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張一鳴的“打工”經歷,揭開:為什麼有人平庸了10年?

文      /     張涔汐

張一鳴的“打工”經歷,揭開:為什麼有人平庸了10年?

01

前幾天,一個創業老闆老於抱怨自己幹啥行業都不行,員工難管理,市場難開拓,時代發展又太快等等,你從他嘴裡聽到的哪裡都是毛病。

老於創業三年破產,最後感嘆一句:

我原來是在給員工打工。

馮侖曾經說了一個數據:創業5年企業存活率是7%,10年以上企業存活率是2%。企業存活率非常低的現狀,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誰給誰打工?

我們有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

當老闆的就具有老闆思維,打工者就具備打工思維。

殊不知,很多老闆腦子裡藏著打工思維,結果自己幹得苦哈哈,結局是破產,而有些打工人卻擁有老闆思維,職場如魚得水?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的位置,而是你的思維模式。

涔汐之前了一篇文章《“打工心態”,毀掉你這3點!》。

今天我們來談談,幾大老闆思維與打工思維的區別:

02

我給自己幹,主動解決問題VS

我給別人幹,我想這麼多幹嘛

短短几年的時間,位元組公司旗下的頭條號、抖音、西瓜影片,把BAT的市場蛋糕撕了一個口子。

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80後張一鳴。

我曾經思考過,在網際網路被巨頭企業壟斷的市場,憑什麼一個80後的理工男, 在如此年輕的年齡,在如此短的時間,可以另闢蹊徑創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張一鳴曾經提到自己畢業後的打工經歷。

剛畢業,他加入了一家酷訊公司,那個時候他只是一個普通工程師,但是畢業後第二年,他已經成為四五十人的團隊管理者,不僅要負責後臺技術,還要負責很多產品的工作。

曾經有人問張一鳴:為什麼你作為一個理工男,畢業第二年,就能帶四五十人的團隊,成長速度怎麼這麼快?是不是你的表現是最好的?

張一鳴回想自己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回答:

跟我同時入職的還有兩名清華計算機的博士,論技術能力和經驗我不是最出色的。我工作的時候,不分哪些工作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只要我能解決的問題,我都會去做。

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張一鳴,雖然只是負責技術,但是遇到產品問題,他會積極主動參與討論,解決產品問題。

這種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無形中讓他快速成長。

說到本質其實是打工思維和老闆思維做事兒的方式不同:

只要我能幹的事兒,我都要去解決,這種老闆思維方式讓張一鳴不斷突破自己。

咱們可以看看身邊那些天天抱怨說:

我只是打工的,這事兒不歸我管,我幹這麼多,老闆給我多發工資嗎?

這樣的人啥時候成功了?

他們想的不是我把這事兒做好,突破自己的能力,而是我做多了,老闆佔了便宜,我吃虧了。

人的能力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的。

打工思維的人,陷入不主動解決問題,不思進取的懶散思維模式,最終惡性迴圈,讓他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而老闆思維模式讓張一鳴形成,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讓他勇敢挑戰難題,這種思維良性迴圈,讓他進步的速度一日千里。

不是因為你當了老闆,才有老闆思維,而是你具備了老闆思維,才有可能快速成長,成為一個好老闆。

03

從別人的優點,反省自己漏洞VS

他有什麼了不起,跟我沒關係

前幾天,涔汐寫了一片文章《海歸“碩士”收廢品:你嘲笑“讀書無用”,他卻在降維打擊》的文章。

海歸碩士張泉離開金融公司,看好廢品資源回收的市場,進入廢品回收公司收廢品,希望以後可以依託平臺,開分公司。

在頭條號上,汐粉們展開了一場辯論。

讀者A留言:

能掙錢的小區商務樓都被人包了,除了打價格戰。還有收廢品跟文化水平沒有一毛錢關係,最煩把啥都跟學歷掛上鉤的,北大清華牛津劍橋麻省理工畢業的就沒有過普通人的日子,啥邏輯?

我們再來看看,讀者B回答:

你錯了,我認識這個行業的許多佼佼者,能做大做好做強的都不是一般人。你的眼中只限於一店一樓一小區的貨源!而張某,卻著眼的是全國整個回收體系的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及運營模式!

早期涉足此行業的先行者基本上已經失敗,失敗的主因就是高高在上,缺乏這種下沉到最底層的體驗實踐者。

擁有高學歷高資源人才,能下沉到底層工作,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是我的對手,我絕對打起百分之二百精神密切關注他的動向!甚至會動收歸己用的心思,且立馬全方位反思自己的回收銷售體系,重構攻防體系。

兩個人的思維模式大家看出差距了嗎?

