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華夏雖有五千年,但卻有24個朝代,每一個王朝佔據四百年左右的時間,有的甚至更短。以今天的角度看,朝代雖是更迭,但都是華夏子孫,生於一個懷抱,承襲一條血脈。可古人不這麼認為,滅國乃是國仇家恨,並非兒戲,否則也不會有清朝一直存在的“反清復明”教會了。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01

其實正如諶旭杉所言,國破山河無非是外敵壓迫、內部集團分裂瓦解或底層人民起義這三要素,但三個誘因的發生並非一蹴而就,往往是需要時間來推波助瀾,逐漸走向瓦解,也就是說這三者並非是直接因素。

先說外敵壓迫,最為明顯的就是南北宋時期,當年北宋因燕雲十六州遲遲未收入囊中,導致騎兵力量不足,無法與持有大量兵馬的遊牧民族遼國相對抗。

可與遼國、西夏的戰爭雖一直存在,但北宋的經濟依然熠熠生輝,南宋同樣如此,若非後來蒙古鐵騎入主中原,趙家王朝也不會徹底湮滅。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再說內部集團瓦解,最典型的莫不如東漢時期,經過光武帝劉秀重新收拾的大漢江山,實力也低下西漢時期。

兩漢期間,外戚一直都是一大隱患,開國有呂雉、中期有竇漪房、後期更是冒出來王政君,期間宦官更是與其勾結、爭鬥,將為百姓服務的皇權變成爭權奪利的工具。

可這也是一直持續到黃巾大起義時期,曹操才開始挾天子令諸侯,東漢失去對諸侯控制,最終三分天下。

至於底層人民起義,更是不值一提,古代歷史上就沒有一次農民起義成功的。說到底他們只是動搖統治者的根基,如陳勝吳廣、太平天國等都是馬前卒,改朝換代的事情還是需要貴族來做。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所以這三個條件只是王朝破滅前的一道警示,政權覆滅這三個並非真正誘因,這三個深埋著的因素才是王朝破滅的關鍵之處。

02

諶旭杉認為,被埋藏在下面的因素便是財政的破產,而其中的催化劑就是人才的逆向淘汰。用簡單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隨著王朝的發展,國家的股肱之臣逐漸被淘汰,人才逐漸減少,反倒是奸佞小人登上了政治舞臺,迷惑君主,干擾國家程式的正常執行。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所以當亡國三要素逐漸發展到財政破產或是人才逆向淘汰之時,在亡國三要素無法得到解決的前提下,那麼帝王眼睛中看到的繁榮其實是王朝最後的餘光。套用這個公式,我們可以解釋歷代王朝的滅亡過程。

明朝:東廠和錦衣衛相互制衡,朝堂爭權奪利,官員人人自危,有志之士以死明志導致人力資源逆向淘汰;與此同時朱元璋定下以天下百姓來供給皇家子弟的政策,逐漸養虎為患,後期財政無力負擔龐大開支,出現財政破產情況;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滿清入主中原,外敵壓迫明朝覆滅。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清朝:帝王以儒家學說實行專制統治,八股學說導致人才資源逆向淘汰;憑藉著清王朝自給自足的狀態,原本可以躲過一劫,豈料列強轟開國門,割地賠款各種條約紛至沓來,出現財政破產情況;之後各地勢力如民間和軍閥的內鬥表面化,底層民眾脫離原子化狀態,人民起義和外敵壓迫之下,清王朝滅亡。

秦朝: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暴虐,致使忠臣蒙冤遇難,人才資源逆向流失;一系列工程如長城、阿房宮以及秦皇陵的修築,導致秦王朝財政破產;最終底層人民脫離原子化狀態出現陳勝吳廣起義,昔日收服的六國紛紛脫離,內部利益集團崩盤!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03

所以單純的亡國三要素並不會將王朝拖到無法挽救的地步,但若是王朝已經表現出財政緊張以及人力資源匱乏之時,那這個政權恐怕挽救也只是徒勞。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內部利益集團的瓦解是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如北宋新舊勢力的爭奪,你方唱罷我登場將北宋政治搞得烏煙瘴氣,卻最終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再說明朝之時的東林黨爭,只能勉強相互制衡的局面,無法調和。

亡國三要素並非引爆線,套用這個公式,一舉解開王朝滅亡原因

但是最為明顯的就是滿清開國,作為中原的外來民族,滿清在調和與漢族的文化差異之時雖有鬥爭,但最後卻是民心所向,成就了康乾盛世。當然敵對雙方若都有矛盾,那麼便需要考察哪一方的鬥爭更為嚴峻,滿清在入關之時順治與多爾袞等人爭鬥,可其中程度遠不如東林之爭,滿清為的政權,東林為的是私利,自然明朝破滅。

所以王朝滅亡並非是一朝一夕之間所成,其背後所蘊含的各種因素共同推翻了這個王朝,簡單的一句話無法概括這個王朝四百年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