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可能都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孩子天真可愛的揚起頭問道:“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此時很多家長可能有些許慌張,於是便以各種理由搪塞,比如,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是充電話費送的等等。當然還有一些前衛的父母會如實告訴孩子:你是從媽媽肚子裡透過產道分娩出來的。

此時孩子往往是難以置信的,因為自己那麼大,怎麼可能是在媽媽肚子裡透過產道分娩出來的呢?

其實不光是孩子好奇,很多人都很好奇:產道這麼小胎兒究竟是怎麼出來的?現在就來給大家組圖播放全程——

組圖播放產道這麼小胎兒是怎麼出來的?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1、眾所周知,順產分為三個產程:第一產程宮頸擴張期;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期;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而胎兒順利分娩主要涉及到前面兩個產程。

另外決定能否順利分娩的三要素是:產力、產道、胎兒。產力是作用於產道開放以及貫穿整個產程的,發動人就是產婦,另外一個是胎兒,因此本文就從產婦和胎兒兩個方面來講分娩過程。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2、當從不規律宮縮轉換為規律宮縮時,說明此時進入了第一產程,這時產婦就要在宮縮之下緩慢擴張宮頸口,開啟了漫長的“開十指”痛苦之旅。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3、這是一張從開一指到開十指的詳細圖解。

正常生理狀態下,女性的YD口不超過1釐米,但是在進入第一產程之後,歷經約需11~12小時甚至是更多的時間,使得產道開到10釐米。

此時涉及到的是胎兒的一個重要數值,那就是胎頭雙頂徑(指的是胎兒兩頂骨隆突間的距離,是胎頭的最大橫徑)。一般情況下足月兒平均有9。3釐米,因此,如果宮頸口不能全開的話,那胎兒很難出來,只能選擇剖腹產。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4、對於一個成功分娩的產婦而言,功勞可不僅僅只在於第一產程的開宮口,而是在於第二產程產力的發動。

為何胎兒可以從子宮進入到產道最終娩出?最終都逃不過產力的“加持”。因為在分娩的過程中,產婦所釋放的產力就好像是一個“推手”,一直堅持不懈的“推動”著胎兒前行,哪怕是遇到艱難險阻,產婦也會一直咬牙堅持,繼續釋放著自己的“洪荒之力”。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5、對於胎兒,整個過程,他們也從未閒著,甚至於可以說比產婦還努力。

在第一產程開宮口階段,胎寶寶會把整個身子蜷縮了起來,下頜收緊,肩膀也聚攏起來,整個人已經像運動選手一樣,做好了準備姿勢,準備藉助著產婦宮縮時的產力,從產道中出去。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6、然後整個過程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因為順產分娩從來都不是一場百米衝刺,而是一個馬拉松。

在進入第二產程時,胎寶寶會並盡全力藉助產力越過宮頸口,但是產婦宮縮是一陣一陣的,因此胎寶寶的頭就會顯現在YD口,然後在宮縮間歇期,又縮回到產道內。

此時就像是衝鋒陷陣時的一個關卡,只有越過了宮頸口,才算是取得勝利的第一步。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7、這個時候胎寶寶是會很“拼”的,如果實在是頭部過大的情況下,他們的頭型會在產道的擠壓下輕微變形,以便於順利透過產道,因此很多時候爸媽會覺得新生兒醜,就是因為在擠壓的過程中出現耳朵皺皺巴巴、鼻子扁平、頭變成堅果形等各種“醜態”。

此時父母不用擔心,因為這個時期的胎兒各個顱骨之間連線是相對鬆散而且縫隙相當大,因而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8、當然,胎寶寶除了讓自己變得“更小”之外,他們還會靈活轉換各種姿勢,以便於自己用最完美、最省時的姿態出生。

整個過程會涉及到8個動作: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前肩娩出、胎兒娩出。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9、上圖是胎寶寶出現仰伸動作,胎頭娩出,接下來就伴隨著前肩以及後肩相繼娩出。

產道這麼小,胎兒是咋出來的?組圖播放全程,看完心疼媽媽和寶寶

10、隨著全身娩出之後,至此便宣告第二產程的結束。

其實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產道這麼小之所以可以分娩出胎兒的原因是:產婦不顧疼痛的開十指+整個產程產力的使用+胎兒迎合產道的“變形”+胎兒各種姿勢的花式切換,這才合力完成了這麼一個重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