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週基事|半年度冠軍因為收費高被吐槽,浮動管理費究竟該怎麼算?

文 | 黃慧玲

編輯 | 郭楠

2021年已過半,大基金集體失語,小基金靈活逆襲。半年度前三甲分別為是金鷹民族新興、寶盈優勢產業、金信穩健策略。其中韓廣哲管理的金鷹民族新興以53。14%的收益位居第一。

不過,對於這隻基金的持有人來說,實際到手收益比想象中的少得多。這是因為,該基金施行的是浮動管理費制。

浮動管理費的收費方式類似私募,在公募產品中不多,走的是小眾非主流路線,金鷹民族新興的一季度規模也只有1。12億元。成為半年度冠軍後關注度陡升,藉著冠軍基的討論,《讀數一幟》也就此諮詢了金鷹基金,還原浮動管理費究竟是如何收費的。

下面是金鷹基金給《讀數一幟》的回覆和示例演算:

金鷹民族新興是一隻浮動管理費率的基金產品,收費模式為固定費率+業績報酬。此型別基金在我國市場上最早成立於2013年,設計初衷是實現公司和投資者利益捆綁,在市場低迷時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成本,督促基金管理人以更長期眼光做投資,努力在長期投資中創造超額回報,並表現出更強的風控能力。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管理費率是1。5%,金鷹民族新興的基礎管理費為每年0。8%,當投資者每筆基金份額年化收益超5%時,按超出5%部分的15%計算附加管理費。金鷹民族新興自2015年成立以來,在運作6年多的時間裡,公司還未主動透過分紅的形式進行業績報酬的提取,只在持有人主動贖回或轉出基金份額時,可能會因持有期年化收益率超過5%而支付超過每年0。8%的管理費用。

當持有人主動贖回或轉出基金份額,並且持有期間年化收益率超過5%時,超額收益部分收取的附加管理費計算舉例如下(以下舉例僅供參考):

T日,金鷹民族新興的單位淨值與累計單位淨值均為1。0000元,投資者申購50,000份基金份額,持有200天后贖回全部基金份額,持有期間基金沒有分紅,贖回時累計單位淨值1。1000元,則附加管理費計算為:

1)   這筆份額持有期間的年化收益率

2)   判斷是否應該收取附加管理費

由於持有基金份額的這200天,年化收益率>5%,因此投資者贖回基金時需要支付附加管理費,附加管理費從贖回金額中扣除。

3)   計算附加管理費:

4)投資者的贖回金額

持有人持有時間為200天,對應的贖回費為0。5%

贖回總金額=50000*1。1000=55000元

贖回費=55000*0。5%=275元

附加管理費=544。52元

投資者收到的贖回金額為55000-275-544。52=54180。48元

相較於投資者T日的申購金額50000元,投資者在持有200天后最終獲得總收益54180。48-50000=4180。48元

以上舉例來看,投資者50000元的投資金額,在持有200天淨值由1元增至1。1元后贖回,獲得投資收益4180。48元,基金管理人收取附加管理費544。52元。

簡單地說,就是每筆基金份額年化收益率超過5%的部分,按照15%的比例提取附加管理費。在金鷹基金的示例中,設定的基金持有額為5萬元,持有期為200天,期間收益10%,換算成年化收益為18。25%,最終收取的附加管理費為544元。

年化收益是決定附加管理費高低的關鍵資料。在金鷹基金提供的案例中,附加管理費看起來不高,那是因為假定的年化收益僅為18。25%。但今年金鷹民族新興的業績特別好,半年就賺了超過50%,換算成年化收益將超過100%。假設持有人從年初持有至6月30日贖回,附加管理費將達到7%左右。

浮動管理費的收費方式在基金合同中寫得很清楚,但卻很少被人關注。尤其是高風險的權益類產品,遇到業績表現突出時,浮動管理費自然也水漲船高。Wind資料顯示,目前全市場共有131只浮動管理費基金,其中84只為主動權益類產品。《讀數一幟》整理如下:

一週基事|半年度冠軍因為收費高被吐槽,浮動管理費究竟該怎麼算?

以上為wind資料庫的初步統計,具體收費方式仍需以基金招募說明書為準。

附:浮動費率基金歷史回顧

國內最早的浮動費率公募基金起步於2013年,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出現一些亂象,2016年,浮動費率基金的審批暫緩。

2019年11月底,新一批浮動費率基金再度開閘,關於浮動費率基金的幾個關鍵問題,筆者在這一創新品種重啟時曾做過詳細梳理,摘取部分如下:

問題一:浮動費率設計能讓基金業績更好嗎?

這個問題可以從過往的浮動費率基金中找到答案。

以董承非為例,旗下兩隻基金,興全新視野和興全趨勢投資,2015年到2018年,興全新視野前期建倉謹慎,相對於興全趨勢投資走勢更穩健,但後期兩隻基金走勢幾乎一模一樣了。

其他基金經理旗下的產品也類似情況:實施了浮動費率的基金與不實施浮動費率的基金並沒有太大的業績差異。

問題二:浮動費率基金能讓基民更好地賺錢嗎?

2019年重新開閘的浮動費率基金是傳統浮動費率基金的進化版,其中設計的“新高法”和“退出提取”機制意在改善“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

退出提取的意思是,只有在基金贖回或轉出時才會收取基民的業績報酬。想要持續穩定地賺到額外報酬,要想辦法讓每一波上車的基民都賺到錢,並且不給投資者中途割肉下車的機會。也就是說,基金淨值要不斷創新高,並且儘可能減少波動,走出一條漂亮的向上曲線。

針對基民高換手,2019年重新開閘的浮動費率基金引入了一個新概念,叫做“持有期”。它是針對持有人的最短持有時間,用來約束基金持有人的“快閃”行為。2019年首批浮動費率基金,最短的持有期是一年,最長的是三年。

如果基民的行為模式是“高拋低吸”,一想到贖回時要繳納超額部分20%的提成,難免肉痛一下,沒有那麼大的動力去贖回,持有的時間自然拉長,換手率降低,長期回報更可觀。

問題三:報酬提成是否合理?

2019年新一批試點基金的費率是這樣規定的——固定管理費為每年0。8%,對於每筆基金份額年化收益超過8%的部分,按20%的比例提取業績報酬。

在私募裡,這樣的費用並不算高。但在公募基金,這筆費用真不便宜。要知道,傳統權益類基金的年管理費在1。5%左右。

年終理財爆款福利!領取8%+理財券,每日限額2000份,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