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前幾天的一則新聞,讓全網沸騰。

《親愛的》原型之一孫海洋,終於找到了被拐賣的兒子。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長達14年57天的追尋,得到了令人欣慰的結果。

孫海洋夫婦抱著兒子孫卓止不住落淚。

團圓的喜悅,也感動了無數網友。

本來是好事一樁。

沒想到,

輿論很快就變了味

不少網友狂罵兒子孫卓:

「白眼狼」「晦氣」「生個胎盤也比生他強」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這巨大的爭議。

源於孫卓表示

「不希望養父母被判刑」「沒有對養父母產生過恨意」

而且在認親儀式後,他就回到了「養父母」家。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網友站在「絕對正義」的一邊和親生父母狠狠共情。

支援法律對買家進行懲罰,這當然沒錯。

但孫卓的選擇,難道真的這麼值得批鬥嗎?

下面這部電影,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新的思考——

《如父如子》

そして父になる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這部傑作,豆瓣13萬人打出

8.7

的高分。

曾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並提名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是枝裕和將「抱錯孩子」這樣一個狗血故事,處理得細膩不落俗套。

今天,我們就從電影中兩個孩子的視角,重審親情的羈絆。

慶多

琉晴

兩個男孩,同一天出生在同一家醫院。

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

慶多成長在富足的中產之家。

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父親在一流企業做建築工作。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琉晴則生活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裡。

父親經營一家破舊的電器鋪,母親在快餐店打工。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兩家父母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

但平靜的生活在孩子們6歲時,突然被打破。

他們被醫院告知:

孩子抱錯了

為了把孩子們的傷害降到最小,醫院建議他們在半年內把孩子換回來。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合著六年來都在為對方養孩子

但,長達六年的陪伴和為人父母由衷的情感,要在短短六個月就抹去。

確實也不簡單。

於是雙方都決定先見見親生孩子,再慢慢決定。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因此不同的家庭教育,會培養出孩子

截然不同的性格

慶多和琉晴也是如此。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慶多是家中獨子,性格乖巧內向。

養父對他要求十分嚴格,但工作忙碌,很少陪伴他。

養母是全職太太,非常溫順,待人接物彬彬有禮。

這樣的家庭,也培養了慶多

禮貌溫吞,做事規規矩矩的性格

各種日常的招呼和禮節他都不會忘記。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在父親的期盼和要求下,即便他不喜歡彈琴,也會耐心練習。

因為繼承了養母的處事方式,他天性也不喜歡競爭,看到別的小孩比自己彈得好也會真心讚賞。

一家三口精緻體面,但總是欠缺了一點活力。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而琉晴的性格恰恰相反。

他是家中老大,

調皮活潑,不拘小節

喜歡放風箏,也喜歡打遊戲,活脫脫一個孩子王。

性格上和養父相似外,他還繼承了養父那句經典口頭禪「Oh My God」。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也因此他的情緒非常容易捕捉。

大大咧咧,但該有的禮貌也沒落下。

他會在一頓大餐後向爸爸媽媽致謝,也會細心負責,照顧弟弟妹妹。

一大家子生活雖然不富裕,但熱鬧歡樂。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兩個性格迥異的孩子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因而,逐漸開始交換生活,必然會給他們增添很多的不快樂、不適應。

生活習慣的變化就是一道檻

即便面前是親生父母,慶多感受到的更多是陌生。

一直以來形成的內向性格,讓他和這個吵鬧的家庭有天然的隔閡。

當生母教弟弟妹妹數數時,他只能在一旁看著。

猶如隔著透明的結界。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吃飯,慶多也顯得格格不入。

他看著不會用筷子就用手抓飯的弟弟。

還有絲毫沒有餐桌禮儀,對著食物打噴嚏的親生父親。

大大的眼睛裡充滿了困惑。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跟大家擠在一塊洗澡,就更不適應了。

雖說是回到了血緣家庭,但卻像誤入了別人的人生。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所以,即便慶多終於實現了他的小小願望,有了弟弟妹妹的陪伴。

但也並不能真正打通內心的壁壘,他還是會感到孤獨。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這種強烈的不適應感,在琉晴身上同樣應驗。

雖然從簡陋的房子搬進了酒店一般的房間。

但是親生父親給他立下了很多規矩。

包括日常習慣,比如不許咬吸管、好好拿筷子、坐著上廁所、一個人洗澡。

學習娛樂也有要求,每天要讀英語單詞、玩遊戲有時間限制……

也就是這些規矩,讓琉晴覺得非常束縛。

平淡沉悶的生活讓他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或許可以隨著時間改變。

但情感認知是很難突然說變就變的

對他們來說,新家庭,只是一個暫時的住所。

他們對這裡的人和物沒有歸屬感。

即便是親生父母,也很難在他們心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爸爸媽媽。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琉晴剛到新家時,生父規定他以後要喊他們爸爸媽媽。

