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壞習慣為什麼很難改掉?警惕看不見的“摩擦力”

Get養成好習慣的心理學方法

壞習慣為什麼很難改掉?警惕看不見的“摩擦力”

本文作者:向睿洋,華章心理策劃編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社會心理學碩士,北師大心理學學士,知乎心理學優秀答主“向伯”

我和很多人一樣,有一些壞習慣,最困擾我的就是晚上刷小影片,常常吃完晚飯後,躺在床上一刷就是幾個小時,小影片APP總是能不斷自動播放我感興趣的內容。

我也想養成一些好習慣,比如每天鍛鍊,為此我買了運動服、健身墊,卻很少能穿上運動服,鋪開健身墊,真正做些運動。

我當然知道,看影片更輕鬆,鍛鍊更辛苦,於是我不斷自責:

多半是廢了,我就是沒有意志力,總是屈從於簡單的快樂的誘惑。

在讀了《習慣心理學》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

原來讓我不能克服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的不是意志力,而是“摩擦力”。

壞習慣為什麼很難改掉?警惕看不見的“摩擦力”

01

遍佈於每個人生活的摩擦力

我們都在學物理的時候學過摩擦力,也就是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以此類比,可以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現象。

在物理學中,讓一個物體不能順暢運動的力叫作摩擦力;

而在生活中,讓一個行為不能順暢發生的因素叫作摩擦力。

什麼是順暢發生?順暢指的是不需要我們仔細思考,甚至不需要思考,我們就能下意識地做出某個行為。

比如,正是因為小影片APP對你的觀看喜好進行了學習,並且設定了自動連播,所以你想都不用想就一個接一個影片看了下來,這就是縮小了繼續觀看的摩擦力。

又比如,我把健身墊捲起來,放在櫃子裡,每天要鍛鍊都需要開啟櫃子、鋪開健身墊,甚至可能我還要換上運動服、還要在鋪開健身墊前拖地,這些事都需要我有意識地去做,讓鍛鍊變得困難,這就是增大了鍛鍊的摩擦力。

02

摩擦力怎樣影響著我們

在如今的生活中,一個有些不幸的事實是,

最懂得如何藉助摩擦力來塑造我們的行為的是商家。

已經提到的短影片APP便是一例。

不妨想想支付方式的變化。從前,我們使用紙幣付款,從產生購買的想法,到實際成交,我們還有看到錢、數錢的過程供我們深思熟慮,決定是否真的要花錢;

後來,我們刷卡支付,看不到錢也不用數錢了,只有掏出銀行卡的過程供我們再做些思考;

壞習慣為什麼很難改掉?警惕看不見的“摩擦力”

再後來,我們用手機支付,再也不會有因為忘帶銀行卡而延緩購買的時候,只有輸入支付密碼的瞬間供我們做最後的思考;

到如今,很多商家和平臺開啟了免密支付,於是從產生購買想法到支付之間再無阻礙,零摩擦力讓你花了更多的錢,讓商家賺到了更多的錢。

不妨再想想超市裡商品的擺放。超市總會把促銷商品區放在離收銀臺最遠的地方,增大購買促銷商品的摩擦力,並且讓你為了購買促銷商品不得不穿過長長的走廊,並在此過程中看到兩邊貨架上不促銷的商品。否則,如果促銷商品放在最外面,你很可能只買促銷商品就走了。

超市還會把糖果、冷飲、雜誌等非必需但充滿誘惑力的商品放在收銀臺附近,減小你購買這些商品的摩擦力,讓你排隊等待結賬時,能自然地拿起一些放進購物車裡。

03

小小的摩擦有大大的力量

產生摩擦力的因素往往很小,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但它們產生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種影響也被稱為“環境的力量”。

