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何在10分鐘內快速掌握營銷的54個知識點?

如何在10分鐘內快速掌握營銷的54個知識點?

1.新增量時代:

標誌是GDP增速下降和人口紅利衰減,特徵是企業營銷戰略從看重規模轉向關注銷售額和利潤等真正關乎企業長期生存發展的指標的時代。

2.STP:

在現代市場營銷理論中,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ing)、 目標市場(Market Targeting)、 市場定位(Market Positioning)是構成公司營銷戰略的核心三要素,被稱為STP營銷。

3.4P:

美國營銷學學者傑羅姆·麥卡錫教授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產品(produ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為基本營銷組合策略。

4.4C:

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1990年提出,與傳統營銷的4P相對應的4C理論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即消費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

5.4R:

由美國學者唐·舒爾茨在4C營銷理論基礎上提出的新營銷理論。4R分別指代關聯(Relevance)、反應(Reaction)、關係(Relationship)和回報(Reward)。

6.數字化營銷4R:

由科特勒諮詢集團中國區團隊提出,新4R分別指代識別(Recognize)、觸達(Reach)、關係(Relationship)、回報(Return)。

7.5A模型:

由“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4。0》中提出,將顧客體驗路徑拓展成 5A 架構:認知(aware)、吸引(appeal)、詢問(ask)、行動(act)和倡導(advocate)。

8.VCR模型:

由科特勒諮詢集團曹虎提出,企業的業績增長來源於三方面:顧客價值(Value)、顧客資產(Customer)和關係槓桿(Relationship)。企業業績增長=顧客價值的提升*顧客成本的降低*顧客資產提升*關係槓桿。

9.達摩法則(DAMO法則):

由科特勒諮詢集團曹虎提出,D(Discovery 發現):發現被忽視、被摺疊的維度,從而找到增長機遇;A(Adventure革新):發現機遇之後要調整策略實現革新;M(Momentum動力):CGO崛起;O(Outlook趨勢):生活場景數字化,資訊流動性提升,產品和服務虛擬化。

10.科特勒CGO能力模型:

由科特勒諮詢集團王賽提出,其中包括八大能力——設計市場增長戰略藍圖的能力、協助CEO定義公司的增長向量、連線環境增長的爆發點、挖掘需求再生的增長機會、構建客戶資產的槓桿性增長、規劃品牌資產的全景增長、改革供給側創新的增長、實現觸達與交易效率的提升。

如何在10分鐘內快速掌握營銷的54個知識點?

11.品牌增長模型:

由科特勒諮詢集團喬林提出,在品牌如何驅動企業業績增長的問題上,將其總結為“三種類型的品牌增長官”,分別為:品牌知本家、品牌資本家和品牌智本家。

12.增長五線模型:

由科特勒諮詢集團王賽提出,將企業增長態勢構建出五根線,稱之為“增長五線”,分別是:撤退線、成長底線、增長線、爆發線和天際線。

13.AIDA:

由艾爾莫·李維斯在1898年首次提出,是西方推銷學中一個重要的公式,分別指代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誘發興趣;Desire——刺激慾望;Action——促成購買。

14.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1999年Gartner Group Inc公司提出。CRM是選擇和管理有價值客戶及其關係的一種商業策略,要求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哲學和企業文化來支援有效的市場營銷、銷售與服務流程。

15.MECE法則: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我們在分析問題時,把整體層層分解為要素的過程中,要遵循“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基本法則,確保每一層的要素之間“不重疊,不遺漏”。

16.SCQA架構:

情境(Situation)、衝突(Complication)、問題(Question)、答案(Answer),這是一個“結構化表達”工具。

17.PEST模型:

PEST模型的四個字母分別代表“俯視宏觀”的四個角度:Political(政策),Economic(經濟),Social(社會文化),Technological(技術)。

18.波特五力模型:

每家企業都受“直接競爭對手、顧客、供應商、潛在新進公司和替代性產品”這五個“競爭作用力”的影響。

19.波士頓矩陣:

用“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這兩個維度,畫一個“二維四象限矩陣圖”,並給這個矩陣中的四象限起了不同的名字:現金牛、明星、問題和瘦狗。

