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到明朝中期時瓦剌逐步坐大併吞並韃靼和朵顏三衛中的兩個

元順帝北逃後,其元朝皇帝的名號尚存。他死後,其子愛猷識理達剌稱帝於塞外。他死後,他的兒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被部下也速迭兒所殺,蒙古諸部自此秩序大亂,一些重要的首領則相繼歸附明朝。而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韃靼部帥鬼力赤殺害北元第七任汗坤帖木兒,去掉國號大元,自稱韃靼。“有鬼力赤者篡立,稱可汗,去國號,遂稱韃靼雲。”而在達力扎布的《北元史研究三題》中說鬼力赤沒有去國號,而是在此以後不復知帝號,元的國號一直存在,只不過酋長們身邊已經沒有能起漢式年號的漢臣了。

明太祖洪武末年到永樂初年,蒙古諸部分裂成三部:一個是兀良哈部,地處於西遼河、老哈河一帶;韃靼部地處鄂嫩河、克魯倫河和貝加爾湖以南地區;瓦剌部位於科布多河、額爾齊斯河流域和準葛爾盆地。

韃靼在土木之變的時候已經衰弱不堪了。

到明朝中期時瓦剌逐步坐大併吞並韃靼和朵顏三衛中的兩個

朱棣

明成祖繼位對蒙古進行了五次北征,這五次北征對韃靼部打擊構成了不小的打擊,而瓦剌在韃靼部勢力消減的時候,數次進攻韃靼首領阿魯臺。宣德元年(1426年),阿魯臺在瓦剌部首領脫歡的打擊下,人畜喪失殆盡,遂投靠兀良哈部,最後仍被脫歡殺死。

瓦剌部在經過馬哈木之子脫歡苦心經營,不僅得到內部的統一,而且在宣德九年(1434年),兩蒙古高原諸部吞併,本來想自立為汗,但因為得不到擁戴,仍然立元裔脫脫不花為汗,而自為丞相,掌握大權。“瓦剌脫歡既擊殺阿魯臺,悉收其部,兼併賢義、安樂二王之眾,欲自立為可汗。眾不可,乃立脫脫不花,以阿魯臺眾屬之,自為丞相,陽推奉之,實不承其號令。”

到明朝中期時瓦剌逐步坐大併吞並韃靼和朵顏三衛中的兩個

朱祁鎮

而脫歡之子也先繼立後,經過不斷擴張,已經成為一個比北元時期疆域更加遼闊的蒙古政權。所以很明顯,這個時候韃靼已經被瓦剌吞併了。

而朵顏三衛在土木堡之變前除福餘部逃難至腦溫江外,朵顏、泰寧已經被瓦剌吞併。但是仍然因為利益關係來明朝入貢(極有可能是也先指使),在土木之變時,朵顏三衛由於長年入貢,熟悉地理,做了也先的嚮導,間接地導致了明英宗被俘虜。“畏瓦剌強,不敢背,仍歲來致貢,止以利中國賜賚”,“秋,導瓦剌大入,英宗遂以是役北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