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正因為身處黑暗,便更應提燈前行。

心中有美景,那麼眼中所見,也都是風景,若是心中是愁苦與寂寞,眼前看到的風景,多半也都只能是寂寞,讀劉禹錫的《秋風引》後,我越發地同意這樣的觀點,人的心境,將決定自己身邊的環境,自己對周邊環境的看法。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秋天的風,是從哪裡吹來的呢?蕭蕭落葉聲中,一群又一群的大雁隨著秋風飛過天邊。清晨的秋風,吹動了庭院中的樹木和樹葉,獨自一人漂泊在外鄉的人,是最早聽到這秋天聲音的人。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南飛的秋雁

劉禹錫參與變法革新失敗後,一再被貶謫,這首《秋風引》便是他被貶謫南方時,在自己客居的院中所寫。詩的前兩句劉禹錫透過發問,透過景物的描寫,寓情於景,將自己內心的孤寂和落寞全部表達在文字之中。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秋風引意境

劉禹錫這裡的“何處秋風至”和李白等人把酒問月的詩句很是類似,李白問“青天有月來幾時”?蘇軾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其實都是同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沒有回答的提問,但越是沒有人回答,提問之人的身影,則越發地顯得落寞。詩的前面兩句沒有寫劉禹錫自己,但我讀來,他就站在那裡,吹著秋風,看著天上南飛的大雁。這種情形,天地廣闊,而他身影則十分渺小,南飛的大雁是返回故土,而且還是成群結隊,而他劉禹錫呢,形單影隻,獨在異鄉,身邊連一個有共同話語的人都沒有,這樣的場景裡,怎能不孤獨。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秋日意境

而詩的後面兩句,場景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就好似一陣風,從天上的飛雁吹到了他居住的庭院,吹到了庭院中的樹上,吹到了獨自站在樹下的孤獨的旅客,他劉禹錫的身上。層次分明,結構錯落有致。讓我們從一陣秋風的角度,俯瞰了劉禹錫的處境,落寞的秋日清晨,獨自一人站在蕭索的庭院,這樣的情景,無處不散發著一股孤獨寂寞的情緒。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孤客的秋日

整首《秋風引》中,劉禹錫沒有直接表達一句自己內心的孤獨與思鄉,但是全詩所營造出的意境,讀來卻全部都是羈旅之思,都是對故鄉的懷念,用孤客來表達內心的寂寞,用大雁表達自己的思鄉,而秋風,則是貫穿著兩種情緒的橋樑,兩種情緒合在一起,便是劉禹錫想要在這首《秋風引》中所傾述的情緒。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心靈磁場

讀完劉禹錫的《秋風引》,我想起從前讀過的一篇關於磁場的文章,說是心裡能量和周邊的磁場是相互作用的。若是心中開心,快樂,則周圍也都會被開心和快樂所包圍,若是心中不開心不快樂,周圍也將會吸引來更多的不開心,不快樂。若是想要自己的人生更加的幸福和快樂,必須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積極地面對,改變自身的能量場,才能進而改變自己周圍的環境。

品讀《秋風引》,孤獨的人眼中,吹過的風都是寂寞的

心境決定我們看見的世界

就好像寫《秋風引》的劉禹錫,多年的被貶生活,他的心中有太多的愁苦,不甘,失落,孤獨,和思鄉的情緒,他的身上,滿是這樣的情緒,他所站立的位置,眼中所見到的風景,也就自然而然地被這樣的情緒所影響,於是,大樹和他一起孤獨,庭院和他一起思鄉,大雁和秋風也都在襯托著他的情緒。

你快樂,世界也美麗得像是童話,你悲傷,世界就複雜得如同迷宮。先和自己和解,讓自己對世界露出笑容,而後,我們才能收到世界微笑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