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焦點】兒童康復行業的“處方”該如何開具?

導   讀:

【焦點】兒童康復行業的“處方”該如何開具?

兒童康復醫學事業正式起步,針對兒童發展障礙的康復行業也逐漸建立起來。但目前來看,這一行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我國兒童康復治療道阻且長,亟待專業化、標準化改革。人才培養、機構創新發展是時代前行的需要,也是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的需要。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在我國 0-18 歲人群中,兒童發展障礙患者約有 5000 萬人。其中,孤獨症譜系障礙患者約有 300 萬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者約有 2100 萬人,言語語言障礙患者約有 1500 萬人。

全球範圍內孤獨症呈上升趨勢,2004年美國患病率為1/166,但2020年這一數字上升到1/54。國內沒有孤獨症的大規模流行病資料,但根據由賈美香主編,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與北大醫療腦健康聯合釋出的《2020年度兒童發展障礙康復行業報告》推測,國內孤獨症患病率約為0。7~1%。

隱秘角落,孩子們的康復與未來,如何保障?兒童康復行業的“處方”在哪裡?種種問題,都需要尋找答案。

兒童康復教育是一個涉及醫療、康復、教育等多個學科的領域,一直以來,兒童康復專業人才的培養都得到了醫學教育機構,專業研究機構、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職業院校的參與和大力支援。

20 世紀 80 年代,現代醫學的新理念引入我國,兒童康復醫學事業正式起步,針對兒童發展障礙的康復行業也逐漸建立起來。但目前來看,這一行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01

人才缺口大,行業亂象壓垮父母

“其實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才太少,目前整個行業應該有 30 萬的人才缺口。” 北大醫療腦健康線上事業部經理杜俐佼說。

她表示,在北大醫療腦健康與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合作後,才發現學校其實沒有設定兒童康復專業。很多衛生院校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根本不會接觸到兒童康復技術,所以在畢業後也就不會考慮進入這個行業。

除了專業設定存在問題外,賈美香指出,兒童康復行業缺少人才還在於兒童康復師沒有專門的晉升渠道。很多人剛開始進入兒童康復行業時滿腔熱血,可幹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發現還是無法晉升,只能選擇離開行業,另謀出路。

“不像公立醫院的醫生可以評職稱,兒童康復師沒有編制,待遇也得不到保障,他們幹著幹著就好像找不到根兒了一樣 ”。賈美香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個問題我們關注了很多年,但是一直找不到解決辦法。

根據《2020 年度兒童發展障礙康復行業報告》,50% 的兒童康復師稅後收入在 3000 — 5000 元之間,更有 22。9% 的康復師月收入在 3000 元以下;康復機構中基層人員佔比 70%,管理層和最高層人員佔比不到 10%。

除了急需專業人才外,兒童康復行業還存在康復機構缺乏監管、沒有統一收費標準等問題。

賈美香表示,目前,國家沒有相關部門對兒童康復機構進行監管,而機構為了盈利最大化會採取很多不合規範的操作方式。

中小型兒童康復機構往往收費較高,最高可達每月 12 萬元,但效果卻很難保證。

資料顯示:雖然超70%的家庭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在1萬元以下,但他們卻願意把60%以上的收入用於孩子的康復干預;更有超過20%的家庭,每月的康復費用支出遠高於當月家庭總收入。

他們正傾盡所有,舉債治病

同時也看到,如今很多孩子正遊離在正常的教育體系之外。教育這道門關上了,還有就業、等等,沒人能回答。所以,雖然面臨巨大的經濟負擔,社會保障不健全、不知道如何給孩子的未來做保障令家長們更加憂心。

賈美香建議,中國的兒童康復機構不應各自為政,而要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出一套適合中國兒童發展障礙患者的康復體系。

當資本來到兒童康復領域,一方面有利於規模擴大,幫助行業變得更加規範,但同時,資本也給該領域帶來了波動,加劇了康復師的流動。

一曾參與過多個醫療機構專案投資的機構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孤獨症康復機構呈現市場化傾向,但對於投資方而言,孤獨症康復領域很難同其他投資標的產生產業協同。另外,康復醫療機構的收費標準使得目前真正能夠開設優質康復醫療機構的地區仍僅限於一二線城市。由於支付水平的限制,相對優質的康復的環境多在一二線城市中,“二線城市可能都很難實現。”

