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抓住孩子教育的3個重要階段,讓教育事半功倍,家長都應該瞭解

在教育論壇上看到一位父親的求助,他的孩子今年12歲,小時候很乖巧聽話的,成績也不錯。但最近一段時間像變了個人,說他兩句就發脾氣,而且叛逆不聽話,和女同學早戀,撒謊偷錢,回到家就玩手機電腦,上課也不聽課還逃課。。。人家有的毛病他全有,人家沒有的毛病,在他身上也能找到,打也打過,說也說過,沒有用,都快絕望了。相信這樣的情況不只這位爸爸一個,很多父母肯定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這跟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說過:“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所有的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那麼後天的性格和價值觀認知,都是透過家庭的影響和家庭的教育來形成和建立,起來的。

孩子的成長每個時刻都是重要的,每個時刻的成長髮展都需要父母用心教育,但其實以下幾個時間段,對孩子進行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大;所以各位家長要注意了,一定要抓住,教育的最佳時機,別等孩子一些不好的性格習慣養成了,才追悔莫及。

抓住孩子教育的3個重要階段,讓教育事半功倍,家長都應該瞭解

6歲以前的性格

6歲以前,綜合起來可能感覺比較長,它包含了孩子的嬰兒和幼兒時期,當然這個時間段的教育也是有細微的分別的,所謂因材施教,0-3歲是孩子的情感和人性培養期,3-6歲孩子們已經開始建立簡單的社會行為,產生習慣。來看一下這兩個時期的具體教育差別:

0-3歲情感培養

經常聽很多帶孩子的媽媽或者奶奶說:“孩子哭不能立馬抱起來,這樣她會知道用哭來控制你”,然而我在教育頻道的新聞報到上有看到,有著同樣認知並將它實施了的父母,後來孩子居然被判斷為自閉。這一階段,孩子跟大人接觸最為親密的階段,孩子會透過自己的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用自己的方式跟父母互動,這樣就構成了一種互動,孩子從媽媽那裡得到了信任,從而構成了他以後與世界的關係。

在這個階段,父母需要跟孩子形成一種有效的互動,才能和孩子建立信任,培養出好的情感關係。父母對孩子笑,孩子也會對著父母笑,如果父母一臉不高興,孩子也會有不開心的跡象,這就說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也證明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所以父母要陪伴孩子、引導孩子朝著健康正向的方向發展,完整的情感,才能形成完整的性格。

3-6歲良好習慣養成

送孩子去幼兒園在等待的時候,聽到兩個家長的聊到自己的孩子,說:“今天可算早了一次,平常都要遲到了,做的早飯不喜歡吃,就不吃還鬧,感覺跟幼兒園的小朋友玩不到一起,一說上學就鬧”3-6歲的孩子已經在進入社會的初始階段,這個時候可塑性強,愛模仿,愛探索,但自控能力較差,判斷是非的能力也差,。這個時期,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需要父母的引導教育。

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對於年齡小的孩子需要採取寓教於樂的教育行為,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遊戲用來鞏固和訓練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平日,教授一些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小兒歌,如:《洗手歌》、《我會疊衣服》、《水管哭了》、《小能手》等一些短小、順口的兒歌,孩子邊洗手邊將兒歌說出,從而強化了幼兒的行為意識。還可以做一些規則的小遊戲,讓孩子去熟悉規則從而逐漸建立起習慣。

抓住孩子教育的3個重要階段,讓教育事半功倍,家長都應該瞭解

小學階段要教會孩子學習能力

陪孩子寫作業,應該是很多爸媽噩夢般的經歷,一般都會存在以下一種或幾種問題:

1。做作業時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扣個手,會兒扣個筆;

2。邊寫邊玩,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

3。你不督促他就沒法按時完成作業;

4。寫字速度慢,字跡潦草,錯字、漏字多;

5。寫的字缺筆少點,遇到難題也不願意動腦筋思考;

6。寫作業拖拉,1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卻要花2個小時甚至更多;

這個就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差的表現,家長們要注意了,我之前一個朋友的女兒寫作業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喝水,一會兒要看自己的小花,朋友就跟她講,如果你今天寫作業,起來不超過三次,那麼今天你就可以看你喜歡的動畫片,然後她女兒真的,慢慢去堅持,變成一次,變成不起來了。所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首先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有味重要的,然後平時可以將學習內容,改編成小故事,小遊戲的方式來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青春期注重孩子責任意識的培養

小區的小花和小玲同齡,都是初三學生了。小花學習成績優異,爸爸媽媽做了點小生意開了個小飯館兒,小花平常放學回來還會幫爸爸媽媽,洗個菜,收拾個碗碟,很是懂事;

小玲家境優越,從小吃穿用度不用自己操心,天天聽到跟媽媽吵架,小小年紀已經濃妝豔抹,學習成績也不要,學校想去就去,不想去拉到。小花可能就是很多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兩個孩子同是一個年齡,為什麼小花沒有出現這種青春叛逆期,不管什麼年齡階段,每個班裡總有那麼一批學生成績優異,懂事,性格好,也總有我們所謂的問題學生。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需要為生計奔波,對孩子肯定有照顧不到的地方,一般十幾歲的年齡,早就已經承擔了部分的家庭責任,所以再考慮事情的時候,不會完全由著自己的的性子。青春期的孩子們已經有了自己相對較為成熟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行為。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鍛鍊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不要一切包攬,比如:今天爸爸媽媽要加班,你可以把家裡簡單的打掃一下;媽媽上午有事情,你要去買些菜回來,不然中午我們就沒辦法吃飯了。讓他明白作為家庭的一員,自己也有責任維護家裡的乾淨整潔,需要買回來中午的菜,等等。讓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承擔的責任。

良好的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發展階段不同需要我們去教會他們的東西不同,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需要更多的耐心,可能不能那麼快就能達到我們的預期,但要耐心準備;更加細緻的觀察,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教育引導;更加科學的方法,要不斷的學習教育方法,選擇適合孩子的,不能暴力教育;更加嚴格的自我要求,所謂言傳身教,自己的良好習慣會影響孩子,同樣相反的也是。另外就是抓住正確的時機,不要等性格,習慣形成了,就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