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

關注我們吧

作者 | 朱麗葉

那些打父母的孩子,他們想要什麼?

近日,江蘇徐州一位媽媽撥打110報警稱,12歲的兒子不寫作業。

“還打我。我把他養到12歲,他現在能打我了!我不要他了,你們把他弄走吧,想給誰給誰!”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

網友們也紛紛下場批判。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

近年來,孩子毆打父母的新聞屢見報端,以至被稱為新型家庭暴力。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今年8月報道:

英國青少年對父母施暴的案件逐漸增多。特別是最近3年,案件增長速度更是翻倍。

僅在英格蘭、威爾士和海峽群島,孩子對父母實施家暴的案件數量,就從2015年的7224起上升至2018年的14133起。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

我們在生活中的確常會見到和父母撕扯的孩子。

在盛行培養好性格、推崇好情商的年代裡,憤怒,大概是最遭人厭的,因為它帶有攻擊性。

身為家長,怎麼能忍受自己被孩子攻擊呢?

可是,心理健康專家Tom Madders表示:

青少年對父母施暴,對映的是精神上的痛苦。

就像我們常會衝所愛之人發火一樣,我跟你哭啊鬧啊糾纏啊捶打啊,只因為我想從你這裡要一些東西。

那麼,孩子透過“打”,在向我們要什麼?

尊重,是孩子最渴望的愛。

新聞中,那位不寫作業還打媽媽的男孩,在派出所裡抽泣著問民警:“憑什麼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

教育專家王人平評論道:

“孩子打媽媽一定是不對的,可媽媽整日打罵孩子,還告訴孩子打他是愛他,是為了他好,那麼,孩子也不過是以媽媽愛他的方式愛媽媽而已。”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

當父母理所當然用“打”來教育孩子時,被“教育”的過程中,孩子見識到拳腳說話的力量。

等到孩子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時,他們也會選擇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來和父母“對話”。

因為他只見過這種方式,沒有體會過人與人之間更好的交流,他以為只有暴力能幫他解決問題。

有一期《變形計》中,一個孩子講到自己是怎麼對著父母揮起拳頭的:

“父母一直對我拳腳相向,家裡、大街上、商場裡,他們從不顧我的尊嚴,對我呵斥、怒罵、打,這些場景我都記得。

在一次他們打我的時候,我順手推了一下,媽媽的表情很驚訝。

我也從那一刻起,發現我有了還手能力,直至後來對他們暴力相向。”

這些年接連發生的十二三歲少年弒母案,我們只看到了慘案發生那一瞬的震驚和不可思議。

但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局,是在十多年的時間裡慢慢累積,最後爆發的。

就像燒一壺水卻把壺口堵上,一旦到達沸點,爆炸是必然的結果。

有時候看著孩子的行為,就像在看我們自己。不經意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身上有模有樣地一一展現。

想要孩子學會尊重我們,我們也得尊重孩子。

可是,一個從小被暴力對待的孩子,他要從哪裡去學習包容與體諒?

空間,是孩子最大的需要。

前兩天,一個親戚向我媽哭訴,她剛上初中的兒子差點打了她。

她說:“當時快到上補習班的時間了,我看他磨蹭我就過去給他整理書包,多說了他幾句,他竟然衝我說髒話。我火冒三丈地打了他,沒想到他也揮起了拳頭。要不是他爸攔著,那拳頭就砸到我身上了。”

我在一旁聽著,感嘆的不是男孩打媽媽的這個動作,而是兒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了,媽媽卻仍在給孩子整理書包,監管著孩子的生活點滴。

孩子動手“打”媽媽的這個動作,更像是要推開媽媽。

加拿大青年導演哈維爾·多蘭,在半自傳體電影《我殺了我媽媽》中這樣說: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候,都恨過自己的媽媽。”

電影中的主角于貝爾18歲。他其實很愛媽媽,然而,他經常幻想“殺掉”媽媽,來爭取自由自在的生活。

電影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標題,呈現孩子對媽媽愛恨交織的攻擊,不過是想表達:

媽媽,我用“恨”來跟你保持距離;

媽媽,請放手吧,我才能真正長大。

當孩子第一次衝我們說出“我不要”,第一次衝我們揚起小拳頭,那是他們在試圖奪回自己的主權,找尋並捍衛自我的空間。

挑戰父母,是孩子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心理學作家冰千里談到自己和兒子的一次衝突。