02

先行者的探索之路

作為兒童康復教育領域的“國家隊”,“政用產學研”是北大醫療腦健康的關鍵標籤。自成立以來,北大醫療腦健康便致力於圍繞孩子做好康復,並以建設標杆兒童康復基地、共建兒童康復人才標準、科技賦能機構和行業為己任。

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表示,兒童康復教育是一個急不得且蘊藏巨大空間的領域,需要科學嚴謹、絕對專業,更需要持續打磨。如今的兒童康復機構普遍面臨缺師資、缺專業、缺服務、缺健康經營模式等集體性煩惱,為了給機構“補缺”,北大醫療腦健康輸出了“A-PKU教培移植體系”,就是希望把腦健康的專業實力轉化為機構的發展能力,全方位賦能機構,與機構共生、共創、共發展,共同前行。

A-PKU 人才培養體系指得是一套從小白到成為行業專家的課程體系。有意向進入兒童康復行業的人可以透過整套課程習得兒童康復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在透過第一階段的考試後,會得到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頒發的合格證書。持有此證書的人可以選擇上崗成為一名初級兒童康復師,同時,還可以繼續進行更高階段的學習,以實現能力的提升和與此對應的職業進階。

在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剛落幕的 “A-PKU 校園杯兒童康復技能大賽 ” 是北大醫療腦健康落地 A-PKU 人才培養體系在 “ 高校預備 ” 階段的重要一步。杜俐佼稱,這是第一屆兒童康復技能大賽,之後還要啟動第二屆、第三屆比賽。透過比賽的形式,可以讓更多學生了解到兒童康復師這一職業。

目前,北大醫療腦健康聯合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等機構,共同釋出了《全國孤獨症康復教育從業規範培訓》,希望能幫助兒童康復教育事業向專業化、規範化發展。只有從源頭上去好好培訓老師,行業研發出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考試題庫,建立一個真正的行業管理委員會,兒童康復行業才能慢慢發展起來。

2021年開年,為描繪出更具象的兒童康復行業版圖,給家庭、康復從業者、機構爭取更多的社會保障與支援,北大醫療腦健康啟動了針對兒童發展障礙家庭、兒童康復從業者和兒童康復機構的全國性線上調研。《2021兒童發展障礙行業報告》的出爐,給兒童康復行業做了完整清晰的描繪。

03

科技給兒童康復行業開啟新局面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韓濟生表示,行業要謀求長遠發展,從業人員需要有社會責任感,尤其是醫學領域,醫生要對患者負責;康復老師、機構要對孩子和家長負責。

我國兒童康復治療道阻且長,亟待專業化、標準化改革。人才培養、機構創新發展是時代前行的需要,也是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的需要。

兒童康復是一個多學科交叉,多領域融合的行業,前沿的學科與學術進展推動著我國兒童康復相關工作的創新發展。

在醫學推動的同時,科技也貢獻著力量。科技融合醫療,打開了兒童康復行業新局面,以技術為導向帶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以人為本的初衷加倍強化,催進著行業改革。

京東健康已經實現在醫療大健康領域全面、完整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佈局。目前,已經從產品和業務佈局形態實現了醫療的全場景、全流程、覆蓋使用者全生命週期,並有一整套精準化的運營和服務體系。

2021年,京東健康與北大醫療腦健康一起打造線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實現線上和線下閉環式服務;也將聯動患兒家庭、醫院及康復機構,搭建一個從兒童的識別、篩查、治療到康復的整個環節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平臺。

作為中國專業的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服務平臺,大米和小米已集結了一個跨孤獨症兒童康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多學科團隊,自主培養了700餘名康復師和治療師,擁有32名海外留學歸來的博士碩士,數十名行為分析師、副行為分析師。

大米和小米開發RICE AI評估室,透過全方位的投影方式,以及相對隔音的環境,幫助孩子和家庭更好地浸入評估過程,完成安靜輕鬆的評估互動。互動中所有的實驗資料,都由尖端的裝置進行採集,隨後由RICE系統的智慧大腦進行處理和分析,與傳統評估相比,該產品可以在更短時間內給予家長相應的反饋以及建議。

隨著兒童康復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孩子的康復干預需要機構和家庭的共同參與。這種“家校共育”模式正逐漸從研究階段進入實踐階段,成為兒童康復發展的新趨勢。家校共育,關鍵在“共”,目標在“育”。機構和家庭干預相輔相成,家校合作協同育人,才能達到“1+1>2”的效果。

行業難題急需解決,政策傾斜,科技助力,“康復經濟”逐漸受到重視,特殊孩子的未來有更多人守護。

宣告: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