20.通用電氣矩陣:

“通用電氣矩陣”是在“波士頓矩陣”的基礎上,用“競爭實力”代替了“相對市場份額”作為橫軸;用“行業吸引力”代替了“市場增長率”作為縱軸,“競爭實力”分:強、中、弱;“行業吸引力”分:高、中、低;把2x2的四象限矩陣,拓展為3x3的九宮格。

21.SWOT分析:

分別指代——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會)、Threat(威脅)。

22.BSC: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常見的績效考核方式之一,平衡計分卡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

23.商業模式畫布:

Business Model Canvas,簡稱為BMC。簡單來說,4個視角分別是:為誰提供,提供什麼,如何提供和如何賺錢。基於這4個視角的9個方面是:客戶細分、價值主張、渠道通道、客戶關係、收入來源、核心資源、關鍵業務、重要合作、成本結構。

24.決策樹:

一種把決策節點畫成樹的輔助決策工具,一種尋找最優方案的畫圖法。

25.德爾菲法:

簡單來說,就是“把專家的獨立觀點不斷收斂”的預測法。

26.OKR:

Objective & Key Results,整個公司、團隊和個人都要設立目標(Objective)和衡量這些目標完成與否的關鍵結果(Key Results)。

27.SMART原則:

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實現的),Relevant(相關的),Time-Based(有時間限制的)。

28.PDCA迴圈:

又稱戴明迴圈。分別指代:Plan(計劃)、Do(行動)、Check(檢查)、Act(處理)。

29.帕累托法則:

又稱為二八效應,即80/20法則(The 80/20 Rule)。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編排行事優先次序的準則,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原理的基礎上。

如何在10分鐘內快速掌握營銷的54個知識點?

30.波特價值鏈模型:

value chain,是一個商業體系,用來詳細描述企業營運或功能行為的順序。為了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人們可以同時使用兩個或多個價值鏈。價值鏈可以用來描述多種情況,如把一件產品推向市場的過程(即從生產商、發貨人到批發商、另一個發貨人,再到零售商店)。價值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擁有自己潛在的價值鏈。

31.全面覆盤:

從即將結束的專案中,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學習型組織”的診斷標準之一,就是“不犯曾經犯過的錯誤”。

32.5W2H法則:

Why(為什麼),What(是什麼),Where(在何處),When(在何時),Who(由誰做),How(怎麼做),How Much(要多少)。

33.喬韓視窗理論:

從“自己知不知道”和“別人知不知道”這兩個維度,生成“公開的自我,秘密的自我,盲目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這四個象限,從而總結出:用匿名調查的方式,瞭解盲目的自我;用自我反省的方式,瞭解秘密的自我;用專業測評的方式,瞭解未知的自我。

34.風險管理:

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可以從“可能性”和“損失”兩個維度,生成“轉嫁,規避,降低和自留”這四個象限。

35.美林時鐘:

資產配置中最讓人熟知的分析框架是美林時鐘,基於GDP和CPI兩個維度,將經濟分為四種狀態,將“資產”、“行業輪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以及“經濟週期四個階段”聯絡起來,每種狀態下對應一類最優的資產。

36.安索夫矩陣:

策略管理之父安索夫於1957年提出。以產品和市場作為兩大基本面向,區別出四種產品/市場組合和相對應的營銷策略,分別為市場滲透(Market Penetration)、市場開發(Market Development)、產品開發(Product Development)和多元化經營(Diversification),是應用最廣泛的營銷分析工具之一。

37.蓋洛普路徑:

The Gallup Path,描述員工個人表現與公司最終經營業績之間的路徑,包括:發現優勢、因材適用、優秀經理、敬業員工、忠誠客戶、營業額持續增長、實際利潤增長、股票增長。

38.SCM: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指在滿足一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條件下,為了使整個供應鏈系統成本達到最小而把供應商、製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組織在一起來進行的產品製造、轉運、分銷及銷售的管理方法。供應鏈管理包括計劃、採購、製造、配送、退貨五大基本內容。

