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群居的藝術》—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本文字數4208,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群居的藝術》。

輝格,本名周飆,1970年生,浙江嘉興人,199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曾長期以自由程式設計師為業,2008年受聘為《21世紀經濟報道》評論員,開有獨立部落格“海德沙龍”(headsalon。org)。著有《沐猿而冠》《自私的皮球》,譯有《自由的進化》。其所著《沐猿而冠》獲2015年《新週刊》年度新銳圖書。

人類學家、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提出過著名的“鄧巴數”理論:因為靈長類動物大腦的認知侷限,每個人能維繫的熟人關係的數量不超過150個。在人類早期社會,“鄧巴數”就像一個魔咒,一旦某個社會組織的成員超過150人,這個組織就會自動發生分裂。那麼今天我們人類身處的大型社會,究竟如何組織起來的?又是哪些因素在支撐著不斷擴大的社會組織?這絕對是一本漲知識的書:作者輝格長期緊密跟蹤海外主流人類學、進化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等最新進展,也是大象公會的重要作者和外腦。

1

小型熟人社會向大型社會擴張的動力

小型熟人社會向大型社會擴張的內在動力是什麼?大型社會是伴隨著定居生活出現的,並且隨著定居文明的成長而不斷擴大。到底是什麼具體因素推動著社會規模不斷擴大?作者認為,主要動力有四個:暴力衝突、家長權威、專業團體和武裝集團。

1、暴力衝突

作者認為,暴力衝突是人類社會組織進化過程中的核心推動力。人類在過採集狩獵生活的時候,就經常發生暴力衝突,不過在這種原始遊獵社會里,人們沒有固定領地和財產,遇到別的部落襲擊,最差的結果就是落荒而逃,去別的地方繼續遊獵,這時候的暴力衝突不會對生存造成致命打擊。

人類定居以後,每個部落有了固定的領地,人們開始在領地上建造房子、儲存存糧、飼養牲口,暴力衝突帶來的後果可就是關乎生死存亡了。這種變化就讓相鄰的兩個定居部落都會覺得,因為我有存糧和牲口,對方一定想攻擊我,而我又不知道攻擊會發生在什麼時候,為了避免財產甚至家園被搶奪,我不如先下手為強,主動發起攻擊。這種邏輯在博弈論中,叫做“霍布斯陷阱”,意思是說,即使從雙方都沒有惡意、都不想攻擊對方,經過理性推導,雙方還是不能避免發生暴力衝突。

那麼,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暴力衝突,怎麼提高安全保障?首先那就是擴大自己的人員規模,人數上有優勢。然後,相鄰的兩個定居部落,因為相對固定的鄰里關係,開始嘗試透過結盟的方式來減少雙方的暴力衝突,甚至轉而一起對付其他部落,逐漸的這種結盟活動就會迫使原本孤立的其他部落也去尋找盟友。

2、家長權威

早期的小型熟人社會,成員之間大多有血緣關係,也就是說,大家都是親戚,在沒有更高階的制度作保障的時候,親緣關係可以說是最可靠的合作基礎。但是隨著代際更替,親緣就會逐漸疏遠。

比如,你可能跟你的堂哥關係很好,但是不代表你的孩子跟你堂哥的孩子他倆之間的關係也會好。而且在早期社會,人類的平均壽命很短,三代同堂的現象都很難得,親緣關係疏遠的速度會更快,那如果遇到群族的另一個人,怎麼辨認和他的親緣關係,進而達成合作呢?

作者認為,家長權威就是維繫族群成員緊密關係的最好方法。族群由幾十個小家庭組成,每個小家庭,都由一個家長說了算:如果族群裡兩個年輕人發生了衝突,兩家的家長會出面解決糾紛,而且家長會迫使各家孩子接受家長的協商結果;如果族群決定對另一個群體發起攻擊,只需要族群裡的幾十個家長達成一致就可以了。

比如,“宗族”。在宗族體系裡,家長的權威大到讓每個家庭像單一個體那樣行動一致,這樣一來,我們開頭提到的鄧巴數對群體規模的限制,就從個體身上轉移到家庭身上了。那麼鄧巴數限制的,就不在於150個個體了,而是上升了一個維度,擴充套件到家庭數量上,相應的整個族群的規模就可以成倍擴大了。

3、專業團體

透過家長權威帶來的族群擴充套件還是有限,根據鄧巴數限制,族群的最大規模也不能夠超過150個家庭。那怎麼辦呢?想要形成更大型、更高階的社會組織,就要依靠血緣之外的專業團體。作者認為,專業團體的興起,是小型熟人社會向大型共同體發展的關鍵一步。最初的社會組織都是靠血緣關係維繫的家族,但是如果組織對成員的專業技能要求比較高,或者需要的人數很多,家族就很難湊齊這樣的人力了。

比如,你很難在家族裡組織起一支科目齊全的綜合醫療團隊。很幸運的是,人們找到了一種替代辦法,就是透過建立師徒關係來打造社會組織,古代的許多專業團體都是這麼形成的,比如學術門派、行業幫會等等。這種專業團體是怎麼推動社會組織擴大的呢?

