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網際網路大廠搶人啟示錄:“挖”不如“搶”,“搶”不如“育”

文 | 曾響鈴

挖人不如搶人,搶人不如自己培養人,網際網路大廠的“招人觀”開始變了。

日前,網際網路大廠掀起一波校招“搶人”大戰。百度、阿里、騰訊、美團、位元組跳動、小米等各大網際網路企業接連下場,不少企業打出“史上最大規模校招”的旗幟,開始招兵買馬,好不熱鬧。

另一邊,則可能是“網際網路大廠不香了”、“史上最難就業季”等熱詞還在網路上不斷刷屏。兩者放在一起,頗覺魔幻。

網際網路大廠瘋搶畢業生的背後,究竟有哪些思考和邏輯?各大廠在秋招方面又有哪些異同?面臨更多機會的準畢業生們,是否還應該繼續選擇大廠?

秋招也“內卷”,大廠搶人花樣多

相比去年,今年的網際網路大廠秋招更“卷”了。

8月12日,百度宣佈正式啟動2022屆校園招聘,共開放技術、產品、設計、政企解決方案、專業/職能五大型別崗位,計劃發放8000餘個offer,開啟了公司史上規模最大的校園招聘。這也是今年秋招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大廠之一。

網際網路大廠搶人啟示錄:“挖”不如“搶”,“搶”不如“育”

與百度秋招規模相當的是位元組跳動,就在同一天,後者也正式啟動2022屆秋季校園招聘,並提供8000個就業崗位,較其去年秋招6000人的規模同比增長30%,同樣創歷史新高。

同一天,同樣的招聘規模,可見這場秋招有多卷。

而跟百度、位元組跳動一樣,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小米等網際網路大廠也不甘人後,紛紛下場。

其中,比兩者規模稍小的是騰訊。據瞭解,騰訊今年秋招預計將發放7000個offer,相比去年增幅超40%。阿里目前沒有明確指明招聘規模,但有媒體報道稱這也是其史上規模最大的校招,共開放113種崗位,其中45種崗位首次招聘應屆生。同時,有了解美團的人士稱,今年美團計劃的校招規模相比去年的3000個就業崗位大幅增長。

至此,BAT和TMD新老六大網際網路巨頭,除滴滴外,都正式開啟了各自史上最大規模的秋招。

這當然不是全部,如京東稱,2022年應屆生崗位需求較去年需求增加30%。而小米也開啟了其成立11年來最大規模的校園招聘,將首次突破5000人。

網際網路大廠搶人啟示錄:“挖”不如“搶”,“搶”不如“育”

縱觀各大網際網路大廠的秋招,總結起來有三大特點:

第一,擴規模,這個不用多說,如此多的史上最大規模就說明一切。

第二,多元化。比如阿里的113種崗位中,有45種崗位首次招聘應屆生;百度相比去年新增晶片開發、整合營銷、業務研究與分析等大量崗位;並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外開放了廣州、成都等新城市就業機會。雖然多元化是大趨勢,但不同企業招聘人才的型別也因業務方向會略有差別。

第三,高階化。各大企業對優秀應屆畢業生,尤其是高階AI人才的的爭奪愈發激烈。如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美團的北斗計劃,以及百度針對高階AI人才的“管培生計劃”、AIDU技術精英和產品精英計劃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才啟動的百度“管培生計劃”將再次上線,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及集團各大副總裁將親自選、親自帶,旨在培養AI時代科技創新企業新一代年輕管理者;除此之外百度還面向技術與產品精英校園人才開放了AIDU計劃,面對高階校園AI人才打出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各大網際網路大廠也是在招聘方式上各顯神通,凸顯自身優勢下用各種亮點吸引並搶奪人才。

比如美團在宣傳的招聘亮點之一就是覆蓋區域廣,其招聘地點覆蓋了北上廣等數十個城市,這也跟其本地生活到處都有業務相關。

百度則凸顯自身AI技術的優勢,將AI技術應用到簡歷評估、筆試、崗位匹配等各個環節,如簡歷投遞環節有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崗匹配演算法,根據應聘者的簡歷和崗位需求,由AI智慧生成千人千面的筆試題等。

騰訊則宣稱有彈性辦公、三年租房補貼等福利和個性化培養機制等。

不只是搶人,還在搶下半場賽點

網際網路大廠今年搶人大戰愈演愈烈,也釋放出了幾大訊號。

第一,網際網路下半場真的開始了。網際網路從上半場流量和模式驅動的競爭,已經變成人才和技術驅動的競爭。搶人自然是第一步,同時也是搶下半場的賽點。

第二,網際網路大廠的人才獲取觀在轉變。從以前挖人,到現在的搶人,大廠更願意培育自己的人才。

以社招為主的小米,雷軍針對公司此次校園招聘就表示:“這是小米集團開啟大規模、系統性培養純血小米人的元年,也將是小米發展和治理繼續走向成熟的關鍵里程碑。”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以往偏愛社交的阿里和喜歡挖人的位元組跳動身上,兩者紛紛擴大了校招的規模。

