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過濾人脈:通訊錄5000人卻成了麻煩的根源

年輕人要存本事不存錢,存人脈不存錢。沒人脈做不成事,沒本事有人買也白搭

——任正非

你會有這種錯覺麼,結交的一切朋友,認識的所有人都是我的人脈

殊不知這些“人脈”消耗的時間,或者也在影響你的發展

比如,前任老闆喜歡半夜發信息,如果回,能和你聊到半夜

半夜1點,沒有收到我的答覆,打了17個語音、電話

職場人每日的空閒時間,全都奉獻給了過往的“人脈”

這些人脈在你需要幫忙時,會幫助你麼?通訊錄5000人,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是誰伸出手

過濾人脈,才是職場人必學技能

過濾人脈:通訊錄5000人卻成了麻煩的根源

過濾技巧

社交成本決定人脈上線

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一個人能力和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其難以維持超過150位社交關係。

頻繁的聯絡和互動會導致社交成本的增加。倘若你的“人脈”不經過濾,超出你的可承受範圍,你就已經應接不暇了,更別提深度合作了。

縱深人脈,向下相容向上延伸

你一定見過這樣的人,見到重要人物求合影;逢年過節群發簡訊;聊天必稱大佬;參加聚會到處撒播名片;聊了幾句投緣就覺得是人脈

所謂的人脈職業五花八門,當遇到與之相關專業問題,卻沒有一個職業相關的朋友幫助他

多、雜、亂的社交網路,並不會對工作有多大的幫助。

細緻、縱深、精煉的朋友圈,才更有利於職業發展。

留意“弱聯絡”人脈,實現高效率交流

弱聯絡的人指,不常聯絡的人卻可以幫你把外界不同的社交圈子連結起來,從圈外給你提供有用的資訊

當然過多的弱聯絡朋友會增加不必要的噪音。篩選相關行業,交流心得,達到互補,實現高效交流。

過濾原則

關係分層,割斷麻煩根源

從上家公司離職後,領導總是隔三差五找我幫忙,礙於是前領導的身份,不好意思拒絕。但漸漸的發現,前領導只是把我當成了工作工具,幫忙分析問題,卻私下沒有任何來往。於是,我刪了領導。

人脈的基礎是相互利用。利益交換才能被連線到一起,但不是單向利用

職場中,我們需要辨別同事、領導的性格是否可以深度接觸,然後將其劃分入不同的人際關係領域,

沒有用就過濾到。

資源≠價值,公平交換才能雙贏

關係對等、勢均力敵,才能實現長久的互相合作

人脈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

能力是1,人脈是0,沒有這個1,後面再多的0都沒有意義

人脈也是,

不是你認識誰,而是你是誰

要從索取者,變成吸引這,相互成就才能達成深度合作

不要等到需要才想起來聯絡感情。即使過濾後的人脈也要懂得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