一向將老爸視為偶像的兒子,在爭吵中,憤怒地推了老爸一把。冰千里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如此大逆不道的行為,冰千里卻感到欣慰,甚至欣賞。

因為他看到孩子內心深處噴薄而出的生長的力量。

這是一種宣言,獨立宣言:

我長大了,我有力量了,當我的權利被侵犯,不管是誰,我都要抗爭到底。

人的成長似乎有著某種軌跡。

孩子最初將父母視為權威的偶像。

直到某一天,他們發現偶像並不是萬能的,是可以擊敗的。

於是,他們嘗試各種挑戰,直到將偶像擊倒。

他們從中尋到了自我的力量,才能踏上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

當孩子覺得“父母也不過如此”時,這正是他們成熟的關鍵期。

成長本身,就是突破一個個不可以突破的衝突。

尤其是對父母的挑戰,對孩子而言意義重大。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最令人震撼的並不是大女兒吉塔勇奪世界金牌,也不是最後5秒的完美絕殺,而是吉塔和父親的交手。

眾目睽睽之下,歷經酣戰,吉塔將父親打倒在地,塵土飛揚中,吉塔堅定地說:

“這就是我學到的,爸爸。”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

這樣的擊敗,對父女二人都非常殘忍,但對吉塔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儀式。

由此,吉塔超越了權威,宣告了獨立,站在世界級冠軍面前,沒有絲毫畏懼。

冰千里說:

“攻擊性才是邁向成功的原動力,被壓抑之後,很多人只能攻擊自己。”

孩子們探索世界的動力被壓制,久而久之變成了我們想要的乖巧模樣。

而那珍貴的生命的力量,同時在悄然隱退。

一個連父母都不敢挑戰的孩子,怎麼去挑戰世界?

接住孩子對我們的攻擊。

心理學家認為,從來到這個世上,孩子就有一股原初的活力。

餓了要吃奶,渴了要喝水,開心了要遊戲,憤怒了要哭鬧、甚至打人。

每個人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攻擊性,所有這些攻擊,都是一個飽含力量的“要”。正是靠著這種生命力,人類得以存活於世。

可是,孩子們的“需要”卻很少被父母看見,或者父母只會暴力鎮壓,卻不曾教會孩子去體會情緒、表達憤怒,並療愈自己。

每當孩子發脾氣,父母大多這樣迴應:

“這麼點事,就生氣了,真是小心眼。”

“你發脾氣的樣子太醜了,我不喜歡這麼醜的你。”

你看,在孩子一開始表達生氣和憤怒的時候,我們就匆忙將這些負面評價貼到了他們身上,嚇得他們在想要發洩的時候,卻被迫把憤怒堵在了心裡。

但憤怒不會消失,當它第二次冒出來時,激烈的程度就是之前的兩倍……

預防暴力的最好辦法,不是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暴力情緒,而是幫他們找一個非暴力的出口。

並且不被他們激怒,才有空間去容納他們的情緒。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講過自己和外孫的故事。

外孫看ipad超過半小時,李玫瑾便沒收了ipad。

小外孫生氣地打了姥姥一巴掌。

李玫瑾嚴肅地要求外孫道歉,然後就走開了。

外孫在客廳哭完,主動跑去找姥姥。

李玫瑾溫和地解釋:“我知道你正看得開心,可是你已經看了超過半小時了,這樣會損害眼睛的。”然後繼續要求外孫道歉。

穩穩地接住孩子對我們的攻擊,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承託和安撫到他們,將他們從情緒的洪流中解救出來,平和地安放他們不斷釋放的力量。

讓他們在學習控制情緒和行為的過程中,習得必要的規矩規範。

我們的孩子,他的小生命越來越有力量,而伴隨著生命力的成長,他們的攻擊性也在不斷增強。

身為父母,我們的職責,是幫助他們將進攻中的毀滅性轉化為建設性。

讓他們在一個安全、有愛的環境裡,自由表達歡欣與快樂、不滿與敵意。

海桑在《一個小小孩》的詩中,這樣形容我們的孩子: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孩子們,還有我們,一起成長吧!

孩子“大逆不道”的背後,是你沒有看到的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