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南京城破之後,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謎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南京,金川門。

鎮守金川門的曹國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在谷王府護衛官軍的協助下開啟金川門城門,將早已守在城外的朱棣大軍放進南京城。

建文年間的南京,皇帝平時所生活工作的區域稱為宮城,位於南京城東隅,有御河環繞,即今明故宮遺址一帶。宮城南北長達2。5公里,東西寬達2公里,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後廷六宮兩部分。在宮城城垣上開築城門有午門、左掖門、右掖門、東華門、西華門和玄武門。

宮城外還有一道城牆,稱為皇城。城垣上開築城門有洪武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

皇城之外,是都城的城牆,稱為內城。共有太平門、三山門、聚寶門、通濟門、正陽門、朝陽門、神策門、金川門、鍾阜門、儀鳳門、定淮門、清涼門、石城門十三座城門。(其中的聚寶門後來改名為中華門)據說整個內城的城牆周長大約36公里,不但是當時明王朝最大的一座城池,也是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由於宮城距離鐘山太近,不利於城防。於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內城之外又開築了一座外郭城。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內城外圍的黃土丘陵築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牆並開設城門18座,所以俗稱“土城頭”。

南京城破之後,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謎

明時南京城防簡圖

燕軍入城之後,最大的終極目標當然就是皇帝朱允炆。對於朱允炆的結局,《明太宗實錄卷九上》是這樣記錄的:

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乃嘆曰:“我何面目相見耶?” 遂闔宮自焚。

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

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來為扶翼爾為善,爾竟不亮而遽至此乎?”

這一段的描述很有意思,這裡的建文君指的就是朱允炆,他是無法忍受自己以失敗者的身份出現在四叔朱棣面前吧。這裡的“上”指的是朱棣,這裡的“中使”指的是太監劉通。至於這位劉公公究竟是去救皇帝還是殺皇帝,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根據出土的《故太監劉公墓誌銘》裡面寫的“六月,渡大江,奪金川門,平定金陵,肅清宮禁。”這句話來看,殺皇帝的可能性更大。

而滿清所編纂的《明史卷四-本紀第四》是這樣記載的: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雲帝由地道出亡。

這一段的記載頗有些令人迷惑的地方。按《明史》的說法可以理解為宮中起火後並沒有找到朱允炆,只是發現了皇后的屍體,所以才有“或雲帝由地道出亡“這個記載。

我的理解是這裡所說的“帝不知所終“其實也是很隱晦地指出朱允炆可能並非自殺,另外這裡的帝后應該理解為皇帝和皇后兩人。因為在《明太宗實錄》中明確記載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南京城破之後,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謎

《大明風華》中朱棣進入南京皇宮

根據筆者對史料的整理和分析,個人認為朱允炆絕無可能逃脫殺身之禍,理由如下:

1、 在金川門失陷之前,朱允炆本人並沒有逃跑的打算。

6月8日,朱棣大軍到達龍潭。6月9日,朱允炆問計於方孝孺,方孝孺認為城中尚有勁兵二十萬,城高池深,糧食充足。換句話說,如果固守的話,以南京城的防禦力,加上城內充足的兵力和糧食儲備,守上幾個月是沒有問題的。同時方孝孺認為還應該盡撤城外民舍,驅民入城,足以為守。城外積木,悉運入城。這樣一來“彼無所據,雖來能久駐乎?“朱允炆認為很有道理,下旨按照方孝孺的方法進行堅壁清野。

對於朝廷這種防禦政策,朱棣其實是很頭痛的,因此在《明太宗實錄》中對此做了惡毒的抨擊。

建文君從其計,乃役軍民、商賈、工匠,日夜拆屋運木,盛暑飢渴,勞苦不勝。死者相枕藉,嗟怨盈路城外。積木既多,兵民疲於搬運,私縱火焚之,火連日不息。西南城崩,役兵民修築未竟,東北城復連崩不已。兵民老壯,晝夜不得休,鹹有來蘇之望乃。

除了固守待援,方孝孺還提出應實行緩兵之計。建議讓曹國公李景隆、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到朱棣軍中議和,根本目的是以割講和為辭,用覘其虛實。以待援兵至,則選精銳數萬,內外夾擊,決死一戰,可以成功。這一點從戰略上來說也沒什麼問題,當時朱棣孤軍深入,利在速戰。如果被拖在南京城下曠日持久的話,四方勤王軍隊一到,戰局就不好說了。特別是當時朱棣的親妹夫駙馬都尉梅殷擁兵淮安,離南京咫尺之遙。

對於李景隆等人提出的割地講和,朱棣不屑一顧,他質問道:“且今割地何名?皇考混一天下為天子,諸子已裂土分封,各有定分。割地之說孰主張?是此又出奸臣之計也。“隨即進一步指出:” 吾今之來,但欲得奸臣耳。公等歸奏上,但奸臣至是,吾即解甲免冑,謝罪闕下。退孝陵,歸奉北藩,永祇臣節。天地神明在上,吾之此心明如皎日,不敢渝也。“