這背後既有挖人成本變高、人才流動率高等因素,也有為企業建立其持續“造血”的機制的影響。

一方面,由於各種競業協議限制的普及,現在企業挖人的成本和風險正在變高。

另一方面,透過社交招來的人相比企業培養,流動率更高,尤其是在網際網路行業。據天下網商對TMT行業員工司齡調查顯示,網際網路行業員工的平均司齡不足3年,遠超國內企業員工平均跳槽頻率平均(不超過5年)。

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企業人才需求一直在增長。跟“挖人”不一樣,透過校招搭建人才培養的機制,一旦成熟,就可以成為給企業輸送適合需要人才的源動力,具有戰略意義。尤其是當第一代網際網路企業家們和相關人才逐漸開始退居幕後,如何育人、留人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著力點。

如一向注重人才培養的百度,如今能在AI領域獨樹一幟,也跟其早早搭建起一套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特別是對技術人才的系統性培養有關。在百度,“招最好的人、給最大的空間、看最後的結果、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不僅停留在口頭,而是真正落地到公司價值觀和整體工作機制中,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統。

第四,5G、物聯網、數字化、AI、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將有一大批產業將實現大爆發,而未來對AI人才的需求也將實現井噴式增長,網際網路企業如今擴招,也是為了廣積糧,儲備人才。

第五,網際網路企業的邊界也在不斷擴充套件,反壟斷的推行、新行業的崛起,為網際網路企業迎來發展新良機。典型的如美團開始做短影片,位元組跳動試水做外賣,騰訊又開始做電商。而在搜尋之外,百度的自動駕駛、智慧助手、百度健康等做得風生水起。多業務佈局,自然也創造了更多的崗位、需要更多的員工,這也是當下網際網路大廠擴招的一大原因。

offer那麼多,畢業生怎麼選?

網際網路大廠丟擲Offer變多,對今年的畢業生來說,也意味著選擇變多。那麼面對不同企業遞出的offer,畢業生們又該如何選擇呢?影響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網際網路大廠搶人啟示錄:“挖”不如“搶”,“搶”不如“育”

首先,沒錢不行,但有錢也不一定行。

當下的年輕人不僅要高薪,還想“躺平”。在高薪之外,福利、工作環境、企業文化等也是考慮的重要因素。

相比一些傳統,網際網路企業此前最受畢業生喜歡的就是扁平化,員工之間沒有明顯的等級之分。阿里的花名、騰訊的英文名直呼都是此類。在百度,員工之間彼此以同學相稱,對畢業生來說既有校園的熟悉感,也有同事之間的親切感,也受到很多畢業生的青睞。

其它福利方面,如入職順便解決落戶,也是很多畢業生考慮的一點。

2021年7月16日,北京市出臺《北京市引進畢業生管理辦法》,放寬了落戶條件:北京地區高校、京外地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畢業生的本科以上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均可落戶,而百度被列入北京市首批應屆生落戶單列計劃名單之一,這也是百度此次招聘的一大亮點。據瞭解,除北京外,在上海、深圳工作符合落戶條件的同學,百度也都會協助辦理落戶。

其次,選平臺,也要選賽道。

相比過去,現在可選擇的網際網路大廠多了不少,但同樣是網際網路大廠,甚至同是技術類崗位,企業主賽道不同也會影響選擇。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對很多畢業生來說,既要選平臺,還要選賽道。

比如不少做AI的會優先選百度,因為無論是AI技術積累和AI產品應用,還是百度的工程師文化,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且企業主賽道非常聚焦。做遊戲或社交賽道的,大多會選擇騰訊,因為騰訊在這方面平臺更大,機會也更多。同樣的,喜歡本地生活賽道肯定會先選美團、喜歡電商賽道的選阿里肯定更多。

畢竟在賽道頭部企業,無論是視野還是技術、以及積累的人脈,都是行業第一梯隊。

最後,看時間,也要看空間。

與透過社招找工作不同,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很關鍵。一方面將學校學到的知識轉為應用需要時間,另一方面也需要時間來積累職場經驗、技能和人脈。此外,初入職場頻繁跳槽也會留下不好的職業印記,影響後續找工作。

這也意味著大多數人在第一家企業待的時間會相對比較長,因此需要尋找有足夠學習空間的企業,否則時間成本相當高。

一般來說,網際網路大廠晉升空間很足,只不過由於以往需要的人才和招聘方式不同,不同企業對校招生的培養體系成熟度各有不同。當然並非說新的不如舊的,但有經驗的,某種程度上也能少走彎路。

結語

與很多人認為網際網路企業正陷入人才焦慮不同,筆者認為,網際網路大廠進校“搶人”,不管是對企業、社會還是應屆畢業生來說都是好事。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意味著下一個技術大爆發時代即將來臨,將誕生更多的發展機遇。也意味著網際網路大廠開始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並且更加註重長遠發展,更有耐心地去培養人才,為社會輸送人才。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同樣的,少年強,則企業強;企業強,則技術強,國家強。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搭上大廠的平臺,不管是企業和個人,都將駛向更遠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