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3年虧了15億!“即時物流第一股”,還想上市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6月30日晚間,順豐控股旗下的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同城”)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據瞭解,從推出同城即時物流業務到品牌的獨立運營,順豐用了三年時間。

而品牌獨立才20個月,順豐同城就已經準備分拆上市。

3年虧了15億!“即時物流第一股”,還想上市

在已上市的快遞企業中,順豐是最早佈局同城即時配送業務的。

而申通、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的即時配送業務,現在已經“失聲”。

順豐最早在2016年就開始佈局同城即時物流業務。

2019年,順豐成立了新業務實體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並以“順豐同城急送”的品牌獨立執行。

順豐同城提供的業務,也從最初針對C端使用者需求的服務,逐漸擴充套件至B端的中小企業客戶。

3年虧了15億!“即時物流第一股”,還想上市

目前其覆蓋的配送場景主要包括四大類:本地餐飲、同城零售、近場服務(包括個人跑腿、企業服務、快遞最後一公里配送)、近場電商(數碼3C、服飾鞋包等)。

根據招股書內容,順豐同城在近三年的營收分別為9。93億元、21。1億元、48。4億元。

但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報告期內淨虧損分別為3。3億元、4。7億元、7。6億元,虧損額在逐年擴大。

為何此刻匆忙謀求上市?

而且是在盈利問題尚難以解決的當下。

3年虧了15億!“即時物流第一股”,還想上市

對此,《財經天下》記者楊俏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同城快遞目前處於野蠻生長和無固定模式階段,需要小規模試錯和大規模推進並舉。

這既是一個對資本市場可以講的故事(無須現階段盈利),也是一個急需資本市場輸血的狀態。

因此IPO成為了一個解決方案,也成為了順豐同城的一個剛性需求。

儘管故事有了,但故事也難以迴避殘酷的現實。

3年虧了15億!“即時物流第一股”,還想上市

即時配送領域都無法避免盈利難題,尤其是在騎手成本支出方面,達達、順豐同城等未來此方面的支出還將要繼續增加。

頂“即時配送第一股”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達達集團,也同樣被騎手成本所“拖累”,至今未實現盈利。2020年,達達也花費了47億元在物流和騎手成本方面。

怎麼破?順豐同城一旦上市成功,後續怎麼給資本市場一個交代?

答案在渠道。

3年虧了15億!“即時物流第一股”,還想上市

降低成本的核心還是在於如何扁平化渠道,找到激發使用者將即時配送從低頻模式變成高頻狀態,且在各個垂直領域如檔案、鮮花等不同場景下進行深耕和找到盈利點。

一旦即時配送的市場空間和使用者需求被釋放,這就將成為一個新的增量市場,盈利難題也將得到一定的緩解甚至是解決。

反而,所謂現在在即時配送市場上的割據勢力,卻無須畏懼。

表面上,順豐同城在即時配送領域除了面對上市的達達,還有閃送、UU跑腿等企業之外,還需要應對美團、餓了麼等本地生活平臺的狙擊。

實際上,如果線下配送能力和垂直體驗足夠豐富,則即可成為平臺,擁有使用者的平臺,不會缺少商家特別是提供本地生活服務的商家入駐的。

現在,核心還是地面服務能否找到創新點和消費熱情的啟用點。

3年虧了15億!“即時物流第一股”,還想上市

而且參戰各方其實都有自己的門檻可以依靠、。當然,只是門檻,不構成護城河。

目前的門檻,是擁有在單一城市裡強大的配送能力和服務網點的能力。

這一點快遞物流巨頭可以依靠自身既有的快遞網路達成有效同步,而且可以在全國各大城市快速完成“複製貼上”。

相對而言,創業過程中的即時配送企業則缺乏這種整合的快遞網路,但也可以在單點爆發,快速完成全國模式複製,而且還可以避免快遞巨頭在同城和異地配送“兩條賽道、一班人馬”的協調過程中那種功能性紊亂。

因此,在目前同城配送的整體模式還無定勢的情況下,所謂優劣點,也不過各有千秋、各自發力的探索罷了。

同理,如若順豐同城上市成功,其實暫時不會給即時配送市場的格局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唯有模式才會帶來格局改變,而不是簡單地引入資本和補貼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