6月10日,李景隆等人回到南京向朱允炆彙報此行結果,李景隆還著重指出:“彼必欲得罪人。“這裡的罪人,指的就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等人。但是朱允炆對戰局還抱有幻想,還不願意壯士斷腕,因此希望李景隆等人再去糊弄朱棣說” 罪人俱已竄於外,無在京師者。俟執至,則來獻。“目的還是”用以緩我師。“李景隆當然不是傻子,他要是這樣去把朱棣當傻子,朱棣非把他扒了皮不可。看到李景隆花式找理由不願意再去見朱棣,朱允炆迫於無奈,” 令在京諸王與之偕行。“

6月11日,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到達朱棣軍營。但面對志在必得的四哥,諸王也只能說一句:“諸弟之來,豈得已哉?“回到南京城內,估計朱橞也只能和侄子朱允炆說:”四哥託我和您帶句話,交出奸臣,一切好說。“

6月12日,朱棣沒有進攻,足足等了一天朝廷的回信。但是等來的是朝廷遣人潛齎蠟丸四出促援兵的結果。至此談判破裂,第二天就發生了金川門之變。

說實話,從6月9日開始,朱棣在城下足足等了4天,不能說他沒有和談的誠意。從淮安到南京不過200公里,如果急行軍的話,在淮安的梅駙馬足以趕到南京城下。但是朱允炆從一開始就打著拖時間的算盤,壓根就沒想過認真和朱棣進行談判。君臣上下對於南京城防的實力和各地勤王軍隊抱著極高的希望,也就意味著朱允炆壓根就沒打算出逃。另外提一句,按照《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的記載,方孝孺對朱允炆的最後建議是:“即事不濟,當死社稷。“

2、 金川門失陷後,朱允炆缺乏組織逃跑的時間。

6月13日金川門的突然陷落,顯然是出乎建文帝君臣的意料之外的。朱棣進城之後立刻派出一千精銳騎兵直撲皇宮而去。“上慮朝廷事急加害周、齊二王,遣騎兵千餘馳往衛之。“周、齊二王當時拘押在皇宮西內,朱棣嘴上說是為了保護二王的安全,真實目標必然是奔著皇帝朱允炆本人而去。從金川門到皇宮不超過10公里的路,步行最多兩個半小時,動用精銳騎兵的話怎麼著一個班小時就能到了。而從金川門陷落到皇宮內收到訊息,再上報到皇帝這邊,怎麼著也要一二十分鐘吧,皇帝再召集大臣、準備車駕,還能有時間剩下嗎?更何況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朱允炆還不忘動手殺了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壽。徐增壽是中山武寧王第三子、燕王妃徐氏的兄弟,燕王朱棣的小舅子。此前“上之舉義,增壽最效勤誠。有發其事於朝,遂囚之。“但是朱允炆收到金川門陷落的訊息,第一時間想的不是逃跑。根據《明太宗實錄》記錄:

上入金川門,建文君將自焚,命捽至,殺之君順門廡下。

捽,音zuó,根據《說文》的解釋,是“持頭髮也“的意思。史書上對徐增壽在靖難之役中的作用始終語焉不詳,但從朱允炆的表現來看,對他是恨透了。但這樣一來肯定又耽擱了不少時間,朱允炆哪裡還來得及出逃呢?從朱棣6月17日即位,6月19日立刻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賜諡忠愍。要知道當時跟隨靖難打天下的功臣們都還沒能受到封賞,徐增壽有何天大的功勞呢?只能認為是事實上拖住了朱允炆的時間,讓他沒有機會逃跑。

或許有人提出燕軍騎兵到達皇宮的時間只是理論上的,路上很有可能會遭到城內守軍或者皇宮禁軍的阻擊。事實上當時城內守軍主力都分散在各個城門進行防禦,而守禦皇宮的禁軍戰鬥力和劉通手下精銳騎兵也不可同日而語。從劉通墓誌上”肅清宮禁“上面所透露出來的洋洋自得的語氣來看,這種抵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南京城破之後,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謎

《大明風華》中朱允炆的扮相

3、 朱家子孫是有面對危機闔宮自焚的傳統的。

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正因為王妃於氏一家被牽連進胡惟庸逆案而惴惴不安,這時朱元璋派人傳旨命他回南京面聖。潭王不堪壓力,和王妃一起自焚而死。建文元年,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在面對朱允炆派出抓捕他的軍隊時,同樣選擇和王妃一起自焚而死。現在天道昭彰,輪到了他朱允炆自己頭上,可以說自焚是他必然的選擇。

另外再多提一句,南京故宮遺址現在改造成了明故宮遺址公園,似乎並沒有在裡面發現過任何的秘密地道。

透過上面的分析,個人可以很肯定的認為朱允炆必然是死於宮中的大火,但由於屍身被燒燬難以辨認,這才給了後人編故事的靈感。粗略整理一下,有關朱允炆的下落大致有:

湄江觀音崖藏君洞說、湖南新田大觀堡說、東明寺說、江西三清山說、福建寧德上金貝說等到。朱允炆的足跡遍佈福建、雲南、廣西、浙江等地,彷佛朱允炆不是逃難,而是巡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