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年初二,昆明人要吃餌塊,你吃過嗎?

餌塊為雲南貴州特有的特色美食,是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的,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雲南的筒狀餌塊屬於”年貨”。雲南人過年不能沒有餌塊,春節做餌塊、吃餌塊及互送餌塊是很古老的習俗了。炒餌塊是最顯餌塊的丰采,所以每年農曆的大年初二,昆明人的傳統都要炒餌塊吃。把餌塊切成寸方小薄片,加火腿片、酸醃菜末、大蔥、韭菜、豌豆尖炒制,澆以甜、鹹醬油,拌以少許油辣椒,吃起來香甜濃厚,鹹辣醇正,色彩豐富,濃烈如油畫,集中體現了滇味的情致。

大年初二,昆明人要吃餌塊,你吃過嗎?

雲南地理風貌獨特,氣候特殊,風俗奇特,民族風情多彩多樣,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雲南十八怪”的說法廣為流傳,“米飯餅子燒餌塊”就是其中一怪,雲南稻米香糯,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顏色白如雪,可燒、煮、炒、滷、蒸、炸,風味各異,百吃不厭。製作餌塊的原料就是大米,只是需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在舊時,舂餌塊可是一景,春節前,先將泡過的米放到木甑裡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就可以放進碓窩裡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後,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後做成磚狀,這就是餌塊了。也有用木模壓制成餅狀的,木模上有喜字、壽字、福字、魚、喜鵲、燕子等之類的圖案,壓制出的餌塊餅也就有各種花樣了。

大年初二,昆明人要吃餌塊,你吃過嗎?

餌塊在昆明民俗中是過年必吃的,平時也或炒或煮或燒無不宜,邊陲百姓熱衷於“餌食”,執傳統而不墮,已數千年。從前的昆明又是“子間”人的餌塊最受歡迎,年節時往往被搶購一空。“子間”人是彝族的支系,看來這老的食品,是少數民族最得其真傳了,學者定可讚一句“禮失求諸野”!燒餌塊用做成薄餅形的餌塊在無煙炭火上烤,到微焦黃時,在表面塗芝麻醬、辣醬、油辣椒、醃豆腐等,還可夾入牛、羊肉冷片或油條,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餌塊切成一寸見方小薄片加雲腿絲、肉片、雞蛋、蔬菜等炒,就成了既可做主食也可以佐餐的炒餌塊,其中最出名的要稱“大救駕”。昆明以前的“餌”都是一兩斤的大“塊”占主導地位,且已有文考“餌”就是“餌塊”,這源流就基本算是清楚了。後來餌塊又傳到了涼山的會理縣,成為了那裡比較出名的小吃之一,如會理的雞火絲餌快等等。至今,在會理當地會理人都很喜愛餌塊,已經成為了會理的街頭小吃之一,其中燒餌塊在雲南人早餐中佔不可忽視的地位。

大年初二,昆明人要吃餌塊,你吃過嗎?

做成薄餅形的餌塊在無煙炭火上烤,到微焦黃時,表面塗芝麻醬、辣醬、油辣椒、醃豆腐等,還可以裹進去牛肉、羊肉或油條,食材和味道都豐富起來。餌塊切成片或者一整個穿在籤子上油炸,酥脆爽口,只要隨便上點調料就好吃得不行。餌塊切成絲過熱水,再放上豌豆尖,花生碎,酸菜,油辣椒、醬油、糖等調料,拌一拌就很香。餌塊在雲南已經發展出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吃法,傳到四川涼山的會理縣,又成了當地特色美食,會理雞火絲將雲南餌塊發揚光大。雞火絲指的是雞肉、火腿、餌塊絲。小夥伴們,大年初二,昆明人要吃餌塊,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