但是琉晴不能理解,於是反覆追問。

彷彿心裡的某個按鈕被觸發了,重複喊著「你不是我爸爸」。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孩子的反應總是如此直白,毫無掩飾地表達著對新生活的抗拒

他畫畫時也還是會畫出自己養父母的模樣。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甚至還冒險偷偷坐車跑回養父母家裡。

可想而知,這讓親生父母非常傷心。

琉晴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和親生父母共情。

再加上他已經養成叛逆隨性的性格。

所以來自親生父母的責怪對他來說也不痛不癢。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和琉晴一樣,慶多也無法喊眼前的人為爸爸媽媽。

雖然他不像琉晴那樣把抗拒寫在臉上。

但總歸從新家庭中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

他甚至比以前還要沉默寡言了,有時直接會躲進壁櫥。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生活的鉅變,讓孩子們一時無法接受。

這是很自然的。

成長環境很大程度上培養了一個人的性格,他對世界的認知、對身份的認同。

因而,切換到全新的環境,不僅意味著和過去的生活、親人、朋友告別。

更意味著要塑造一個全新的身份

這對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孩子們來說,無疑

是一道猝不及防的沉重課題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是枝裕和用細膩的筆觸,補全了類似事件當中缺失的

孩童視角

正如最近被熱議的孫卓。

作為旁觀者,我們出於一份樸素的正義感,對人販子和買家深惡痛絕。

因而無法認同孫卓的選擇。

但或許只有代入他的處境,才能感受到這種突如其來的生活鉅變,是一時無法消化的。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電影中的兩家父母,因為護士犯的錯誤而抱錯了孩子。

最終在磕磕碰碰中走向和解,逐步重建羈絆,詮釋著人性的脈脈溫情。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而現實中,加上了拐賣兒童這一層犯罪事實。

撫養孫卓的吳氏夫婦,作為犯罪鏈當中的一環,便談不上任何溫情之處。

但是,在孫卓的視角當中。

過去的十幾年的生活裡,他一直被矇在鼓裡,就像電影當中的兩個孩子。

在外人眼中,他過著被篡改的人生。

但對他自己而言,他的生活和同齡人無異。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只有像《如父如子》一樣代入孩子們的視角。

我們才能試著去理解問題的複雜之處,以及選擇的困難。

實際上,類似的困境,普遍發生在被拐兒童身上。

和孫卓一樣,《失孤》原型郭剛堂被拐

24年

的兒子郭振,也一樣選擇回到買家那裡。

「梅姨案」中申軍良被拐

15年

的兒子申聰,突然見到親生父母也會畏懼和退縮,甚至不敢和親生父母相認。

還有些被拐的孩子,甚至將親生父母的聯絡方式拉黑,拒絕接受現實。

正像申軍良所說:

「那些橫亙在家庭中的裂痕,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認親儀式就可以消除的。」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選擇留在親生父母身邊。

比如被拐14年的符建濤。

捫心自問,我們沒有立場去站在上帝視角對孩子們加以道德審判。

畢竟,他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他們的人生本來可以像平常人一樣。

是人販子的犯罪行為,逼迫他們不得不做出兩難的選擇。

他們暫時的選擇,或許是我們這些置身事外的觀眾們所不能理解的。但人生出現如此天翻地覆的改變,總需要時間來癒合。

也許等他們心智更加成熟之後,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但無論如何,這是他們自己的人生。

而孩子的親生父母,真正在意的,也是孩子的生活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孫海洋理解孫卓回山東的選擇。

他來到孫卓生活的地方,希望感受這十幾年來孩子的生活。

「給孩子時間,不用擔心。」

團圓是他的追求,而尊重孩子,這是他心中的信念。

同樣,郭剛堂尋回自己的孩子後,也選擇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長達24年的尋找後得到這樣的結果,網友說他是「二次失孤」。

但對郭剛堂來說並不是這樣。

他知道孩子不是一個機器零件,也知道感情這種東西不是說沒就沒,說有就有的。

他願意留出時間,來為親情的彌合做準備。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尋找孩子

15年

的申聰爸爸申軍良。

在漫長的尋找中,恨不得把人販子和買家「一刀一刀地削」。

可當他真的和孩子相認,他卻選擇不再起訴買家。

他擔心的是買家坐牢,自己的兒子也會承受著痛苦。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

所有類似的選擇,並不等同於原諒。

也不應該接受偏頗的指責與謾罵。

人販子的行徑令人憎惡,一個個無處可尋的孩子和破碎的家庭也令人心痛。

但無論如何,怒火不應該宣洩在受害者身上。

讓憤怒和法律懲罰那些把人當做商品的買賣。

但請把把善意留給這些倖存的受害者。

刷屏熱搜後,他被罵晦氣、白眼狼,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