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祈年文潭:有聲書會成為閱讀主流嗎?

作者:聞靜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日前釋出的《2020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達351。6億,增長率達21。8%;數字閱讀使用者規模達到4。94億,增長率5。56%,人均電子書閱讀量9。1本,人均有聲書閱讀量6。3本。

祈年文潭:有聲書會成為閱讀主流嗎?

數字化閱讀已是大勢所趨,有聲書近年來也緊隨電子書成為後起之秀。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條件,能夠隨時在一個安靜的書桌前開啟一本書去細細品讀。身處快節奏的社會,上班族在通勤時有閱讀充電的需求;親子教育中,有聲讀物對兒童來說接受度也更高。此外,視障人群對聲音內容的需求更是不容忽視。可以說,有聲書的崛起,填補了這些空白的閱讀場景。

不過,縱觀細查市面上的多家主流音訊App,他們推出的有聲書多以網路小說、輕閱讀為主,無論是閱讀量資料還是付費率資料都領先其他類別的內容。特別是一些當前熱門的IP,因本身自帶流量屬性,也特別為有聲書製作機構所偏愛。反觀之下,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則少有人問津。

一些經典的“大部頭”,因為固有的閱讀門檻,在傳統閱讀時代,確實將一些人攔在門外。有的人處於畏難情緒就沒敢邁進門,有的人硬著頭皮讀完之後,就像完成任務一些不再開啟。有聲閱讀方式的流行,或正成為經典閱讀的新變數。

今年“世界讀書日”期間,一些平臺發力經典閱讀。比如,酷狗聽書推出有聲化的經典文學作品,“中讀”則用專家知識分享的方式,把經典文字解說給讀者聽。雖然有過度簡化、轉賣二手知識之嫌,不可否認的是,有聲閱讀對經典文學的“再演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閱讀門檻,拉近了讀者與經典文學之間的距離。其對經典文字的有聲化演繹,以聲音打造閱讀的沉浸感,有利於啟用腦內的想象,培養閱讀興趣。而且“聽”經典文學的受眾人群中,除了新讀者,有一部分是本身就對書本內容有所瞭解的人,溫故知新、開卷有益,透過聲音接收的方式重新閱讀經典,對讀者來說也將帶來新的啟發。

有聲書要想“聲”入人心,並不是簡單找個人照本宣科朗誦就算完事。除了有聲書製作者的嗓音吸引力,更大考驗在於他們對文字的領悟力和編輯水平。這種“轉譯”,某種程度上無異於二次創作。從行業層面來看,以更加複雜的廣播劇形式展現有聲書,未來或將成為傳統出版業轉型的一個突破口。此外,有聲書製作機構也可大膽走出運作傳統出版物或某一類IP附屬品的舒適區,嘗試原創。說不定,未來有聲化製作也有“帶火”一位作家、一本書甚至一部電影的可能。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有聲書製作仍受困於專業標準的缺失,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也有待釐清。因擅自使用小說,有聲讀物被起訴侵犯資訊網路傳播權的案件與糾紛並不少見,亟需引導與規範,明確權責邊界,規範行業標準。唯此,更多優質的有聲閱讀內容才會噴湧而出,有聲閱讀市場及生態才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