比如,你知道嗎,

影響健身房會員健身頻率的一大因素竟然是家到健身房的距離。

如今在大街上,總是冷不丁就會收到一張健身房的小廣告。健身房當然希望有儘可能多的人辦年卡又不去。事實是,確實有很多人辦了健身房的卡卻很少去健身。研究者對哪些人更可能去健身很感興趣。

壞習慣為什麼很難改掉?警惕看不見的“摩擦力”

2017年,美國的一家資料分析公司透過分析750萬臺手機的資料研究了這一問題,發現那些住在離健身房6公里的人一個月至少去5次健身房,而那些住在8公里以外的人平均一個月只去1次。2公里距離的摩擦力就把經常健身的人和不健身的人區分開來。

距離帶來的摩擦力還有更多的例子。

研究者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一天,一些學生來到實驗室,實驗室桌上離座位很近的地方放著一盒爆米花,遠處的櫃子上則放著一盒蘋果。研究者請學生獨自在房間裡等待幾分鐘,可以隨便吃實驗室裡的東西。

過了幾天,這些學生又來到實驗室,同樣在房間裡等待,這一次放在桌上的是蘋果,遠處櫃子上的是爆米花。

研究發現,當爆米花觸手可及時,這些學生攝入的熱量多出了2倍。僅僅是需要站起來、走幾步才能吃到爆米花,就讓他們少攝入了一大半的熱量。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發現:在美國的中式自助餐廳裡,那些有肥胖問題的顧客總是選擇離取餐區近、面對取餐區的座位,而身材苗條的顧客總是選擇離取餐區遠、背對取餐區的座位。有肥胖問題的顧客無意中減小了加餐的摩擦力,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這變成了他們肥胖的原因。

04

讓它簡便易行:藉助摩擦力的力量

做菜的時候有一個大忌,就是做一步看一步。對於不熟練的廚師而言,跟著菜譜一步一步做似乎是明智的選擇,但會帶來很多問題。

壞習慣為什麼很難改掉?警惕看不見的“摩擦力”

有可能你看到需要兩勺糖和一碗麵粉,於是想也不想就把二者混合了,後來發現下一步寫著只需要放一半的糖,於是只能重做。

有可能你已經開始炒菜,看到需要加蔥而你忘了準備,不得不關火,一通手忙腳亂。

這些都是做出一道好菜的過程中的摩擦力。而你需要的,是在一開始就準備好所有食材,對步驟的順序瞭然於心,讓每一步驟都順暢地發生。

生活就像做菜一樣,我們要想養成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做出鍛鍊、早睡早起、讀書等好的行為,就需要做好一切準備,用暢銷書《掌控習慣》中的話說,就是要“讓它簡便易行”。

例如,如果我真的想養成每天鍛鍊的習慣,我就應該把健身墊鋪在地上不收起來,並且每天回家後不是換上睡衣,而是直接換上運動服。我可以穿著運動服吃晚飯,休息一段時間後,自然地開始鍛鍊。

事實上,回想過去,我鍛鍊最多的時候,正是租住在一個只有大約7平米的房間裡,鋪上健身墊幾乎都無處下腳時。我一直鋪著健身墊,雖然無處下腳,但真的每天都會鍛鍊。

而要克服壞習慣,就要讓它難以施行。

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商店裡只有櫃檯能售煙的規定,對於禁菸有很大幫助。如果一個菸民想買菸,他不得不到櫃檯和售貨員交談,還必須隔著一段距離告訴售貨員想買的煙是哪一款。想一想,如果人們能在貨架上自由選購,後果會是怎樣……

如今很多人都有手機依賴症。我有一個朋友,每天晚上回家後便把手機放在客廳,自己在臥室裡看書或寫作,他告訴我,克服手機依賴真的沒有那麼難。

著名習慣研究者溫迪·伍德教授在《習慣心理學》中說:

“假如你看完這本書後還能記得某個詞或某個知識,我希望是‘摩擦力’。”

希望我們都能越來越清晰地看到生活中的各種摩擦力,透過調節它們來實現想要的生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