讀者A用打工思維傲慢的態度,認為:

張某隻是有高學歷的普通人,有什麼了不起,收廢品沒有市場。

讀者B用老闆的戰略思維剖析:

1、找出行業發展漏洞;

2、精準鎖定張某佈局策略;

3、欽佩張某高學歷,竟然能沉下心到底層工作的品質;

4、如果自己是競爭對手,透過張某的行動,反省自己工作體系的不足和漏洞。

其實,這兩個人的回答,是典型的打工思維和老闆思維區別的教科書般的案例。

打工思維特點:

看啥行業都沒有機會,看哪兒都是問題,幹啥啥不行,不願承認別人的優秀,傲慢的認為自己很牛。

老闆思維特點:

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捕捉到了機會,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透過別人優點反思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並且學習他人的優點快速成長。

這就是老闆思維與打工思維的不同。

04

定期覆盤總結,主動學習VS

做了就拉倒,從不學習

我身邊的一個創業者朋友,之前我提了很多次的風雲人物S姐。

我每次跟S姐相處,交流到比較深奧問題的時候,S姐總是拿出手機不斷地打字,當我談到重要的地方,她總是說:你能說慢點兒嗎?

有一次我很好奇,問她:你這業務繁忙啊,資訊不斷!

她哈哈大笑,回答:

不是的,我正在用石墨筆記把你提出得非常好的觀點,還有我發現自己思維的缺陷全部記錄下來,然後再改變自己,我要抓緊寫下來,怕忘了。

她的回答讓我有些驚訝,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謙虛,如此好學的人。

S姐定期約優秀的朋友吃飯,她吃飯的目的就是為了跟優秀朋友在交流的過程中,學到他們身上的真東西。

有一次S姐給我發了一條資訊:

涔汐,從你的角度看看我身上有哪些缺點,我想改變自己,希望你能幫助我。

一個手下上百號員工的老闆,沒有一點兒自負傲慢的態度,時時刻刻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如此之低,不斷學習,她真是給我上了一課。

S姐曾經讓我看她的工作筆記,上面備註哪一年,哪一個專案,自己什麼因素導致出現什麼問題,改變自己哪個缺點。

衡量一個人具備不具備老闆思維,在於他是否做命運的主人。

比如S姐,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改變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而我反觀身邊有些不夠優秀的人,當你在善意指出他們缺點的時候,他們第一感觸是自尊心受傷,而不是反思:咦?我好像有這個缺點。

他們工作的態度是:

我做了就做了,好壞不復盤,不反省,不總結,不主動學習,10年20年沒有絲毫成長,也因此平庸一生。

05

謀定而後動的思維體系VS

想當然,散亂點線思維

案例,兩個人要開飯店。

A看到一家飯店生意好,於是在這家飯店附近也開了同樣的一家飯店,他以為生意會火爆,但生意慘淡,被迫倒閉。

B先考察一個地區哪幾條街餐營業火爆,然後再調查每條街生意好的前三家,分析他們的菜品特色、裝修風格、定位人群、宣傳模式、營銷策略、管理模式、服務培訓等等。

結合這些案例,考慮自己的特長,然後再定位自己的飯店特色,接著選位置,再策劃裝修風格,營銷策略等等,需要的人財物,做一個預算,最後一步一步執行。

A:看了別人掙錢,管他三七二十一想了就幹,結果失敗,典型線性思維。

B:把開飯店所要考慮的一切謀劃清楚,再執行,典型謀定而後動的老闆思維。

有道是:不謀全域性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老闆思維的人,不輕易做決策,但他們需要做決策的時候,每個決策前因後果,事情發展趨勢做一個系統判斷分析,然後權衡利弊,最後再去執行,他們做的決策往往考慮周全。

A屬於打工思維,今天這個想法,明天那個想法,非常容易受環境影響,想當然做決策,嚴重欠缺周全。

以上是老闆思維和打工思維的4個區別。

李笑來曾經這麼說過很道理的一段話:

老闆和員工只是身份的標識,實際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都要為自己負責。

很多人打工,他們把同一時間出售了兩次,一次出售給了老闆,得到薪水;一次出售給了自己,得到成長。

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因為自己是打工的身份,而陷入了打工思維,換來的是一輩子的平庸。

思維決定了行為,並非行為決定了思維,當你具備老闆思維的時候,你才能快速獲得老闆級別的成長。

以上4個老闆思維,如果你都做到了,相信你一定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01

前幾天,一個創業老闆老於抱怨自己幹啥行業都不行,員工難管理,市場難開拓,時代發展又太快等等,你從他嘴裡聽到的哪裡都是毛病。

老於創業三年破產,最後感嘆一句:

我原來是在給員工打工。

馮侖曾經說了一個數據:創業5年企業存活率是7%,10年以上企業存活率是2%。企業存活率非常低的現狀,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誰給誰打工?

