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開唐詩五律先鋒,天然渾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開唐詩五律先鋒,天然渾成

杜審言的詩多為寫景、唱和及應制之作,以渾厚見長,杜甫雲:“吾祖詩冠古。”工於五律,對近體詩之形成與發展,頗有貢獻。被後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被明朝的胡應麟讚許為初唐五律第一。為何如此評價之高?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獨有在外長期做官的人,到處奔走,卻偏偏對自然界的物候現象格外吃驚,特別敏感。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行諸舞詠。天氣的變化感發著詩人的神經。陸機在《文賦》言: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鍾嶸《詩品》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文心雕龍》: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詩人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會引起極大的波瀾。經常在外,應該不會大驚小怪的。但是作者偏說,只有宦遊人才會對物候的新變化的吃驚甚至難以接受。這個驚有多層意思,可以是吃驚,出人意料,大自然為何變化這麼快,讓人來不及感受和發現。第二個就是歲月太快了,怎麼又是一年春天了,時光匆匆,人已老去,在外邊是否功成名就。在外的遊子偏偏對這樣的變化好奇,容易發現這些外在的變化。做官在外為何如此敏感,這個驚字用得特別巧妙和準確。還有一方面可能這裡江南的景色不同於北方家鄉的景物,這樣的對比讓作者感到新奇驚喜,表達了喜悅之情。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開唐詩五律先鋒,天然渾成

第二句寫天邊的雲霞發生了大的變化,這是天氣變暖的徵兆。東邊的太陽不再像冬日的日光,寒白而無色,春天的太陽已經開始明媚,萬物生光輝。首先是雲彩披上了霞光,給人一種新的感發。太陽的臉也紅起來了,雲彩也好看起來了。北方還在一片寒氣之中,江南的草木已經萌發,春天春風渡江而過,吹開了梅花,吹醒了柳條,草木萌發,永珍更新的春天降臨人間。這一句寫景承接第一句偏驚物候新,體現了新的特點,然後作者由遠及近,從天邊的雲霞,寫到江邊的梅花和柳樹,這是寫自然天氣和植物的變化。作者邊走邊看,悠閒地觀瀾這美麗的初春景色。

接下來就更近了。寫溫暖的春風化為淑氣,像一個高雅有氣質的女人喚醒了萬物。一個催字,把春的生命力寫出來了,那隻萬能的手推動著生命的迸發。黃鳥也開心地在枝頭鳴叫。晴光轉綠萍,水中的綠萍顏色出現了轉換,更加綠了。春天的溫和轉動了萬物,鳥兒高興地歌唱,梅花開了,柳樹出芽了。春光融融,多麼溫馨。一個春風化萬物的生機勃勃圖景展現在我們眼前。這兩句好似吸收了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寫法。煉字方面也同樣新穎,具有多重含義。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開唐詩五律先鋒,天然渾成

但最後一句,突然急轉而下。突然聽到有人歌唱,而且是古時候的曲子,到底是什麼曲子?作者沒有說,反正是引發了詩人思念故鄉了,思念親人了,那想回家的想法想讓人熱淚盈眶。大自然喚醒了萬物,也喚醒了敏感的作者,喚醒了世人,那個吟唱古調的人作者的同事又惹起了詩人的思鄉情結。到此文章戛然而止。譚宗評價此詩:“忽聞”字下得突綻,使末句精神透出。此詩起結老成警潔,中間調高思麗。這個評價十分到位。

杜審言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進士後,仕途失意,一直充任縣丞、縣尉之類小官。大約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前後,他到江陰縣任職。此時他宦遊已近二十年,詩名甚高,卻仍然遠離京洛,在江陰這個小縣當小官,心情很不高興。在江陰縣任職時,杜審言與陸某是同郡鄰縣的僚友。他們同遊唱和,可能即在其時。陸某原唱應為《早春遊望》,內容已不可知。此詩是杜審言為唱和而作。 [

這首詩歌,煉字方面已經很成熟。一個驚字,引發讀者聯想翩翩。一個出,一個渡,把春天寫得像人一樣闖進了我們人間,喚醒動物用催,加深綠意用轉,多麼偉大神奇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這麼大的變化,讓作者想到了家鄉的事物,大自然的神奇被寫活了。首句寫驚,引領全篇,後面一個歸思照應宦遊。王安石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出字,渡字,催字,轉字,都是有歸家之感。出門在外,渡江回家,催人思親,轉為思歸,落淚收關。這些文字豈止寫物候,有好似在寫作者多麼想回到自己的家鄉,所以被萬物的春意感發,發出難以言說的眼淚。男兒有淚不輕彈,作者以樂景襯哀情,出人意料。都是春天惹得禍。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開唐詩五律先鋒,天然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