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高燈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民遐:從一張發票看財稅科技的變化

高燈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民遐:從一張發票看財稅科技的變化

從2017年5月成立至今,作為一家從財稅的多元協同治理視角出發、聚焦數字經濟中末梢交易的合規科技公司,高燈科技一直在嘗試拓寬財稅科技的邊界。

在博鰲2021年年會首日,高燈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民遐對經濟觀察網闡釋了高燈科技成立背後的邏輯以及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新興財稅服務市場。

這一切需要從發票的本質說起。張民遐表示,發票是交易鑑證的資料憑證,在“一張紙”上承載的是完整的交易鏈資料,記錄了買方、賣方、金額、標的物以及稅率等資訊。按照傳統的資料生產方式,交易鑑證需要透過稅盤這樣的加密機制保證其安全性。但在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的加持下,加密機制正在雲端化,高燈科技著手解決的正是資料生產要素切換的浪潮之下,交易雙方實現交易合規的這一核心問題。

變化發生在2013年,國家開始推廣電子發票,並將電子發票的推廣寫入稅務“十三五”的整體規劃之中。高燈科技看到了其中的機會點,在不可逆的技術浪潮下,上游的生產資料本身開始從傳統的資訊化向數字化轉變。

“如果按照傳統的網際網路視角,其發展路徑可以視為,電腦從無到有,再到PC,網際網路。之後完成了資訊化到數字化的演變,此後就可以在線上創造資料、上雲,再走向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更為前沿的AI領域。當時我們就在討論,開發票這件事是否也能遵循同樣的發展路徑。”張民遐說,這是高燈科技業務的底層邏輯。

從2013年至今,從技術上看,發票已經完整地完成了電子化的過程:在高燈科技成立兩個月後,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6號》要求,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需填寫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程式碼,否則不得作為稅收憑證。去年9月份,國家開始推廣電子發票專票的開具。

發票這一外在表現形式的變化,折射出的是稅收徵管的進一步深化,張民遐表示。

中國稅收徵管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稅基很大,需要透過技術手段最佳化加強稅收徵管能力,完善稅收大資料安全治理體系和管理制度。高燈科技作為一家財稅科技公司,希望透過強化財稅與科技的融合,為稅收徵管帶來資訊化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式。

據瞭解,在2018年4月10日,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聯合高燈科技共同推出的“蓉票兒”移動端發票服務系統正式上線,這是基於數字化技術的最新電子發票管理服務平臺,不僅具備多平臺掃碼開票、移動端稽核開票、7天內補開發票等功能,還支援多家門店共用一個稅盤,有效降低了商戶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而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經濟活動的交易形態越來越複雜,交易的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特徵,僅僅將交易本身資訊化,而沒有連線交易的行為和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不完整的”,張民遐說:“如果無法有效地還原交易的真實性,這些交易資料的留存和連通將成為一個新的難題。尤其是我國實行以票管稅的情況下,需要交易一方或多方具備交易鑑證的能力。”

傳統的B2B交易由於移動支付普及,疊加數字合約、數字身份認定等技術手段的強化運用,最易監管。但目前中國還有三種交易的合規訴求相比B2B更為強烈,即B2C、C2B和C2C,且目前缺乏最優的解決方案,這也是高燈科技不斷創造和打磨產品的產業驅動力。

針對上述問題,區塊鏈發票是解決方案之一。由國家稅務總局普洱市稅務局指導,高燈雲作為專案的技術實施方共同打造的“基於交易鑑證下的普洱市農貿市場區塊鏈發票”,於2月首先在思茅區五一農貿市場試點,未來將進一步在全市所有縣區、鄉鎮的農貿市場進行推廣使用。針對農貿市場高併發、高頻次、碎片化的開票需求,高燈科技透過對“票稅鏈”進行定製化的開發,以區塊鏈電子發票為交易鑑證載體,填補了農貿市場小商小販和購貨方之間缺失的發票一環。

而對於合規性的訴求不僅限於平臺層面,普通納稅人的意識也在覺醒,人們開始關心個人納稅賬戶中的資料以及背後與之相對應的福利。

“對於個人使用者而言,高科技手段為交易平臺見證了納稅人交易的過程;對於企業來說,幫助企業有效落實財稅計劃,助力企業實現財稅數字化轉型;對於監管機構而言,高科技提供有效監管工具,包括構建數字機構平臺,有效提高監管效率。”張民遐說。

高燈科技的目標是,未來隨著交易鑑證環節不斷拓展,賦能更多小微企業和個人,為數字經濟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