我們有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

當老闆的就具有老闆思維,打工者就具備打工思維。

殊不知,很多老闆腦子裡藏著打工思維,結果自己幹得苦哈哈,結局是破產,而有些打工人卻擁有老闆思維,職場如魚得水?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的位置,而是你的思維模式。

涔汐之前了一篇文章《“打工心態”,毀掉你這3點!》。

今天我們來談談,幾大老闆思維與打工思維的區別:

02

我給自己幹,主動解決問題VS

我給別人幹,我想這麼多幹嘛

短短几年的時間,位元組公司旗下的頭條號、抖音、西瓜影片,把BAT的市場蛋糕撕了一個口子。

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80後張一鳴。

我曾經思考過,在網際網路被巨頭企業壟斷的市場,憑什麼一個80後的理工男, 在如此年輕的年齡,在如此短的時間,可以另闢蹊徑創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張一鳴曾經提到自己畢業後的打工經歷。

剛畢業,他加入了一家酷訊公司,那個時候他只是一個普通工程師,但是畢業後第二年,他已經成為四五十人的團隊管理者,不僅要負責後臺技術,還要負責很多產品的工作。

曾經有人問張一鳴:為什麼你作為一個理工男,畢業第二年,就能帶四五十人的團隊,成長速度怎麼這麼快?是不是你的表現是最好的?

張一鳴回想自己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回答:

跟我同時入職的還有兩名清華計算機的博士,論技術能力和經驗我不是最出色的。我工作的時候,不分哪些工作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只要我能解決的問題,我都會去做。

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張一鳴,雖然只是負責技術,但是遇到產品問題,他會積極主動參與討論,解決產品問題。

這種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無形中讓他快速成長。

說到本質其實是打工思維和老闆思維做事兒的方式不同:

只要我能幹的事兒,我都要去解決,這種老闆思維方式讓張一鳴不斷突破自己。

咱們可以看看身邊那些天天抱怨說:

我只是打工的,這事兒不歸我管,我幹這麼多,老闆給我多發工資嗎?

這樣的人啥時候成功了?

他們想的不是我把這事兒做好,突破自己的能力,而是我做多了,老闆佔了便宜,我吃虧了。

人的能力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的。

打工思維的人,陷入不主動解決問題,不思進取的懶散思維模式,最終惡性迴圈,讓他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而老闆思維模式讓張一鳴形成,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讓他勇敢挑戰難題,這種思維良性迴圈,讓他進步的速度一日千里。

不是因為你當了老闆,才有老闆思維,而是你具備了老闆思維,才有可能快速成長,成為一個好老闆。

03

從別人的優點,反省自己漏洞VS

他有什麼了不起,跟我沒關係

前幾天,涔汐寫了一片文章《海歸“碩士”收廢品:你嘲笑“讀書無用”,他卻在降維打擊》的文章。

海歸碩士張泉離開金融公司,看好廢品資源回收的市場,進入廢品回收公司收廢品,希望以後可以依託平臺,開分公司。

在頭條號上,汐粉們展開了一場辯論。

讀者A留言:

能掙錢的小區商務樓都被人包了,除了打價格戰。還有收廢品跟文化水平沒有一毛錢關係,最煩把啥都跟學歷掛上鉤的,北大清華牛津劍橋麻省理工畢業的就沒有過普通人的日子,啥邏輯?

我們再來看看,讀者B回答:

你錯了,我認識這個行業的許多佼佼者,能做大做好做強的都不是一般人。你的眼中只限於一店一樓一小區的貨源!而張某,卻著眼的是全國整個回收體系的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及運營模式!

早期涉足此行業的先行者基本上已經失敗,失敗的主因就是高高在上,缺乏這種下沉到最底層的體驗實踐者。

擁有高學歷高資源人才,能下沉到底層工作,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是我的對手,我絕對打起百分之二百精神密切關注他的動向!甚至會動收歸己用的心思,且立馬全方位反思自己的回收銷售體系,重構攻防體系。

兩個人的思維模式大家看出差距了嗎?

