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習慣放棄型”孩子到底缺失了什麼?危害有多大?該怎麼糾正?

小凡是一個十一歲的小男孩,上了五年級,一天,小凡的媽媽來找我,說最近為孩子的問題頭痛。事實上,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孩子遇到什麼事,就會輕易放棄。

比如,老師要求跳200條繩,跳100條,就說不跳了,太累了。到學校去畫畫,畫了幾堂課,就說不喜歡了。一件稍難的事,就大叫一聲不能做,不想做,不喜歡。

小凡媽媽還真拿孩子沒辦法,有時覺得,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辦好的事情,孩子就這麼放棄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覺得孩子做任何事情都缺乏毅力,怕吃苦,不敢接受挑戰。如果不改變,將來就會吃大虧。

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放棄習慣”兒童。

“習慣放棄型”孩子到底缺失了什麼?危害有多大?該怎麼糾正?

我對小凡媽媽說,先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要看清楚孩子的真實心理。

習慣性放棄型兒童通常有幾種心理機制:

一、對失敗的恐懼。

懼怕失敗是人的一種本能,其實,即使是大人們,也會懼怕失敗,尤其是當被更多人注視時,這種懼怕感會更強。一旦失敗,就會感到羞恥,甚至丟臉。也許是因為我們小時候,父母或同伴們嘲笑失敗。對於孩子,當他們遇到挫折時,不會鼓勵,不會考慮,而會嘲笑,或者批評,這是對他們最大的打擊,也是對他們最大的打擊。因此,將失敗與被嘲笑的糟糕經歷聯絡起來,久而久之,就會害怕所有可能失敗的挑戰。

“習慣放棄型”孩子到底缺失了什麼?危害有多大?該怎麼糾正?

二是恐懼。

這是第一個遞進式的心理,當一個孩子失敗時,如果受到父母或老師的斥責甚至責罵,那比嘲笑更可怕,會使孩子自然地把失敗和被懲罰等同起來,因為他們不想被懲罰,也不想看到父母或老師生氣的樣子,乾脆拒絕挑戰。

在此,更加小心地說出那些打擊孩子個性和未來希望的話,如:“你真笨,我怎麼能生出你這樣的傻瓜”,“你是在練習一百遍,我看你也學不會。”這種話最具殺傷力,因為它使孩子們看不到未來成功的希望。但仍然有很多父母自作聰明,認為這是一種激將法,能激發孩子反抗。我想只要你自己代入進去,就會明白有多不可信:如果你的上司每天這樣罵你,你不辭職也是可以的。

“習慣放棄型”孩子到底缺失了什麼?危害有多大?該怎麼糾正?

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有一些孩子實際上很想接受這個挑戰,但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他們選擇了逃避。

做一件事要經過許多步驟。舉例來說,即使是簡單的跳羊法,也有很多可以分解的環節,將整個過程分解成幾步,每一步的技巧掌握起來,就比較容易成功。假如沒有讓孩子全面掌握每一項技能,並且直接注重結果,達不到要求的孩子只能找理由選擇不做。

“習慣放棄型”孩子到底缺失了什麼?危害有多大?該怎麼糾正?

於是,我給小凡的母親開了三種藥。

從今天起,允許孩子們失敗吧。並且要他明白,失敗是很正常的事,不會有絲毫的羞愧。轉變注重結果的思維方式,強調體驗挑戰過程的樂趣。對孩子說:“失敗沒關係,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嘗試的過程。”必須保持自己的耐心,因為孩子和你的內在思維都已根深蒂固,要不斷地去改變,只有不斷地把這個新觀念傳給他,直到他真正理解這個道理。

“習慣放棄型”孩子到底缺失了什麼?危害有多大?該怎麼糾正?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失敗而生氣,要明確地告訴他,只要他接受挑戰,即使失敗了,媽媽也不會生氣。對低齡兒童來說,準備一些小糖果作為他們接受挑戰的獎勵。但是像小凡這樣的大四學生,可以一起制定漸進式挑戰目標。

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並提出改進的建議。大多數失敗都是由於沒有掌握某一環節的技能,只要詳細講解步驟,多加練習,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習慣放棄型”孩子到底缺失了什麼?危害有多大?該怎麼糾正?

每一個孩子都有勇氣去挑戰,也有能力去成功。假如您的孩子是“放棄習慣型”,希望這三種藥方對您的孩子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