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練一輩子形意拳,站一輩子三體式

形意拳中有一句話“萬法出於三體式”,或者可以武斷的說沒有三體式就沒有形意拳,任何不練三體式的形意拳都是耍流氓(笑)。但三體式並不能給一個從來沒練過武的人站,必須要有一個準備的過程,民國期間的很多形意拳大家都是由練習其他拳種打下基礎後,甚至已經堪稱高手了,才習練形意拳達到武術至高境界的。

我認為在站三體式前至少應該達到這幾個條件,下半身要求:正踢腿腳可以過肩、僕步手可以抓住前腳、馬步可以蹲到兩三分鐘、腳尖挨住牆身體可以完全蹲下去。上半身要求:肩部關節能自動拉開空隙、肘部關節旋轉靈活、站渾圓樁已找到虛領頂勁之感。並且打心底接受放鬆和去除拙力的練法,對“內氣”的說法並無排斥情緒,反觀現在有些練內家拳的人否定了“氣”的存在,把傳統武術全部都用力學去解釋,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有了以上的基礎就可以進入三體式的訓練中了,站三體式雙腳距離大概兩腳半,後腳跟與前腳尖在一條直線上,後腳與這條直線夾角為45°,前腳15°左右。大腿垂直於地面(很關鍵),尾巴骨微微回捲有托住小腹丹田之意,命門後凸讓腿腳之力順腰部上行背部。尾骨回捲讓腿腳之力達到腰部,命門後凸讓腰背合一。背部聚集了力道後,肩胛橫開向前相合,大臂也有了力,前手肘部一轉肘尖向下,大臂與小臂之間的夾角為135°,手掌自然立起,勞宮穴吸力主導五指指尖回鉤,虎口撐圓,這條勁路就算是打通了。後手大魚際微微貼住肚臍,手形與前手相同,後手指尖找前手指尖,與鼻尖、腳尖相應,是為三尖相照。做到以上的要領後整勁已經有了,此時虛領頂勁再一加上,整條脊椎又活了,全身勁力的質量更上一層樓。

練一輩子形意拳,站一輩子三體式

三體式的總綱領是六合,因為形意拳最早叫“心意六合拳”嘛,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即內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即外三合。外三合要交叉相合,即左手與右腳合、左肘與右膝合、左肩與右胯合。內三合的“心與意合”容易理解錯了,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我們的內心,意指練拳時要有的意念,練拳站樁時內心不要糾纏在俗事上,要讓心念與意念統一起來。“意與氣合”是說意念又要與呼吸相合,知道自己在呼氣還是吸氣,有意去調整呼吸使之綿長,但若意念過重的話就會造成形意三害之一“努氣”。“氣與力合”就有意思了,有人說練拳發力時以氣催力就是“氣與力合”,但站樁時如何氣與力合呢?三體式站好,當我們吸氣時,全身有意放鬆下來,身體可以有微微的起伏,呼氣時則全身逐漸加緊,像是在發力但含住不發。這個功法也不是一直使用,每當站樁站到僵滯時,就要用一用,避免站成死樁。

最後再來說說收勢吧,因為起勢講的人多,就不講了。三體式的收勢並不簡單,保持三體式姿勢不變,全身鬆下來,主要松小腹,收勢就是要斂氣嘛,小腹不鬆氣是無處可歸的。然後平靜呼吸幾次,要有把剛剛練拳站樁消耗的氣和宇宙間好氣收斂入丹田的意念,可用三個重要穴位百會、勞宮、湧泉收氣。最後身體微蹲兩手從頭頂蓋下至丹田做最後的收氣,身體慢慢直立與兩手下降配合,此時意念為兩手托起好氣灌入體內。收勢結束,散散步讓氣血迴歸正常。

三體式是高階功法,一定不要起手就站,否則站不出感覺要怨傳武騙人了。如果三體式站了幾個月卻仍然感到枯燥乏味,那一定是站錯了,沒有體會到外靜內動的妙處,如《逝去的武林》中講,站樁一定要站出生機才對。寫了這麼多卻覺得還是沒能把三體式講明白,畢竟三體式太重要了,它蘊含著形意拳太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