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陶淵明為何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它也成為了我們心中對陶淵明最深的一點印象。然而,凡事背後都有原因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如果我們不理解陶淵明所處時代的社會制度和倫理背景,就很可能會對這句話產生誤解。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究一下這句話背後的故事,一起探究陶淵明為何能夠不為五斗米折腰。

當時的中國官場制度

陶淵明為何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當時擔任彭澤令的時候,手下的人員提醒他督郵要來視察工作,建議他應該“應束帶見之”,也就相當於今天我們說的穿戴整齊的去見督郵,沒想到陶淵明卻說了一聲:“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然後就辭職不幹了。

我們把這句話還原到歷史的語境裡,可能會感覺陶淵明的怨氣來的莫名其妙。為什麼讓他穿戴整齊就侮辱他了呢?

要理解這個疑問,就要先理解督郵是個什麼官職。在當時的郡縣制制度下,一個郡下轄若干縣。皇帝會派特派員監察郡一級官員的工作,這些人被稱作刺史,後來刺史就逐漸演變為常駐的地方官了;郡一級的官員也會下派特派員到縣裡檢查工作,這些特派員就是督郵。

由此可知,督郵屬於監察系統的官員。在中國傳統的政治智慧裡,對這個崗位的人員有什麼特殊要求呢?凡是一線的監察員,品級不能高,年紀不能大,資歷不能深。品級不高,患得患失的想法就少,而且一旦立功的獎賞很大,犯了錯誤代價也小,所以人就有進取爭功的意願。年齡不大,資歷不深,才有工作的銳氣,受各種關係網的影響較小。而且對於上級官員來說,如果特派員犯了錯誤,是可以輕鬆地把他們犧牲掉的。這種人事安排,在古代政治體系裡是很經典的,我們會在很多地方見到它的各種變體。

督郵就是這樣一種官職:雖然可以監察縣令,但是級別比縣令低,年紀一般也比縣令小。陶淵明所說的“鄉里小兒”就是從年齡上說的。

如果從正統的倫理角度來看,應該是級別低的拜見級別高的,年輕人拜見長輩,這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所以陶淵明才會有這樣的舉動和言辭。

後世的好多人也學習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但是卻不清楚這背後的倫理邏輯和社會背景,就難免會鬧出一些笑話,或者是對誰都不折腰。

歸隱後陶淵明依靠什麼生活?

陶淵明為何不為五斗米折腰?

在歸隱的初期,陶淵明在家飲酒賦詩,琴書自娛,生活清閒。這時的他,過的是舒適的文人閒居生活。很多人一直以為,陶淵明辭官歸隱以後,就成了貧下中農,生活質量每況愈下,有時揭不開鍋還要去討飯。梁啟超甚至說他“不過廬山底下一位赤貧的農民”,“真是窮到徹骨,常常沒有飯吃”。

其實,陶淵明的祖輩已仕宦三世,是潯陽的名門望族,陶淵明出生後,雖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為有家產田業的官宦門庭。歸隱後,陶淵明的居地可考究的就有上京閒居、園田居和南村等處,田莊別業則有西疇、南畝等處,遠不止“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50歲以後,由於連年遭受自然災害,再加戰禍綿延,境遇確已非昔比。然而,他仍能“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常著文章以自娛”,勞逸結合,也不是一位赤貧的農民。

陶淵明晚年的《乞食》詩被很多人看成他淪為乞丐的重要證據。但清人陶必銓指出這是借韓信乞食的故事以起興,故題曰《乞食》,不一定真有此事。而且《乞食》是他晚年遭災時所作,並非反映其平時生活狀況。他寫此詩的意旨,主要是讓子孫後代瞭解他在貧困的情況下如何勵志苦節。

陶淵明的晚年,與有“五斗米”俸祿的時期相比,生活狀況是有變化,但他除農業收入之外,另有教授學生的酬資,還有顯貴的饋贈。至於故人的宴請,新知的相邀,也一直不少,給他的資助也是司空見慣的了。所以,魯迅先生就斷言:“縱使陶公不事生產,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淵明確實敘說過自己的清貧景況,並寫有相當多的嘆“貧”苦“寒”之句。其實他的“窮”,只是比起祖輩來要“窮”,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窮”,比起那些鉅富來是“窮”。但是,他絕非一貧如洗,與真正的貧農相比,則要小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