上,讓別人都能看到。若是犯人還不悔改,第三次搶劫,那就會刺在臉上。臉部代表一個人的臉皮,刺在臉上可以讓犯人羞恥。若是盜竊總額小,或者一時頭腦發熱犯渾,這才小偷小摸,會刺在背部。若非光著膀子,別人根本看不到,算是小小懲戒一下。刺字的內容犯人面部刺的字,不是一個“囚”,而是一長串內容,主要是所犯之罪、發配的地方以及服役名目。比如“搶劫,迭配到滄州,屯駐軍重役”。這一點,水滸中倒是有表現,只是不太完整。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後,蔡京大怒,一紙公文讓濟州知府限期破案。濟州府尹氣不打一處來,二話不說把何觀察何濤拉過來臭罵一頓,還說若他不破案,就把他發配到遠惡軍州。為了表示自己不留情,他直接就在何濤臉上刺字了。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府尹喝道:“……你是個緝捕使臣,倒不用心,以致禍及於我。先把你這廝迭配遠惡軍州,雁飛不到去處!”便喚過文筆匠來,去何濤臉上刺下“迭配……州”字樣。——《水滸傳》另外,犯人不但要刺字,還要刺圖案,圖案有環形、方形、圓形三種,主要用來區別所受處罰。比如犯盜竊罪,就會在耳後刺個環形圖案;判流放的犯人,刺方形圖案;判杖刑的犯人,則刺圓形圖案。刺字的大小和深度刺字的大小及深度也不一樣,具體多大多深,也是看罪行的輕重。一般來說,盜竊、搶劫罪,刺字的大小不超過2釐米,重罪可以達到5釐米,最大的可以達到7釐米。至於刺字的深度,通常都是在5分以內,但也可以根據罪行大小,有所增減。比如,只留在本城的罪犯,刺字深4分;發配稍遠的,刺字5分,流放到沙門島等遠惡地區的,可以達7分。

水滸中,好漢們犯了罪,都要刺字嗎?刺字有哪些講究?

綜合而言,不是所有的犯人都會刺字,即便需要刺字,也不一定都是在臉上或者額頭。至於刺字之深淺、大小、圖案、內容,也都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有意思的是,對於流放的罪犯,北宋時期,皇帝一般把他們發配到西北地區。因為西北地區環境惡劣,又處於戰爭地帶,犯人到那邊很痛苦。一些人受不了,乾脆投敵或者逃跑。到了南宋時,宋高宗趙構就改變策略,把犯人往南方發配,還讓他們參與制鹽、冶金、鑄造等活動。犯人既不用擔心小命,又想著立功,所以南方地區因此還得到了大力開發。有人甚至因此認為,中國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就與這些人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