讀者A用打工思維傲慢的態度,認為:

張某隻是有高學歷的普通人,有什麼了不起,收廢品沒有市場。

讀者B用老闆的戰略思維剖析:

1、找出行業發展漏洞;

2、精準鎖定張某佈局策略;

3、欽佩張某高學歷,竟然能沉下心到底層工作的品質;

4、如果自己是競爭對手,透過張某的行動,反省自己工作體系的不足和漏洞。

其實,這兩個人的回答,是典型的打工思維和老闆思維區別的教科書般的案例。

打工思維特點:

看啥行業都沒有機會,看哪兒都是問題,幹啥啥不行,不願承認別人的優秀,傲慢的認為自己很牛。

老闆思維特點:

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捕捉到了機會,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透過別人優點反思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並且學習他人的優點快速成長。

這就是老闆思維與打工思維的不同。

04

定期覆盤總結,主動學習VS

做了就拉倒,從不學習

我身邊的一個創業者朋友,之前我提了很多次的風雲人物S姐。

我每次跟S姐相處,交流到比較深奧問題的時候,S姐總是拿出手機不斷地打字,當我談到重要的地方,她總是說:你能說慢點兒嗎?

有一次我很好奇,問她:你這業務繁忙啊,資訊不斷!

她哈哈大笑,回答:

不是的,我正在用石墨筆記把你提出得非常好的觀點,還有我發現自己思維的缺陷全部記錄下來,然後再改變自己,我要抓緊寫下來,怕忘了。

她的回答讓我有些驚訝,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謙虛,如此好學的人。

S姐定期約優秀的朋友吃飯,她吃飯的目的就是為了跟優秀朋友在交流的過程中,學到他們身上的真東西。

有一次S姐給我發了一條資訊:

涔汐,從你的角度看看我身上有哪些缺點,我想改變自己,希望你能幫助我。

一個手下上百號員工的老闆,沒有一點兒自負傲慢的態度,時時刻刻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如此之低,不斷學習,她真是給我上了一課。

S姐曾經讓我看她的工作筆記,上面備註哪一年,哪一個專案,自己什麼因素導致出現什麼問題,改變自己哪個缺點。

衡量一個人具備不具備老闆思維,在於他是否做命運的主人。

比如S姐,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改變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而我反觀身邊有些不夠優秀的人,當你在善意指出他們缺點的時候,他們第一感觸是自尊心受傷,而不是反思:咦?我好像有這個缺點。

他們工作的態度是:

我做了就做了,好壞不復盤,不反省,不總結,不主動學習,10年20年沒有絲毫成長,也因此平庸一生。

05

謀定而後動的思維體系VS

想當然,散亂點線思維

案例,兩個人要開飯店。

A看到一家飯店生意好,於是在這家飯店附近也開了同樣的一家飯店,他以為生意會火爆,但生意慘淡,被迫倒閉。

B先考察一個地區哪幾條街餐營業火爆,然後再調查每條街生意好的前三家,分析他們的菜品特色、裝修風格、定位人群、宣傳模式、營銷策略、管理模式、服務培訓等等。

結合這些案例,考慮自己的特長,然後再定位自己的飯店特色,接著選位置,再策劃裝修風格,營銷策略等等,需要的人財物,做一個預算,最後一步一步執行。

A:看了別人掙錢,管他三七二十一想了就幹,結果失敗,典型線性思維。

B:把開飯店所要考慮的一切謀劃清楚,再執行,典型謀定而後動的老闆思維。

有道是:不謀全域性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老闆思維的人,不輕易做決策,但他們需要做決策的時候,每個決策前因後果,事情發展趨勢做一個系統判斷分析,然後權衡利弊,最後再去執行,他們做的決策往往考慮周全。

A屬於打工思維,今天這個想法,明天那個想法,非常容易受環境影響,想當然做決策,嚴重欠缺周全。

以上是老闆思維和打工思維的4個區別。

李笑來曾經這麼說過很道理的一段話:

老闆和員工只是身份的標識,實際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都要為自己負責。

很多人打工,他們把同一時間出售了兩次,一次出售給了老闆,得到薪水;一次出售給了自己,得到成長。

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因為自己是打工的身份,而陷入了打工思維,換來的是一輩子的平庸。

思維決定了行為,並非行為決定了思維,當你具備老闆思維的時候,你才能快速獲得老闆級別的成長。

以上4個老闆思維,如果你都做到了,相信你一定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作者簡介

: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髮雖長見識不短,

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

,歡迎關注@我是涔汐,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