39.USP理論:

獨特的銷售主張(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由羅塞·瑞夫斯上世紀50年代首次提出。指的是一個廣告中必須包含一個向消費者提出的銷售主張,這個主張要具備三個要點:一是利益承諾,強調產品有哪些具體的特殊功效和能給消費者提供哪些實際利益;二是獨特,這是競爭對手無法提出或沒有提出的;三是強而有力,要做到集中,是消費者很關注的。

40.定位理論(Positioning):

最初是由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艾·里斯與傑克·特勞特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提出。菲利普·科特勒對市場定位的定義是:對公司的產品進行設計,從而使其能在目標顧客心目中佔有一個獨特的、有價值的位置的行動。市場定位的實質是使本企業和其他企業嚴格區分開,並且透過市場定位使顧客明顯地感覺和認知到這種差別,從而在顧客心目中留下特殊的印象。

41.詳盡可能性模型:

由心理學家理查德·E。派蒂和約翰·T。卡喬鮑提出。不同的說服方法依賴於對傳播資訊作精細加工的可能性高低。當精細加工的可能性是高時,說服的中樞路徑特別有效;而當這種可能性是低時,則邊緣的路徑有效。

42.施拉姆公式:

由傳播學之父韋伯·施拉姆提出,以經濟學“最省力原理”為基礎提出的計算受眾選擇傳播媒介的機率公式,用於表示某種媒介被受眾選擇的可能性的大小:受眾對某一媒介的選擇機率,與受眾可能獲得的收益與報償成正比,與受眾獲得媒介服務的成本或者費力的程度成反比。媒體選擇機率(P)=媒體產生的功效(V)/需付出的代價(C)。

43.MAN法則:

作為顧客的人(Man)是由金錢(Money)、權力(Authority)和需要(Need)這三個要素構成的。只有同時具備這三要素才是合格的顧客。

44.FAB利益銷售法:

F指屬性或功效(Feature或Fact);A是優點或優勢(advantage),即自己與競爭對手有何不同;B是客戶利益與價值(benefit),這一優點所帶給顧客的利益。FAB關注的是客戶的“買點”,將商品本身的特點、商品所具有的優勢、商品能夠給顧客帶來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加以闡述,形成完整而又完善的推銷勸說。

45.PRAM銷售模式:

包括四個步驟——計劃(Plans)、關係(Relationships)、協議(Agreements)、持續(Maintenance)。

46.壓貨:

指長期或階段時間內佔壓著資金、無法銷售、無法被週轉、不能產生利潤的商品。壓貨是一種營銷手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壓貨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企業壓貨不合理或者目的不端正,就會給自己的產品銷售埋下禍害。同時,如果壓貨之後不進行正常的“售後服務”,也會留下更多的壓貨“後遺症”,給企業帶來諸多不安全因素。

47.交叉銷售(Cross selling):

發現現有客戶的多種需求,並透過滿足其需求而實現銷售多種相關的服務或產品的營銷方式,在傳統的銀行業和保險業等領域的作用最為明顯。

48.10分鐘原理:

告訴客戶不會佔用他太多的時間,同時又強調客戶可以自己做決定,不會對他進行強迫式銷售。

49.250定律:

由美國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提出。每一位顧客身後,大體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名顧客。

50.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在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51.品牌的3Vs戰略:

分別指的是——識別品牌重要顧客(Valuable Customer)、提供價值主張(Valuable Proposition)和價值網路(Value network)。

52.品牌擴充套件策略:

Brand extension strategy,指企業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稱的聲譽來推出改良產品或新產品,包括推出新的包裝規格、香味和式樣等,以憑藉現有名牌產品形成系列名牌產品的一種名牌創立策略。

53.知識分享經濟:

藉助於網際網路技術與大資料,充分挑動行業專家的認知盈餘來實現資訊經驗分享的經濟模式。

54.產業結構升級模式:

是指產業結構由低階形態向高階形態演變過程中整體演進的形式或表現出的特徵及不同的效應。消費需求是產業結構升級的立足點;科技進步是產業結構升級的直接驅動力;制度安排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決定性因素。