比如,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每一個都是由同門弟子組成的學術門派。在這些門派中,師父招收弟子來傳承學術思想,被選出來的弟子,本身在性格和能力上就跟這項事業很匹配,日後如果能發展得很好,就有希望將本門派的學術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前來拜師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反過來,如果學術門派本身的影響力很大,就可以為組織裡的弟子創造更好的出路。可見,學術門派和弟子之間,是相互扶持相互成長的關係,這種良性迴圈,不僅讓學術組織的規模越來越大,也使得學術門派的“香火”燒得比家族更旺、更持久。

他們可以集中在一個地方學習,也可以散居在各地,他們可以服務於不同的君主,同時又能保持密切往來,維持共同的傳統。從這個角度看,專業團體完全擺脫了血緣和地域的限制,作者認為,這是社會組織向大型共同體發展的關鍵一步。

4、武裝集團

武裝集團的企業化,給社會結構帶來了不可逆的影響。這是什麼意思?作者解釋說,戰爭可能是人類第一個發展出精細分工的行業,在高強度的競爭中,衝突對立的雙方會爭相發展各自的武器裝備、交通設施、情報網路,而這些方面對人才的技能要求完全不同,於是武裝首領開始收集各方面的專業人才,比如武士、工匠、廚師、謀士。這種“企業化”標誌著社會組織進入了“自主構建”的階段,也就是說,武裝首領開始根據集團職能的需要,自主建立組織,實施集中控制。

武裝集團漸漸變成了一股改變社會結構的政治力量。那些被劫掠卻無力自保的群體,可能會臣服於強大的武裝首領,定期繳納供奉來換取安寧。對於武裝首領來說,他靠武裝力量把各個地方的小群體、小社會捏合在一起,而且不用處理細枝末節的地方性事物,只需要確認政治上的從屬關係,就可以不斷擴大自己的政治實體——國家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

武裝集團的企業化直接導致了國家雛形的誕生,這種改變在歷史程序中是不可逆的。一旦社會結構中出現了國家,此後即使政權崩潰、天下大亂,社會組織也不會再退回到部落狀態,而是被下一個武裝集團或者國家取代。

2

人類社會擴張遇到的阻礙

那麼人類社會在擴張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礙呢?作者在書中列舉了習俗、交通、通訊、信仰等因素,我們來說說,語言不通和交通落後。

1、語言不通

語言障礙的存在,倒不是因為人類群體一開始就說著不同的語言,而是因為人類語言的演變和分化系統實在太快了。源自同一個語言群體的兩個支系分開大約五百年,兩種語言的詞彙就會變得面目全非,兩個支系互相之間就聽不懂了。

比如,今天的48種日耳曼語,就是歐洲大陸上的語言,比如德語、荷蘭語、瑞典語,這些日耳曼語言在2500年前其實是同一種語言。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美洲,一萬五千年前,進入美洲大陸的原始族群還不足百人,但是等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美洲已經有2000種語言了。

作者進一步說,語言是群體內認同的重要基礎,承載著知識、習俗、信仰等文化元素,我們學會一門語言,不僅是獲得了一種交流工具,更是得到了一把開啟文化寶庫的鑰匙。但是在早期社會,身處在如此複雜的語言叢林之中,語言不通的人之間很難取得信任,更難建立合作關係。可以說,語言不通是小群體之間相互融合的最大阻礙。

2、交通落後

在古代,人類族群裡總是瀰漫著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恐懼,要消除這種恐懼,就得靠不同族群之間的頻繁交往。

比如,你在學校裡常常見到俄羅斯留學生,熟悉他們的談吐舉止,你的親戚朋友裡也有人在俄羅斯定居過,你時常聽他們談起那邊的風土人情,那麼你很容易對俄羅斯多一分親切,少一些恐懼,甚至感到大家都是生活在一個大同社會裡的。

但是,火車輪船出現之前,長途旅行一直是件非常艱難的事,大多數人一輩子的活動範圍都在自己家附近幾十公里之內。在陸地上,無論用什麼交通工具,常規的旅行速度也就每天30多公里。

比如,書中說宋代文人陸游受命去夔州做官,他從浙江紹興走到在今天重慶境內的夔州,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另外,長途旅行往往還意味著危險,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時候,就是在菲律賓當地的部落衝突中喪命的。可見,在古代,交通落後一直在拖累社會成員的流動性和社會規模的擴張速度。

3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權利

在大型社會構建的過程中,人類發明了權利。作者認為,沒有權利,人就沒有自由,社會就沒有效率。權利本來是一種約束人與人之間互動行為的社會規範,它告訴人們:除非有你的授權,否則別人不能對你做哪些事情。

當人們生活在越來越大的社會里,就必須建立一些通用規範,讓陌生人之間的互動行為變得可以預期,從而減輕大家的計算負擔。

1、禁律

起初,扮演社會規範角色的是禁律。禁律往往意味著特別絕對,不能變通,而且往往帶有一種神秘主義色彩,比如,一個族群的禁律規定,泉眼附近絕對不可以挖土,挖土破壞水源,而且對水神不敬,會帶來災禍。這種規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保護著群體裡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同時也把社會資源分配給了這些被保護者。可是,隨著社會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一條刻板的禁律又很難在大型社會里普遍適用了。

2、權利

於是人類創造了一個替代物,那就是權利。在作者看來,權利是一種帶開關的禁律,它為死板的禁忌帶來了變通。有了權利之後,你可以選擇保護水源,不在泉眼附近挖土,也可以選擇挖土,來開採泉眼附近的金礦。如果挖土的這個行為真的破壞了水源,帶來了糾紛,你可以透過協商來解決問題。

比如,用開採金礦帶來的收益,去補償破壞水源帶來的損失,只要補償足夠多,而你在補償之後還有利可圖,這種交易就很容易達成。

權利的興起,讓個人行動變得更加自由,權利提高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所以作者認為,在社會規模不斷擴張的過程中,權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